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06,(12):F0002-F0002
2004年12月8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正式成立开业。自开业以来.天津分公司一直秉承“真诚服务、用心经营”的理念.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稳健经营,业绩持续攀高.成效日益显著。在2005年的首个经营年度里,即以84%的市场占有率跃居天津九家寿险主体第五位,初步奠定了在天津寿险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的基本参数设置,在假设条件下,计算实现黑龙江省企业年金基金平衡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对黑龙江省企业年金实现20%的目标工资替代率进行敏感性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的企业年金模式提供理论实证研究基础,分析如何才能使黑龙江省企业年金的工资替代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完善的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结构和健全的企业年金基金治理机制是防范企业年金基金风险和保障计划受益人利益的关键。根据中国信托型企业年金计划管理模式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阐述了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结构,并分析了包括内部控制、托管人委托限定、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监管在内的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能保证退休员工享受更高水平的待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又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品牌效应,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结合美国企业年金发展经验,针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近年来,企业年金在我国得到较大发展,年金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企业越来越多,但同时也面临着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不足、投资回报率不高、管理不够规范、惠税政策未得到普遍体现、企业年金发展区域差异过大等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应在理性认识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企业年金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定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良好的投资与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年金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采取重点推进式企业年金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歧视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社会总福利的损失,形成了臆形成本,加剧了贫富差距。由于企业年金往往是以税收优惠或政府减少收入的形式举办的,政府有责任采取反歧视措施,加强监管,规范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对养老金差距的双重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工资差距对职工企业年金缴费意愿的影响,定量考察企业年金对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以及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差距的影响。采用代表性个体模拟方法,选取14类不同工资水平的代表性职工,模拟了23种政策组合,测算了各类养老金及其差距。研究发现,企业年金既能扩大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又能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差距,前者作用大于后者;税收优惠政策会放大企业年金的影响,提高雇主缴费的企业所得税免税上限作用最显著;工资差距扩大、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提高、企业年金管理费率降低、余寿减少、社平工资增长率提高和工作年限增加都会放大企业年金的影响,反之亦然;限制企业年金缴费基数不得超过社平工资的3倍,或缴费比例不得超过个人工资的10%,控制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的作用优于对雇主缴费计入个人账户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本文基于工资异质性,揭示了企业年金对养老金差距的复杂影响,有助于企业年金政策优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OECD国家的企业年金发展出现了年金资产价值大幅缩水,DB计划向DC计划转型,现期缴费不足加大了远期违约风险等诸多全新问题,这无疑会使"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危机过后,为了保证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OECD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采取了动态调整的投资策略并适当增持了债券类和另类资产配置,同时在深化年金计划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关系,加强企业年金托管主体的教育培训以及构建完善的企业年金风险管理控制系统等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变革,相关监管经验值得我国深刻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6,(9):38-40
近几年来,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如何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努力实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战果 《求知》2001,(7):36-37
当今,经济全球化已使资金、技术、人员出现空前规模的跨国流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天津企业必须打开国门,勇敢地“走出去”,开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领域。寻找新市场,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重要支柱,监管机关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也不断出台政策促进企业年金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监管机关连续发文,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可投资范围,并推出养老金产品这一标准化的后端集合产品,以提升企业年金基金抗风险的能力,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监管新规的出台为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机构在受托和投资管理方面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和责任。拟结合监管新规的立法意图,探讨新规给法人受托机构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带来的影响,并为如何有效利用监管新规带来的机遇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澳大利亚、冰岛和瑞士三国建立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的历史原因,以及该制度的基本特征,考察了三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在分析现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表明:企业年金资产要独立于雇主企业和政府,这是建立良好治理结构的前提;增加企业年金计划的竞争性、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增强决策透明度是提高企业年金投资回报率的有效手段;审慎和恰当的政府监管是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条件;在适当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投资回报率仍是企业年金最重要的目标。从养老金制度的充足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和稳健性四个方面评估了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的作用,从而得出: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不仅实现了全面覆盖,而且在保障养老金制度可负担、可持续和稳健性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充足性的目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澳大利亚和冰岛两国企业年金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澳大利亚的企业年金发展和金融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冰岛企业年金发展是该国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传统的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难以维系的困境.世界银行等机构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很多国家的改革经验证明其是可行而成功的.通过对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及其发展的介绍,能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对我国的新保障体系的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集合年金计划是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明智之选。针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发展滞后的现状,结合我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集合年金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焕文 《求知》2002,(7):31-33
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提出了对企业普遍进行一遍嫁、改、调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天津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天津自行车行业在市场诱导下的成功调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从建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原则来讲,为聘任制公务员建立职业年金计划极有必要。因此对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计划的基本模式、缴费方式、待遇水平以及职业年金基金治理运营等都需要做出相应安排,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衔接办法以及实施职业年金计划应该有过渡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继明 《求知》2005,(6):37-38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天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0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由全国第10位上升到第8位。2004年,实现营业额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派出各类人员4986人次,比上年增长13.8%;有56家企业获得对#l-经济合作经营资格。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天津的东部,正在崛起一片海内外投资的热土、一座现代化的新城。经过近些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初具“新天津”的雏形,与老城区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成为天津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这一“再造新天津”宏伟事业的实施过程,也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文增 《求知》2007,(6):38-39
戴相龙在天津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扩大直接融资,在搞好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的基础上,发展各类私募股权基金,争取在天津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报价和转让市场。”这个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报价和转让市场,就是人们常说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第三板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本刊天津专电:天津破获一起特大“合资诈骗”案记者:栗建昌,朱洪波1993年底,天津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罕见的借“合资”之名进行诈骗的大案:罪犯王宝驹在两年左右时间里,伪造外商法人委托书、虚构跨国公司CAD集团,在全国六个省市签订19个合资项目,协议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