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知识产权》2009,(1):44-44
200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IIPP)由北京大学与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APLI)共同组建,旨在采取跨学科、跨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寻求与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区域机构、政府部门、学术团体与产业的合作,培养国家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为己任。研究中心的日常业务包括进行学术研究、开展学术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及专业咨询等。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大学与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发展学术报告会,于1994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报告会的有我国著名的知识产权法律界的专家、教授:高卢麟、段瑞春、汤宗舜、郭寿康、应明等各位先生,以及我国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研究和涉外知识产权实务工作的同仁,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部分教授、知识产权研究生和双学位学生也参加了报告会。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负责人王义遒教授,中国专利局局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高卢麟先生在会上讲了话。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法研究所所长Haley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Wegner教授、华盛顿大学亚洲法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彬教授以及孙远剑博士、林伯颖博士应邀就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发展为题作了学术报告。他们的精彩演讲,使与会者受益匪浅。为此,我愿意把这次难得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中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介绍给更多的同仁。  相似文献   

3.
《法学杂志》2018,(5):F0002-F0002
刘银良,1966年生,山东菏泽人,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及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刘银良教授曾在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图卢兹第一大学、日本知识产权研究所(IiP)、台北中研院法律学所、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大学、研究机构或国际组织从事学术研究和访问交流。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法律》2008,(6):24-24
“第七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3日-14日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是深圳市第十届“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的重点内容,由深圳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国际技术授权主管总会中华台北分会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2010,(1):59-59
2009年11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磐安智慧财产教育基金会与亚太法学研究院协办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约二百名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者汇聚一堂,就“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大学技术转移国际论坛于2003年10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大学新校区隆重召开,本次国际论坛由本会与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2020,(1):16-16
1月18-19日,“首届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挑战与因应”在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协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英国最高法院、德国最高法院和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官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亚洲地区大学发明创造商品化与产业界关系研讨会”,于6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于6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 出席这次国际研讨会的有来自亚洲的韩国、印度、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伊朗、孟加拉、斯里兰卡、蒙古、巴基斯坦、中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丹麦、捷克的特邀知识产权专家,共计17个国家80多名代表。我国知识产权界各个部门的领导、专家及知名教授等也应邀出席了会议。12日的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罗豪才副校  相似文献   

10.
赵莉 《知识产权》2004,14(3):64-64
2004年4月23~24日,在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和多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学者以及实务界的知识产权工作者近350名代表,汇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由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1.
孙璐 《知识产权》2004,14(6):37-37
知识产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既要适应国际形势,又要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2004年10月9-11日,“21世纪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德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5大议题,与参会的100多名代表共同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和南京中德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围绕全球化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亟需进一步研究的专利前沿问题,版权和邻接权的理论基础,商标、外观设计的保护和实践运用,知识产权执…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教育、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及管理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要求人们从理论源头上探讨知识产权的制度理性与价值标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尝试从基础理论层面探索知识产权制度。例如,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在世纪之交开始积极从事知识产权哲学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开设相关理论前沿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研人员和在校博士、博士后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探索,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年轻学者冯晓青教授近些年从价值基础、制…  相似文献   

13.
11月27—28日,“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约200名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汇聚一堂,围绕“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2012,(12):109
12月13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国际经济形势与外交工作研讨会,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应邀作专题报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张勤致辞,秘书长张云才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部门领导、《知识产权》杂志理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17日晚,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周年公益晚会"知识产权之夜"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献映。"知识、财富、尊严"是知识产权这座桥梁所沟通起的三元世界,三个看似并不相关的元素在这个夜晚借助知识产权的巧妙牵系连接在一起。"文化与教育长存,知识与尊严同在;以法律捍卫知识,以知识成就未来",这个主题让知识产权不再遥远,让在座的每个人都触手可及。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校务委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日公务员贿赂犯罪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王松苗1994年5月5日至5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中日公务员贿赂犯罪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1月29日上午,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称WIPO)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博士在数百人的热烈掌声中从北京大学校长手中接过北大名誉教授的证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和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分别在仪式上发言,代表我国知识产权界表示热烈祝贺。北京大学是我国闻名海内外的最高学府之一,获得此项褒奖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些知名人士,如墨西哥总统、意大利总理、巴西总统和著名学者李正道等。鲍格胥博士之所以能获此殊荣,除了他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外,很重要的是基于他在世界领域里把保护知识产权的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相似文献   

18.
对国际经济法教学与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其中一些院校,如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厦门大学法律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国际航运系等,还先后设立了国际经济法专业;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除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外,还通过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或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国际经济法并培养国际经济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国际法学会等学术团体还组织了国际经济法的学术讨论会或专题论文集等。这说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随着对外开放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纪念南湖论坛十周年暨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于4月13至14日在武汉召开。“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始创于2004年,迄今已是第十届。回顾“南湖论坛”这一知识产权学术盛宴的十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历届会议的议题都围绕着当年知识产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0.
冯晓青教授     
《法学杂志》2020,(4):F0002-F0002
冯晓青教授,1966年生于湖南长沙,198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199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双学士学位,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法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及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荣誉教授,甘肃政法大学文翰学者特聘教授,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兼职律师,北京环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院院长等,冯晓青教授曾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013)、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999)、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北京市优秀教师(2016)、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8)、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8)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