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持盈满问题,向受中国思想之关注。《周易》言“人道恶盈而好谦”,老子言“不欲盈”,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荀子言“爵禄盈而忠衰于君”,管子言“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王船山言“盈而后奋”,曾国藩言“先自概”,所有这些有关持盈的观点,无不贯穿这样一个优势关注,即有盈满而如何持盈满?也就是孔子所要回答的“持满有道乎?”笔者认为,孔子的“持满有道”理论,在拓宽传统持盈理论向度上,是有独见之功的。  相似文献   

2.
人与人     
世间的万事万物中 ,最大的变量恐怕非人莫属了。人呱呱坠地 ,从幼年少年到青年中年 ,再步入老年 ,这种生理的变数 ,可以使人产生“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也可能使人慨叹“人生如梦 ,转眼就是百年”。放到精神层面 ,人与人的差异 ,就在一个“变”字。用哲学的视角看 ,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 ,或与明日之“我” ,都不是一个模式。人之初的那种感觉 ,“性本善”也好 ,“性本恶”也罢 ,在后天的变化面前 ,都失去了意义。因为人之变 ,有时需要润物细无声的长久熏陶 ,有时则在一念之差。倘都在“君子国” ,人想变坏都不可能 ,又何…  相似文献   

3.
盈满也,盛也。传统“持盈论”渊源流长,如《周 易》言“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老子言“保此道者不欲盈”,孔子言“持满有道乎”,管子言“持满者与天”、“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仍至王船山的“盈而后奋”和曾国藩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重要的是听,不是说。听,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善听,是一种能力,一种本事。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领导干部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话,有动听的,也有逆耳的;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亲”言,也有“疏”言,有上言,也有下言,等等。领导干部要在这些话语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立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五心”。一、听逆耳之言,要虚心。逆耳之言,是指那些言辞尖锐,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但却中肯的话。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是决策者、组织者,被领导者是执行者,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  相似文献   

5.
名言警句     
《党员干部之友》2014,(4):44-44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马寅初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球贻琦  相似文献   

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波动性,每一周期波动都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长期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周期波动性,每一周期波动都有“高涨——低潮——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按规律办事,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经济周期波动的表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最早以显著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规律.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其后,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时期为经济危机周期.每一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  相似文献   

7.
不恤人言     
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悟到了“人言可畏”的道理,故而《诗经》里便有了“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感叹。飞短流长的“人言”,其后果之严重,自不待言,五十年前上海滩电影明星阮玲玉被逼自杀,留下的遗言便是:人言可畏。  相似文献   

8.
余三十有三,正值而立年间。素闻“学而优则仕”,故大学毕业伊始,便深研为官之道,精读厚黑诸学.近年来,多有研究成果见诸报端。今天披露于诸君的,是《“官八股”举要》。你道“官八股”是何物?乃大而无当,言之无物,貌似全面周到,实则左右逢源,言犹未言,不负责任之谓也。谓予不信,让吾举要:  相似文献   

9.
演讲大要     
(一)演讲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语言传播给听众,并希望为听众所接受,变为他们的思想观点。演讲,广义地说,每一个会说话的人,天天都在给自己周围的人讲这讲那,也可以说天天都在发表“演说”。演讲,狭义地说,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议论、主张。它包括作报告、发言等等。讲课,也可以说是一种系统的专题性的特殊的演讲。演讲,可以通过电台电视台,可以室内室外,以至大街小巷,可以是几个小时的长篇大论,也可以是三言五语的片刻之谈。  相似文献   

10.
干部道德的要求体现为干部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一般说来,干部道德规范有三个基本层次:1、“做官先做人”“做人之道”是干部道德的第一个层次.干部也是人.“做人”就有“做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干部只有先做好了“人”,才具备“做官”的起码条件.如果连“人”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官”呢?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道出了这个道理.“做人之道”构成了“做官之道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阮直 《学习月刊》2009,(13):5-5
常见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而玩深沉的,可就没见过想自我表扬玩常识的。常识在人们的眼中是浅薄,最伤人自尊的莫过于一句“连这个常识你都不懂”。可今年广东高考的语文作文就“卖弄”起“常识”了.让即将走入高等学府的考生们在“常识”面前大显身手了、可见常识之中恰有高深之妙可论、可说。  相似文献   

12.
“道听途说”历来不是一句好话。孔先师有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马路上听了无据传言,到公共汽车上随意散布,自然是有德者所不取  相似文献   

13.
韩熠 《党课》2020,(1):70-71
哲人有言:“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勇于“自省”,敢于在抵制诱惑中涤荡心灵,善于在涵养省察中实现灵魂净化,就会成就一个崇高的自我。“自省”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宋代的范仲淹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有“自计”的习惯,“自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也就是算一算自己拿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情是否相称、有否亏心。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为“官”之道,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到荀子所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受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口能言,身能行,言行一致,这是讲知行统一。倡导知行统...  相似文献   

15.
“ 狼 来 了” 的 故 事 妇 孺 皆 知 。但 正 如 一 句 广 告 词 所 说,狼 来 了 并 不 可 怕, 失 去 诚 信 最可 怕 。 两 千 多 年 前 孔 老 夫 子 就 说 过:“ 人 而 无 信, 不 知 其 可 也。” 管 子 也 有 言 曰:“ 诚 信 者 ,天 下 之 结 也。” 这 二 位 先 哲, 分别 把 讲 诚 信 当 作 做 人 的 根 本和 治 理 天 下 的 关 键。 看 来 从 古到 今诚 信 都 是 不 可 或 缺 的。否 则, 由 此 带 来 的 损 失 是 难 以弥 补 的。 经 商 自 然 也 是 如 此。 据 传 媒 报 道,在 过 去 的 2003年 由 于 一 些 厂 家 和 商 家 不 …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20,(3):109-109
有人说,热爱美食的人都热爱生活。火锅之“火”,火在味道、氛围、生活。围坐在火锅旁,升起的是烟火气也是一种和谐的氛围。如今,火锅不仅是各类食材“济济一锅”的合聚,也是一群人“热腾腾”的写照。在冬日的凛冽寒风中,一句“火锅走起”,唤醒的不只是味蕾,还可能是心情。  相似文献   

17.
戒贪三策     
《醒世恒言》载:“薜录事(官名)于高烧昏迷中化为鲤鱼,跃入湖中,恰遇渔夫垂钓。明知饵在钩上,吞之必祸身,但禁不住香饵扑鼻,张口咬之,终被钓去。”作者点评曰:“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这则“人变鱼被钓”的故事,真是入木三分,颇值得回味。纵观近几年反腐败斗争中纷纷落马的贪官污吏,大多是“识得破”却“忍不过”而吞下“利钩”祸害国家、殃及自身的。利诱面前“识得破”,缘何又“忍不过”,而终遭“被钓”之厄运呢?其原因只在一个“贪”字。先哲有言:“祸莫大于贪。”贪则智昏,不计后果;贪则心狂,胆大妄为;贪则“高烧发昏”,难以分祸福。殊不知,“自作孽,不可活”,自投罗网,想回头也来不及了。要“识得破”又“忍得过”,现  相似文献   

18.
史官的风骨     
廖华玲 《前线》2013,(7):94-95
我国史学年代悠久,历史文献卷帙浩繁,绵延不辍,有“左史纪言,右史纪事”之说。其实,“史”,一开始并不是指哪本书,而是指人,就是那些从事历史记载的史官。《文心雕龙·史传》中就写道:“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  相似文献   

19.
记住忠告     
人都有过“不识愁滋味”的年月,那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狂放,自然对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经验不屑一顾。经历了人生风雨的洗礼,方才明白老人言对人生是一种忠告,其中包含许多合理的成分,听听是可以增强“免疫力”的。无论高人俗人,记住忠告是人生之福,虽然最后未必能得荣华富贵,起码能善始善终;而忘记忠告常常是人生之祸,也许缥缈之间即会走向人生的反面。对待物质享受,“知足常乐”有其可取的人生意义。人的忧乐与物质条件之间并非正相关。锦衣玉食者、高官厚禄者、腰缠万贯者未必烦恼就少,他们常有不被人…  相似文献   

20.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未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忍。刚好道旁有颗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之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说:“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终不摘梨许衡不为一梨玷污清白,着实令人钦佩。更值得效法的是,他能在诱惑面前心中有“主”,牢牢把握住自己,做清白人,做忠实人。时下,对人诱惑最大的,莫过于金钱。而在金钱诱惑面前怎样做到两袖清风,不做金钱的俘虏,关键是要像许衡那样把握住自己。今天在被金钱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