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眼下又到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节骨眼"上。这场每年必演的就业"大戏",紧伴着就业压力的加剧,总免不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也少不了"毕业即失业"的诸般无奈。面对"漫漫求职路",奔战于各个招聘台前的、拥有大中专学历及以上的应届生和年轻人希望自己寻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对发展机遇、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行业前景、户口与编制有着怎样的期许?而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看着他们精心准备的求职简历,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又该以怎样的"标尺"与"态度"去选择适合之才?  相似文献   

2.
李琼 《就业与保障》2014,(10):25-25
正2014年,应届生就业市场全面进入"90后"时代,他们充满幻想、天马行空,但也深知脚踏实地的必要。"90后"的择业观如何,他们的就业现状是怎样的?"90后"对选择企业有怎样的看法,企业对"90后"求职者的印象如何?日前,赶集网发布《"90后"饭碗报告》,对"90后"应届生的情感、生活、工作等情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对用人单位的关注点、招聘行为、薪资待遇也进行了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3.
应届生人数逐年增多,使得当前的求职竞争愈发激烈,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由此形成了“慢就业”现象。相当部分的毕业生没有选择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给毕业生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成因,提出应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工作体系等对策,旨在为当代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读者表达     
在就业寒冬里坚守希望 我是一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贵刊第4期的封面故事《就业:焦点中的焦点》深深触动了我。 今年这场金融风暴带来的就业危机,让我们这些应届生措手不及。找工作,已经成为压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大石。这期的报道采访了很多教育界的专家,他们的建议让我想到,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抛弃以前的观念,放下身段去找工作,而不是紧紧盯着那些大家公认的好工作。  相似文献   

5.
今年全国又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新的就业"洪峰"滔滔涌来。作为就业最厚重板块之一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将面临着登上社会舞台扮演什么角色的挑战和机遇。"毕业即失业",陈小曼对这种说法持对"毕业即失业"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知识青年,即"知识新移民"受家庭资本、父母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影响较大,在城市里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职业发展表现出代际传递的特点。如何化解非正规就业导致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促进"知识新移民"的正规就业和地位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活就业已在广东城镇在业女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用工形式、就业部门、工作时间、求职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灵活就业在为女性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满足不同女性劳动者的就业需求、扩大就业选择自主权的同时,也使在这一领域就业的大多数女性的职业收入、职业层次偏低,劳动权益和社会生活保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政府应肩负起正确引导、调节和保护妇女灵活就业的重任并承担风险;非政府组织应与政府、社会各界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分担政府面临的就业压力,组织妇女进行社会化就业;广大妇女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就业能力,适应就业形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南振中 《中国人大》2008,(24):14-14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正值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也出现了大批农民工提早返乡再就业的现象。就业与再就业的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这个冬季牵动着人们的心。对此,如何按照中央扩大内需、扩大就业的要求,做好当前的就业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特刊发四位委员的短文。他们作为教育、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就业",始终牵动着千家万户,为全社会所关注。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机制与就业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的发展、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自主地位日益确立,随着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介绍事业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劳务派遣的机构和功能。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自身就业能力比较弱,难以自谋职业、自主就业,于是,有关部门将他们组织起来,通过劳务派遣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在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大力改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设施和手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再就业服务的运行机制,实现再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尽可能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劳动保障部近两年来对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就业服务"新三化"指示作了具体部署。福建省结合本省实际,充分认识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几年来,从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完善市场就业服务机制,为全面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乔传秀 《中国人大》2008,(24):13-14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正值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也出现了大批农民工提早返乡再就业的现象。就业与再就业的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这个冬季牵动着人们的心。对此,如何按照中央扩大内需、扩大就业的要求,做好当前的就业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特刊发四位委员的短文。他们作为教育、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汪昕宇 《人民论坛》2014,(3):143-145
文章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利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提出应以大学生就业结果、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且应建立反映岗位需求的,具有核心性、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的"就业危机"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前引爆,已经经历了多年严峻就业形势考验的天之骄子们,在新的挑战面前有哪些所思所想呢?本刊记者带着这样一个话题走进他们,记录下点点滴滴以图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就业形态"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导致从业者和用人单位法律关系的定性模糊化。从业者工作时间过长、缺乏必要的劳动基准保护,职业风险大、工伤认定困难等都是目前"新就业形态"存在的法律困境。对此,要规范"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关系,保护从业者的合法劳动权益,补齐"新就业形态"法律短板。  相似文献   

16.
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社会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包括就业机会平等、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安全保障平等以及就业服务平等。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实质上就是要反对就业与职业中的各种城乡歧视行为,禁止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歧视,走出就业领域的"政策困境"。本文实证研究社会政策对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影响,提出构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政策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17.
慈联 《中国残疾人》2007,(10):53-53
我们在研究盲人就业问题时,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盲人以"算命"作为他们的职业,有的以此摆脱了贫困,有的已经相当富裕。这表明算命业仍有相当的市场需求,当人们遇到人生疑难、情感波折、生活困境、命运抉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0%,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在研究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夹击下,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为继续深入开展“共享阳光、携手同行”百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市残疾人创业能力,鼓励他们走自主创业之路,日前,青岛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青岛市肢残人协会联合举办的青岛市首届残疾人网络创业培训班在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开班。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求职季.自2019年至今,56个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碳排放管理员、真人NPC等新职业层出不穷,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他们从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职场"新赛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