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三方警务理论因应了社会控制转型背景下的世界警务发展趋势,对完善犯罪防控理论、指导社会治安防控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充分论证第三方警务理论基础,厘清第三方警务组织、制度、运行要素内涵,并通过对治安防控中适用性、警务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的具体考察,推动第三方警务在治安防控中的本土化进程,以期实现良性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2.
毒品死刑案件频繁发生,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犯罪人主要以男性为主并呈现出多民族混合实施的样态,犯罪人在年龄上集中于30至40岁。而在犯罪行为方面,以贩卖、运输毒品为优先的作案选择,共同犯罪的可能性极高,并偶有武装掩护、暴力反抗等不法情节。在归因上,严重毒品犯罪既有犯罪人自身的原因,也不乏外在的制度结构的因素,因此,犯罪防控应当从不利经济因素的消除、监管的节点与效果的评估甚至第三方警务等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警务综合模式下,进一步夯实派出所社区网格基础,一是着力社区警务社会化运作,运用1+N机制,共创社区平安和谐;二是着力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把信息采集、人口管理、巡逻防控等责任落实到网格内;三是着力社区警务信息化支撑,运用派出所综合业务信息平台,采集信息、分析研判,集成管控;四是着力社区警务长效化保障,明确派出所职责定位、保证民警下社区时间,优化社区基础工作的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兴科技的涌现及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追求,社区警务在警力质量、警力数量、基础设施、考核体系、防控机制等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钳制了社区警务应有功能的发挥。为突破现有阻力因素,社区警务应扎根群众立足服务意识建设、依靠科技组建防控体系建设、固本培元优化社区警务内部建设,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社区警务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和打击犯罪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条件下城乡社区警务面临新的挑战。以四川省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城乡社区警务基本态势及面临的挑战,可提出依托社区信息化发展、增强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完善社区警务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强化社区民警能力培养等发展措施。实现信息化在社区警务运行中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可推动城乡社区警务发展,提高社区治安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毒品问题 ,如何寻找解决的有效办法历来为禁毒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然而 ,以社区警务工作的地缘优势、行业优势和人员优势为依托 ,发挥警务功能 ,即 :警察与公众结为伙伴 ,彼此合作、彼此协商 ,对社区存在的毒品问题 ,通过打击、预防、治疗、康复、心理矫正和回归社会 ,以及建立毒品问题援助中心等手段 ,从而建立和巩固无毒社区。  相似文献   

7.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社会管理模式,为社会治安管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为社区警务的改革创新打造了全新的模板,为社区警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对增强治安防控力量,开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以成都市为例,阐述了网格化管理在地方社区警务中的运行情况,剖析了当前成都市网格化管理在具体实践中遇到的瓶颈。最后以问题为导向,从创新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将网格化管理更好地嵌入社区警务;以社区警务工作站为依托推动合室办公,强化社区民警对网格员的管理和考核;以公安改革推动警力下沉,不断夯实社区警务基础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胜利成果的取得,社区作为主阵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社区警务作为公安机关做好社区工作的有力抓手,必将承担更多的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社区警务还存在方式方法时有不当、基础工作存在空白、统筹协同程度不高、信息沟通不专业等不足.应进一步强化民生警务,保障居民正常生...  相似文献   

9.
创建和谐警务社区,社区平安是目标,社区服务是关键,警务得力是保障。实践证明,全力推进和谐警务社区建设,必须围绕社区的治安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强化社区警务建设,健全五大机制,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五化",将社区打造成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控犯罪的平台,实现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活动社会化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要做到理念创新,在建设和谐社区警务区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等六个理念。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社区警务理论是经过三次大的警务革命总结经验教训之后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之后,它已成为国际警务的大趋势。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基层基础治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的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应该在借鉴西方社区誓务成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人的治安防控一直是困扰公安工作的难题.在社区警务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大形势之下,将精神病人的治安防控工作与社区警务工作相结合,是对其进行治安防控的新思路.在明确了我国公安机关对于精神病人管理范围的基础上,对当前公安机关精神病人治安防控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安机关对于精神病人社区防控的工作方法,即通过建立专业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共享、突出日常预防工作、构建“四点一面”的防控制度和建立固化方案等五个方面对精神病人实现具体的治安防控.  相似文献   

12.
治理型警务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警务模式。理论上,它可以被视为公安机关在应对社会转型引发的治理危机时所尝试采取的改革措施。在现实中,治理型警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澳大利亚的第三方警务、英国的社会化警务和日本的交番制警务。这些国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的治理型警务实践要以转变警务理念、改进社区警务工作、深化社会化警务、引导民众参与协商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是社区警务建设的核心问题,一个科学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应包括防控主体系统、治安信息系统、物防技防系统、警备保障系统、预警预案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它的具体运作模式应建立社区一般性治安防范,对不安全隐患的早期干预和对案件、事件、事故的处置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要求:“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将其作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内容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系之中。社区警务(Community-Policing)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的先进警务机制,被认为是“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标志。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公安机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欧美社区警务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普遍推行社区警务,顺应了世界警务的现代化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5.
社区警务是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社区的集中体现,也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发挥社区警务的强大威力,必须融入社区建设,借助社区的社会资源,形成高效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的基础性工作。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对打击与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警民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着基层基础工作被削弱,社区警力不足,防控体系薄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要贯彻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理念,明晰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警务改革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警务发展阶段认识不清,改革的战略思路不清.新世纪前期国际大背景,特别是国家的发展实际,决定了我国的警务改革必须开创一个以警务信息化为先导、以警务专业化为支撑、社区警务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必须走一条将西方第三次和第四次警务革命、主动警务和被动警务有机结合的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社区警务战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首先,社区警务战略贯穿了服务宗旨,坚持了群众观点,强化了公众参与意识,是我国公安工作路线的深化和发展。其次,社区警务战略与世界警务改革的走向趋同,顺应了世界警务革命的潮流。第三,社区警务适合我国国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我国严峻治安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新世纪我国警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范围的警务实践热点中颇具代表性的有六大主题,即犯罪及其对策、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毒品犯罪及其对策、社区警务及治安防范、警察体制、警察管理及培训。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在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的载体作用,建立现代警务运作机制,落实“打、防、控”各项措施,实现各警种联动和协同作战,编织了由防控保稳工作体系、重点区域防控体系、居民小区防控体系和社会面防控体系构成的城市治安防控网络,从而增强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效地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