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郭根 《行政与法》2012,(9):15-19
在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获取长久的政治认同是抗拒执政风险并长期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所在。政党执政权威性与执政公信度构成了执政党政治认同的两大维度。前者表现为政党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政党制度的稳定性、政党执政绩效的持续性,后者则包含执政党的忠诚度、参政党的信任度以及普通民众的认可度等三个层次。据此考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反腐败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革命政党。她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一切言行都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不断地同党内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腐败现象是与党的性质、宗旨相违背的,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就会使我们的党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不间断地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不断清除蜕化变质的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在《理论动态》第1539期(9月20日)上撰文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就包括现代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政党现代化,特别是执政党的现代化,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我们党的实际状况看,由于我们的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长期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文化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是衡量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标尺,也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逻辑是指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反映了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价值取向。实现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以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逻辑,其理论价值为我党治国理政的制度完善指明了方向。应当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加大宪法监督的力度,增强宪法的权威,制定《执政党法》,明确规范政党关系,完善行政行为法律体系,为现实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西方各国毫无例外地将政党组织排除在行政诉讼监督之外,这是符合其政治体制的。我国的行政诉讼法传承这一理论,也不承认行政诉讼对党组织的监督,这种做法无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特殊地位,既不利于保护人民的权益,也不利于实施党依法执政的方针。应该通过立法确认对党组织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监督,以进一步挖掘行政诉讼法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洪峰 《中国监察》2011,(13):36-39
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依归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座伟大的宝库。我们国家要前进,我们民族要前进,我们党要前进,都要从这座宝库中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就必须建设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它要求我们当代领导干部务必带头做到: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真品实绩、真言实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更好,中国梦才会成真。  相似文献   

9.
喻中 《现代法学》2007,29(2):3-8
宪法与政党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一方面,宪法源于政党,宪法是政党活动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政党制度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宪法制度;另一方面,政党依赖于宪法,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尤其依赖于宪法提供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思考宪法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中国宪法是党的主张的法律化——这种判断,已经得到了承认,但是,中国共产党享有的执政地位对于宪法的依赖关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应当认真对待“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灿灿 《法制与社会》2010,(10):145-14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政策选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系统的文化背景,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执政党的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认知和政治意识等四个方面探讨,说明了政治文化的历史性转变为执政党政震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信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李玉伟 《法制与社会》2010,(11):286-287
中共从诞生到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得益于有效地组织群众工作、发动群众运动。建国后,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唯一化为群众运动运用到经济建设领域和政治运动中去,由于没有掌握好客观规律,使得新中国的建设受到了严重的损失。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总结有关群众运和群众工作的经验,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和利益共享思想的继承发展,蕴含着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升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始终是理解一切社会活动的关键词。可见,共享发展理念不仅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逻辑,而且强调发展的目标指向在于为了人民、力量源泉在于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解共享发展理念这一核心逻辑,可以从本体论、动力论、目标论、取向论等层面来掌握。  相似文献   

14.
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我们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因为腐败会使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种认识和态度,也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5.
孙军  仇赟 《行政与法》2023,(9):14-2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展示出强大的组织优势。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并不局限在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部,还表现在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所释放出的社会整合能力。基于社会整合理论视角,将党的组织优势的生成机制置于政党和社会的互动空间中加以审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的制度逻辑。依托组织优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建构起行之有效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动员机制”“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五大社会整合机制,并分别呈现出利益整合、事件整合、组织整合、跨级整合和示范整合等五重面向。  相似文献   

1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回顾我们党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后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一个放弃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政党,最终还是要被人民群众抛弃的。苏联共产党就是在人民群众的不满、失望、冷漠和抗议的逻辑链条中,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走向了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8.
宪政·法治·行政法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要议题进行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文件深刻阐明了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文件特别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从而把党的执政地位同人民的选择联系在一起,把执政党地位同宪法和法律联系在一起。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依靠宪法,在宪法的框架内活动,自觉改变传统执政方式,尤其是要彻底摒弃人治习惯而采用法治方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  相似文献   

19.
李安辉 《江淮法治》2011,(13):63-63
党旗,是一个政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底色为红色.象征着革命,旗面左上角有金黄色的镰刀和锤子。整个图案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胡建国  肖启平 《行政法制》2005,(3):45-45,54
依法行政是重要国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对执政党的严峻考验。天门市人防办作为《人民防空法》的执法主体,近两年来,我们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自觉地做依法行政的忠实实践者,依法行政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