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的一个朋友,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某个国有研究院工作,在老式筒子楼的一间宿舍安顿下来。他的邻居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原为单位的木匠,算是比较早期的农民工。不久他发现,单位已为这位邻居分了房,老人以临时工身份进入公司的那刻,就预示着在此有一个安稳的生活保障。而他这样表面风光的青年才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会在哪里,又能在这个单位呆多久,更谈不上在此安享晚年了。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后的第二年,一位姓林的老人远渡重洋,从日本来到中国。这位76岁的老人叫林重行,是台湾杯性望族成员。此行的一个突出的目的,就是辗转北京和上海,弄清楚让他魂牵梦绕回国20年的两个女儿为什么这么多年间不给他写一封信,同时动员她们跟他一起重返日本。谁知,刚在祖国大陆落脚,周恩来总理就派人盛情而隆重地接待林重行老先生,并感谢他培养了这样两位爱国至上的女儿。诚恳的对话,热情的接待,使老人深受感动。他打消了忧虑,理解了女儿们的做法。临行前,他嘱咐坚定地留在祖国的大女儿说:“共产党讲理,好,你…  相似文献   

3.
无仇谋杀     
一8月19日的夜晚是个闷热的天气,位于长江南岸的鸭畈村艾家垸一如既往的平静。9点多钟的时候,村里的青年艾义雄和他的好友艾剑飞一起到邻居艾建中家的楼顶平台上纳凉。艾建中一直在外打工,在垸里修了一座两层半高的楼房,家里只有两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进入夏季以来,两位老人一直敞着门睡觉,村里的人若想上他们家楼顶平台纳凉用不着跟老人打招呼就可以直接上楼。入夏以来,只要艾剑飞在村里,艾义雄都会与这位好友一起来这里睡觉。艾剑飞虽然只有24岁,但是经历却很坎坷,少不更事的时候曾有过在外面胡混瞎逛的荒唐经历,1999…  相似文献   

4.
在莆田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有一位87岁的老人特别受人敬重。这位老人膝下已是儿孙满堂,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现在仍在当地一家食品企业打工赚钱,并且在5年多的时间里,共捐资近十二万元,受助学生和群众达四百多人。这位老人叫黄文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乐观地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想一直打工到90岁,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5.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6.
一位患有智力残疾的六旬老人,因为说不清自己来自何方、家有何人,甚至连“我是谁”都语焉不详,孤身在外漂泊流浪了13年,却依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困窘不堪的时候,一位恪尽职守的公安民警走进了他的世界。这位民警不畏艰辛,历经波折,用闪耀着使命与担当的警徽,照亮了老人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7.
1994年12月26日清晨,一位年近花甲、面容清瘦的人来到湖北谷城县黄贩乡民政办公室,手捧存折和1000元现金,要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民政办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人,当民政办的同志问起老人为什么会主动上门投保时,不想老人却声泪俱下,他经风霜的脸抽搐了起来,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这位老人名叫黄宗发,现年58岁,是一位老退伍军人,共产党员,黄贩村五组村民。他虽有两个已成家的儿子,却谁都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孤苦伶汀的老人欲哭无泪,倔犟的脾气使他强撑起身子单独过活,然而年岁却不饶人。去年黄宗发老人不…  相似文献   

8.
城市面孔     
私车一族在中国,第一个购买法拉利跑车的是北京的那位卖“大宝”生发精发财的老板。这位青年还带着他的跑车上过一回《商界》杂志的封面。山东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用了半年时间,自行制造了一辆小轿车。他说,擦拭自己的轿车,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这位比第一个玩法拉...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11日七午,一位头发银白,步履蹒跚的老人背着一个黑色的旅行包来到商丘市睢阳区委统战部,请求区委统战部、区台办帮助寻找他的亲人。这位老人就是离家61年,去台53年,今天又重返家乡的台胞何鸿声先生。  相似文献   

10.
“咱们在这就像树上呆着的鸟儿,爱上哪棵树上哪棵树。不像上敬老院的,他们呀,算是成了关在笼子里的鸟儿。”郭增培老人摇摇头,开始感慨他拥有的自由,这位老人赖以栖息的“大树”便是位于北京东直门地铁口的北新仓胡同,这个胡同已有50多年的历史。每到夏日的傍晚,郭增培老人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摇着蒲扇,挪到北新仓胡同口,在这附近闲逛的是他相处了几十年的老朋友,许多朋友同他一样已到了耄耋之年。北新仓胡同有几百位像郭增培这样的老人,他们过着与郭老人相似的简单的生活,他们活动的场所也是大体一致的,早晨到鸟市溜溜鸟,中午…  相似文献   

11.
当他拿着筷子在小面馆大吃拉面的时候,如果不是他的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你一定会以为他就是一位普通的中国老人。66岁的曼弗雷德·库席勒已经是第三十次来到中国。他告诉我,他已经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北京、咸阳、南京、苏州、杭州、岳阳、上海、香港等。突然,他又像记起什么似地加上了一句:“我还去过中国台北。”这位可爱的德国老人,他无比肯定地对我说,他喜欢中国。出生于1935年的库席勒先生是德国著名的加热炉专家,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和芬兰语五种外语。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型电站的工…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韧性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我邻居的一个亲戚。他常常搭汽车从老远的地方来看望我的邻居,来后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他一口地道的汉口话同邻居娓娓交谈。有时我也上前插上两句嘴,他从来没有因为我是个小孩子而冷淡我。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表情总是很和蔼,你从他的脸上很难看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后来,当我的邻居对我讲他家发生的事时,我简直是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位老人年少时父母便双双去世了,他从小就是个孤儿。后来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不料不到中年,妻子在给他留下两儿两女之后病逝,从那时起,他便既当爹…  相似文献   

13.
张宏伟  张建国 《春秋》2012,(3):17-19
1996年7月,潍坊渤海学院(今潍坊学院)举行成立剪彩仪式.从北京邀请来了多位领导干部和教育专家做嘉宾。一位白发苍苍而精神矍铄的老人.用还原出来的一口地道的潍县话谈笑风生.引得人们对他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位老先生叫李正文。时年88岁.是革命战争时期一位杰出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潜伏”战线上的英雄。他无畏无惧、机智勇敢、出...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川口村,出了一位富甲一方名扬三晋的人物——李海仓。他的海鑫钢铁集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总资产达到50多亿元,而李海仓和他的“海鑫”背后还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那就是他的父亲李春元——一位七旬有二的充满慈爱之心的老人。 初见李春元,真以为他是一位50多岁、正值年富力强的人呢!等到熟识他的人介绍他的真实年龄是72岁后,我们惊异这位70高龄的老人怎么这么年轻、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庐”,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卧龙岗上,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境内)人。他幼年丧父,深受战乱流离之苦,家祸国难使这位“少有俊逸之才”的青年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广交士林,胸怀大志。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加入了刘备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因此历代…  相似文献   

16.
子荷 《中国减灾》2009,(12):38-39
白芳礼,一位有着不平凡事迹的平凡老人,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白芳礼,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31日,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告别厅里哀乐低回,上百人怀着敬重的心情前来对一位85岁老人作最后的告别。追悼会一开完,老人81岁的妻子就带领6个子女,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全部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位已经离世的老人就是上海百联集团离休干部杨玉凤。虽然杨老去世已经快一年了,他无私助人的感人事迹还在社区里传颂,他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人们依然在无尽地怀念着这位老人。  相似文献   

18.
安梓 《文明大观》2001,(9):18-19
背景:1985年伊始,日商土冢本幸司随着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多次对中国进行投资环境的考察,北京、上海、大连、福州和厦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经选择、谈判,1986年6月,他与当时的福州市建工局洽谈,创建了日方出资76%的福州榕东活动房有限公司,由此开始了他在中国整个投资事业的发端。在这家公司.这位日本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措:他多次向福州市委提出请求,“请派一位共产党书记来‘榕东’!”  相似文献   

19.
曹立田 《春秋》2012,(5):30-30
1994年国庆节后,我有一次在济南参观画展,忽听到有人喊“于老来了,于老来了”,举目望去,一位上身穿一件深蓝色老式对襟外套、灰白头发、鼻梁上架一副老花镜、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慈祥老人.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进了大厅。我方得知,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于希宁。  相似文献   

20.
徐刚 《今日广西》2008,(8):43-43
93岁高龄的以色列老人莎拉·罗斯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久前。记者驱车来到耶路撒冷市郊的一栋公寓.探访了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莎拉蕾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1949年.莎拉从上海回到以色列,此后她与丈夫埃利亚胡·罗森伯格长期负责以色列总统府的摄影工作。先后为5位以色列总统拍照。堪称是以色列历史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