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内容的毕节试验区,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创举.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愈益尖锐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深入研究后形成了广泛共识:通过高投入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又不造成后代人生存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01毕节试验区获批成立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试验区,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也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地方。31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相似文献   

3.
本刊 《当代贵州》2004,(11):12-13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民誉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继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担任毕节地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前不久,他亲临毕节,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毕节试验区的情况。在毕节,他结合在毕节试验区的所见所感,对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厉教授的谈话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其中很多建议不仅对毕节试验区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西部大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毕节试验区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众多,严重遏制了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严峻的现实,1988年6月,经贵州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  相似文献   

5.
正在对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宣传中,《毕节试验区》杂志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并以10余年坚持不懈的集中深入宣传,让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逐渐广为人知、深入人心。7月19日,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毕节试验区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对毕节试验区30年的建设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要求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7,(8):33-35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最贫困的内陆山区省份之一,而被誉为"喀斯特王国"的毕节地区又是贵州省这个"两欠"省份中最贫困的地区,由于发展观的落后,长期处于"贫困恶性循环怪圈"中,怎样破解这一世界难题,建设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新农村?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创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是当时唯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具有"小试验、大方向"国际意义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和谐发展建小康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很大的经济学价值,本文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毕节试验区。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彝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奢香夫人作为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古水西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彪炳史册、永不磨灭的卓越贡献,造就了奢香精神横空出世,600年来一直在传颂。1988年,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经过24年先行先试,艰苦创业,探索出一条人口、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把增强文化的凝聚力作为历史性的重大任务进行了科学部署。而文化凝聚力的根本,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凝聚。在现实性上,一切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即文化价值观的驱动下进行的。毕节试验区以毕节试验、毕节经验、毕节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王庆 《当代贵州》2014,(2):20-21
正正如后来国人普遍认同的那样,毕节试验区确定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试验主题,将毕节多年的痼疾,近忧远虑一体解决,"是一大创举,对贫困地区具有普遍意义"。启动前夜:论争与挑战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剧烈论争的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出台,满足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的切身愿望,但却给不少人留下了无法回避的剧烈论战。围绕着如何搞经济建设,众说纷纭,论争四起。起初,争论较多的是:一心搞经济建设会不会丧失阶级立场?追求经济效益会不会损害计划经济?扩大商品经济流通会不会冲击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姓"资"还是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现代化要求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人的行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行为都必须同时实现生态转型。毕节比全国很多地区早许多年就形成了生态意识。引起生态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是低生产力下农村人口剧增与粮食短缺的巨大矛盾,导致不得不毁林开荒,从而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在过去的20多年,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变救济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大力实施经济开发和人口控制。同时,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以生态的不断恢复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走出了贫困—人口增速失控—生态严重恶化进而加剧贫困的陷阱。  相似文献   

11.
毕节地区将从三个方面来抓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按照省委书记石宗源的讲话要求,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区迅速兴起学习、传达、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热潮,把石宗源书记对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赋予新时代毕节试验区新的历史使命,为我们做好试验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注入了强大动力。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发生的巨大变化,肯定了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明确指出要确保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对统一战线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心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那么,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有何关系?怎样探索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去建设科学和谐的小康社会呢?本文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毕节试验区科学和谐发展建小康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道路。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开放带动促跨越的大思路、大动作。各种开发项目的落地生根,丰富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民心,激发了人民群众求发展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5.
<正>统一战线在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改革形势和严峻的转型升级任务,如何更好地保持和发挥统一战线在服务试验区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为试验区的中心任务提供可靠保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一、统一战线服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吉勇 《当代贵州》2014,(26):26-27
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完成"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历史使命,必须积极向上借脑、向外借力、激发内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大胆探索、先行一步,与时俱进深化毕节试验,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立毕节试验区是贵州改革的"独到之处"。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  相似文献   

17.
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建立了“毕节试验区”。这是新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科学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2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各部委的大力帮助和悉心指导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革命春秋八十年,出生入死历狂澜。①关山渡越赴西北,疆场驰骋战东南。②世界新开宏图绘,建设八闽伟业传。③高风亮节功勋著,俯仰无愧气浩然。④注:①伍老享年91岁,他14岁投身农民运动,革命生涯近80年。②伍老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央主力红  相似文献   

19.
张仁和,1966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1987年入党,1992年起担任石壁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10月23日,张仁和在乡村水泥道路施工现场因公殉职。张仁和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他的模范事迹正在八闽大地传颂。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报告中指出,张仁和是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党支部书记,他当了12年村书记,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当地老百姓富裕了,他家里依然如故。2005年春节前夕,卢展工书记专程前往石壁村,看望慰问张仁和家属,提出全省共产党员,包括领导干部在内都要认认真真向张仁和学习,用实实在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政绩,实实在在的示范,实实在在的带动,展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刊特选登卢展工书记高度评价张仁和的讲话和张仁和家乡宁化县文联连允东的文章,彰其风范,展示张仁和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20.
毕节,"三不沿、三不靠",这在全国的版图上是极为特殊的;可是在贵州,毕节又是非常典型的。大山封闭,贫困落后,似乎阻挡了毕节走出去的脚步。可是毕节却在群山之中,偏远之地,创造并把握了政策之机,市场之机,以思想之先带动市场开放,以体制之先促进产业开放;走出了一条开放式发展的道路,这在全省颇有示范意义。仿佛一双无形的手,在毕节上空打开了一道门——这道门通往幸福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