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与法制》2007,(2S):64-64
编辑同志: 我所在单位由于工作忙,领导要求员工公休日加班。我本计划公休日去探望父母,但考虑到单位统一要求,并且以前单位每次加班都按工资的200%发加班费。如果不加班,领导不高兴,加班费也领不到。于是,我表示同意加班。加班过后,领导通知下周一全公司统一休息,作为对公if-日加班的补休。我父母听说后感到非常不满,认为我牺牲了公休日加班,公司应当按工资的200%发给加班费。请问,我能再要求加班费吗?  相似文献   

2.
小保:我们是一家个人独资公司的员工。因公司效益不佳,已拖欠了我们三个月的工资计7万余元。一个月前,公司突然召集我们开会,称因装修升级办公、生产场所。全体员工一律放假15天,放假期间工资照常计算,所拖欠的工资也在回来上班时一次性付清。直到我们按期回到公司后,方知公司老板孙某已经将公司转让给他人.而其本人早已携款逃之夭夭。当我们要求现有公司老总支付工资时,又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被拖欠的工资发生在孙某经营期间,我们只能找孙某个人索要,此前的事情已经与其没有任何瓜葛,请问:现有公司究竟应否担责?  相似文献   

3.
小保:某投资担保公司按照惯例,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上午,都安排员工进行集体培训学习。有员工提出:公司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安排培训,应当算作加班,公司应该支付加班工资。请问:这样的培训学习算加班吗?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吗?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在与公司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我担任销售员,工资为底薪1500+提成。五个月前,因前销售主管离职,而我在工作上表现突出,公司口头宣布由我接任,底薪上调到5000元.提成也涨了千分之二。我对此自然求之不得并当即走马上任,公司此后也已按新标准向我发放工资。近日,公司因我私下说过领导闲话,以双方没有通过书面形式变更原有劳动合同,当属无效为由。强行要我回原岗位,并按原标准计发工资。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5.
案例:L公司自2007年底以来订单逐渐减少,压力之下,公司决定与34名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在工会对此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HR部门会同生产部门经理召开动员会,宣布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方式,鼓励员工主动提出辞职,结果有29名员工愿意接受安排离开企业,另5名员工提出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拒绝他们的要求,双方此后一直处于僵持状态,、数月之后,L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对另一批员工实行轮岗轮休制度。双方签订轮岗协议,约定在今后一个自然年度里,工人累积实际工作的时间若长于法定工作时间标准的,视为加班;如不够,按比例扣除相应工资。轮休期间,工人不得从事任何其他工作,否则视为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此约定,L公司没有上报有关劳动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6.
小保: 一年前,我与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提出月工资为700元。我虽知道这低于我地政府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1020元.且每周还得工作40小时,但考虑公司在我家附近,可以照顾家庭和孩子,便答应了。而今,合同已经到期,我觉得自己太亏,曾要求公司增补一年来的工资差额,但遭公司拒绝,理由是我当时明知工资低已同意,其并未违法。请问:公司的观点对吗?  相似文献   

7.
小保:我入职到一家公司已7个月,近日,公司以我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决定将我解聘。我也觉得自己在公司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而表示同意,但要求公司支付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时间段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可公司认为,我与其的书面劳动合同,已经由同我一同入职、与我关系密切的同事李某代签,应当视为彼此存在书面劳动合同。鉴于我并没有授权或委托过任何人代签,且公司也不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我曾经授权或委托过李某代签,我曾多次提出异议,无奈公司却一再置之不理。请问:公司究竟应否承担支付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4,(8):4-4
正小保:我们是一家公司的车间职工。四个月前,由于门卫张某在夜间巡逻时不慎摔倒骨折,不仅必须住院医治,出院后还需在家疗养百日,而公司出于难于招聘临时工,也为节省开支,并未另请他人专门接替张某的岗位,而是以值班的名义,安排我们在每天上班之后轮流顶替。可一直以来,我们虽曾多次要求公司按加班处理,并向我们发放加班工资,但公司却一再拒绝,理由为我们只是帮助受伤工友值班不是加班,而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针对值班的员工并没有支付加班工资的义务。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李芳蕾等10人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4,(10):7-7
小保:半年前,我与一家公司的书面劳动合同就已经到期,但双方既没有提出终止履行原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重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我不仅仍然在原岗位上班,公司也继续按原劳动合同对我支付劳动报酬,给予相关待遇等。直到近日,因为生产处于淡季,公司才让我离职。我虽同意离职,但要求公司支付没有重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0.
叠补丁效应     
《时事报告》2009,(10):68-68
有一家公司为了解决员工加班现象严重的问题,出台了一个规定,要求员工必须提前向公司人事部递交加班申请。但随之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如因为突然产生的订单加班生产怎么办?如何保证加班的公平性?为了应对这些情况,不断产生制度之外的个例、特例、补充规定等,结果,不仅最初的问题没有解决,还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09,(14):75-75
案情简介 2008年3月,北京某装饰公司的5名员工,因公司未支付加班工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经审理该公司安排员工加班事实成立,裁决装饰公司依法向这5名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2.
《干部人事月报》2011,(10):60-60
HR来信: 我公司有名员工,曾被怀疑有侵占公司物品的行为。公司向公安机关进行了举报,但由于我们不能提供确切依据,公安机关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立案。现在员工提出了辞职,为了能追回公司的财物,公司可以要求其将侵占的物品还给公司,否则就不给其办理退工手续吗?或者不给他结算工资?  相似文献   

13.
《干部人事月报》2011,(10):60-61
HR来信: 我公司主要经营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有自己的工厂和销售部门。前一段时间,因为销售订单突然增多,采购部门又无法保证原料供应,故安排员工在正常工作日休息。原料到位后,为了赶上进度,安排员工于周六或周日上班。公司内部称这种情况为“调班”。现有员工以周六或周日上班属加班为由,要求我们支付加班工资。请问,公司是否需要支付?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12,(4):7-7
小保:我于2011年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由我担任公司仓库保管,月工资2000元。三个月后,公司未经我同意,即以生产人员紧缺为由,将我调到必须上夜班而且噪音高、粉尘多的车间工作,但工资却未提高。我曾要求公司增加工资,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一家公司的职工,各自与公司的劳动合同中都明确约定.如果我们的生产量超过一定数额,公司将按超过部分的数量,以月为单位支付超产奖。近4个月来,由于公司销售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回收日益困难,以至于我们无法按时领取超产奖。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为处理滞销产品,又能兑现承诺,公司决定强行用产品折抵我们的超产奖。因遭我们拒绝,公司又以超产奖并非工资为由,要求我们要么接受,要么允许拖延。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6.
我于2008年10月应聘成为一家水暖公司的厂长,公司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3月29日,因本人不堪长时间的加班,遂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第二天,公司只是给我计算了工资,但工资条中加班费一栏均为空白。我可否要求公司给付经济补偿金和加班工资等费用?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人事月报》2011,(3):65-65
HR来信: 我公司是外资企业,收购了另一家合资公司,我公司要求员工将原来的劳动合同变更为以本公司为主体的劳动合同。公司方面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但具体怎么规定的,员工并不十分清晰,  相似文献   

18.
《干部人事月报》2014,(12):68-68
Q我公司有一名员工,劳动合同约定其岗位为营销部主管,但由于在上季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按公司制度需要对其进行调岗。由于营销部门没有其他空缺,只能给他调整为行政部的行政助理。该员认为调岗不合理,拒不到岗.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9.
《干部人事月报》2010,(11):60-61
HR来信: 我公司在2007年11月聘用了一名员工,签了三年合同,合同到2010年10月底到期。公司本来想与他继续续签三年劳动合同,但是到9月中旬,该员工因被怀疑偷窃,被检察院批准逮捕,现在正处于刑事起诉阶段。像这种情况,劳动合同如果到期了怎么办,公司能否终止?员工不上班的这段时间如何认定?工资、社保需要继续发放和缴纳吗?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障世界》2008,(6):34-37
1、我在一家外贸公司打扫卫生,每天工作3个小时,每周结算一次工资,但与公司只是口头达成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我听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请问:钟点工,是否应签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