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前有一则报道,说的是一家县级国有企业连年亏损,快要破产倒闭了,几年间换了十几任厂长也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县里请了一位农民企业家全权经营这家即将倒闭的工厂。于是奇迹发生了:一年之后,该厂扭亏为盈。人们纷纷向这位农民企业家讨教其治厂秘诀。该农民企业家回答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他上任后发现企业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规章制度,觉得内容很好,便将各项现成的规章制度一一落实到位,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相似文献   

2.
致富不忘乡亲 热心兴办教育鄢陵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执委张爱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养鸡场,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成为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并被评为市、县劳动模范。他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他经常对人讲:“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  相似文献   

3.
今年52岁的省人大代表周文昌自1962年8月参加工作后,先后在荥阳县汜水乡东河南村任生产队会计、队长、大队会计股长等职。1983年底担任郑州市少林汽车厂厂长至今,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乡办小厂,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截至1996年末,该厂固定资产原值由1983年的85万元发展到5566万元,提高了65.5倍,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1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6252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307.2万元,创利润3302.8万元,累计投入支农、社会福利、教育、公路建设、街道改造等项资金661万元。他本人多次被授予"荥阳市名星企业家"、"荥阳市特等功臣"、"郑州市农民企业家"、"河南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桂冠。  相似文献   

4.
薛凯 《今日广西》2007,(6):17-19
“不要把群众的胃口吊得过高!”一些县长担心,这样会助长群众等靠要思想。云南的一位县长反映,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农民要修房子,就有人告诉他,不要修了,以后国家要出钱修。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另一位重庆的区长介绍,有个示范村报的项目需要3500多万元。全区有五六十个村子,这笔钱我们怎么拿得起?  相似文献   

5.
《乡音》2011,(7)
高建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希望,他以一个农民企业家胆识身先士卒,艰苦创业。短短几年时间,他把一个仅几个人的小厂,发展成为了职工500余人,年纳税300多万元的以生产离心玻璃棉、硅酸铝、岩棉等系列产品的多元化耐火保  相似文献   

6.
动作     
《中国人大》2010,(1):4-5
130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 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了解到,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29个省份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12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13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养老保障或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世纪行》2012,(12):23-26
荆门市政协委员刘强是一名农民企业家。他富了不忘家乡建设,不忘灾区人民,不忘贫困户。每年春节,他都给家乡34位老人送慰问金1000元,并表示只要他的企业存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多年来,他还在湖北、贵州、四川扶贫帮困,支援灾区和资助家乡修建村组公路、自来水泵站,为村民架设照明灯、资助学生深造累计捐资1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农民企业家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惠清  王征兵 《求索》2011,(11):1-4,40
农民企业家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通过影响农村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参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其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企业作为资源聚集平衡器对农村经济的调节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上。农民企业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对农村资源的聚集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平衡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乘数杠杆效应等三个方面,称之为“农民企业家资源聚集杠杆原理”;农民企业家主要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降低交易费用和增进公共福利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农民企业家创业过程体现了资源配置纳什均衡向帕累托最优的演变。应该采取措施发挥农民企业家参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效应,避免消极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他,出身农民,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农民企业家,在全国引起关注;他,25岁开始当厂长.企业从未出现亏损.20多年企业资产增长了35000多倍.创造了连续28年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奇迹:他。是一个企业家,却心系社会、情系民生,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支援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他,是农民,却有着一般农民所没有的那份精明;他,是企业家,却没有一般企业家所特有的那种派头。他属于极少数有幸跻身于企业家行列的新一代优秀农民,同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优秀企业家。他,刘凡生,娄底市万宝水泥厂的厂长。改革大潮奔涌,使成千上万象刘凡生这样潮弄搏浪的农民企业家脱颖而出,才使富饶的三湘大地更加生机勃勃,溢彩流金。 从农民到企业家——不平凡的轨迹 1985年7月,当了多年生产队长、大队长的刘凡  相似文献   

13.
在晋西北老区宁武、神池等县的农村调研时发现,老区农民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举措非常欢迎。但与此同时,他们认为要加快老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首先要来一场“消废”革命。2005年,晋西北八县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左右,农村市场已开始成为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农村消费品市场几乎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以致农村消费品市场被戏称为消“废”品市场。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已成为广大农民难以承受之痛。调查表明,农村消费变成消“废”的成因主要有五个:一是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4.
王军 《当代广西》2012,(5):62-63
2012年2月一个春雨蒙蒙的下午,我来到了位于南宁市大学东路的南宁市建纳市场拜访一位慕名已久的农民企业家,倾听他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他建市场、纳商机、促就业、增税收,他正在为这座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滔滔黄河,孕育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黄土地上,涌现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业绩。豫东北黄河故道上的清丰县陶河村党支部书记杨殿法,便是这块土地上值得歌颂的好干部,他被群众誉为"小康村的领头雁"。他连年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曾荣获省、市、县农民企业家称号,1993年当选为省八届人大代表。陶河村1988年被濮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双文明村",1991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双文明村"。这一次次荣誉、一个个称  相似文献   

16.
勐海有着悠久的茶史、丰富的茶文化,茶业一直是勐海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市场的不断升温,茶文化热此起彼伏,茶价一再上扬,特别是野生茶和古茶价更是连连翻番。茶叶市场火爆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同时也出现古茶遭受过度开发,出现了掠夺式采摘等系列问题。为此,5月10日勐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州、县代表对全县部分古茶园进行视察。  相似文献   

17.
这一串连环案的当事者双方。一是农民企业家,一是农民企业家的手下,一连串彼此相互关联的民事、行政案件在两者之间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省安国市有一位妇孺皆知、众口称赞的“优秀农民企业家”──河北药都集团董事长李晓恩。 李晓恩1958年出生在安国市明官店村一个农民家庭。1980年开始经商,1992年创建河北药都制药厂。1993年当选为安国市人大代表、常委,保定市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保定市十大青年科技企业家,1998年任河北省政协委员,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创业,永恒的追求 李晓恩自幼家境贫寒,早早地担当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搞过建筑、干过木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依托安国悠久的药业优势,做起了药材生意。…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某市缝纫机厂作了一次关于再就业问题的调查。该厂为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企业,主要生产工业用缝纫机,现有职工1254人。由于产品市场容量有限,同类企业竞争激烈,加上该厂一直没有进行技术革新,产品没有及时更新换代,更先进的工业用缝纫机已经推向市场,并获得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该厂从九十年代初即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95—1997年,该厂共下岗职工300人,每人每月发生活费120元,但有时也无法及时发放。1998年,该厂按照有关规定,着手执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制度,对下岗后未再就业者每人每月…  相似文献   

20.
九届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是浙江省著名的企业家。他统领的国有企业富润集团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诸暨市占据了重要地位。他创造的神话浓缩在朴实的数字中:1986年,富润的前身——诸暨针织厂亏损12.7万元。时年33岁,在诸暨县委办公室任秘书的赵林中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以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责任感,挑起了国营诸暨针织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的重担,到1987年年底,企业就扭亏增盈60万元。1992年,赵林中首开诸暨市企业兼并先河,到2003年,富润共进行了6次兼并,承接了21家国有困难企业,消化了被兼并企业的6亿元历史债务。这些兼并的企业如今都扭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