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宏 《思想工作》2006,(11):22-23
这是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包头市乃至自治区的第一案。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当事人把三家地方行政机关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300多万元.创下了自治区行政官司索赔最高纪录; 官司打了两年多,虽然当事人最终获得一定补偿但官司并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2.
如今很多老百姓提起打民事官司就头痛,因为很多民事官司常常演变成马拉松式的官司,甚至产生子承父业打官司的悲哀。如何产生这么多旷日持久的民事官司,不能不引发一些思考。记者近来了解到的一个官司,从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所在。意外事件引发官司一个即将开业的市场,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一个突发的意外事件,却成了打破希望的闷棍。为此,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走上漫漫的诉讼之路。这要从2001年说起,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新村九区,紧邻世纪大道的华闻市场(德力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当时是一个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刚刚建成的大型农贸批…  相似文献   

3.
这是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包头市乃至自治区的第一案,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当事人把三家地方行政机关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300多万元,创下了自治区行政官司索赔最高纪录;官司打了两年多,虽然当事人最终获得一定补偿但官司并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4.
看罢《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4期刊登的《一套房产引发十年九场心酸官司》一文,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纵然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官司,看惯了人生百态,笔者仍忍不住和其他读者一样为这长跨度、高密度的官司连续剧心酸。由于公证机关疏忽和法院适用法律不当,一起简单的房屋遗嘱继承与遗赠案件,历时10年、9  相似文献   

5.
本是帮助英雄家属的捐款,竟引发英雄家属之间一场官司,这是许多捐款人所不愿看到的。为此,这起特殊的官司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也引发了对相关法律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2010年底,枣阳市人民法院的法官将3万元赔偿金送到周老汉家里,老人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这个普通老百姓没交一分钱也打赢了官司!""让贫困老百姓打得起官司",是枣阳市法院向社会作出的承诺。  相似文献   

7.
郝鹏学和他的女儿郝晓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3月建起了一栋楼房。但很快被强制拆除,夷为平地,由此引发了一场行政赔偿官司。二个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和一家乡政府,成了这场行政赠偿官司的被告。当事人各持己见这场官司的原告郝鹏学、郝晓英,分别是乌鲁木齐县二宫乡八家户村的农民和乌鲁木齐市的个体工商户;三名被告分别是乌鲁木齐县土地管理局、乌鲁木齐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和乌鲁木齐县二宫乡人民政府;因为八家户村委会与这场官司有利害关系,也被卷入诉讼。他们在起诉状、答辩状中各持己见,均极力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阐明理由和进行辩解。  相似文献   

8.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17):58
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中央领导希望像抓奥运那样把足球抓起来。——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亲自主持国足整风会,并带来了中央指示目前武汉市也想了一些办法,但实质行动还是太少。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已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有公车私用的情况。——武汉举行"电视问政",市委常委、秘书长龙正才主动曝光自己  相似文献   

9.
个体在自己的理性计算中,总是将公益官司义务的履行寄希望于他人,而自己却在不诉诸官司的前提下获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建水县回新纳楼长官司署于1996年底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兴趣,不辞辛劳进深山一睹纳楼长官司署风采的人趋之若骛。纳楼长官司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本文就它的主要特点试述其价值于下:一、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纳楼长官司署座落在红河北岸坡头乡回新寨。虽然其地处边疆山寨,但是由于土司统治者君凌一切的傲视心态和统治阶级欲威震四方八里的需要,所以把纳楼长官司署建造得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象森严,令人生畏,在当地可谓是一组颇有气势的建筑群。司署虽然经过100…  相似文献   

11.
李永宏 《思想工作》2006,(10):18-19
这是新中国知识产权界一件有重大深远意义的商标纠纷案件,曾被列入2004年全国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这一官司前后历经四年,经过了行政复议、一审、二审等诸多环节,一直打到北京高院;这一官司的最终结果事关一个名牌企业的命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联通平台     
<正> "1元官司"为何频现法院?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喜欢文字的警察,平时无论有多忙也不能与文字分开。我也一直很关注你们的杂志,对于近年频频出现的"1元官司"现象,想谈点自己的看法。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打这种官司是"不蒸馒头争一口气",索赔不是目的,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侵害才是真正目的。而法院对这类官司也很是头痛,除了被告绝大多数都是民航、  相似文献   

13.
百姓怕打官司,早有耳闻。在近日京、沪、苏三地法官与学者共同参加的人民法庭建设论坛上,专家提供的一份权威调查再次告诉我们,目前老百姓打官司主要有三怕:一怕费时又费力。一场官司一审得半年,有的又要上诉,还要二审,甚至申诉后还要再审,官司了结得一两年,且还要应付开庭,弄得心力交瘁;二怕白判。官司赢了,但如果判决内容得不到执行,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三怕诉讼成本高。“赢了官司输了钱”目前法院诉讼费是按争议金额收取,案件受理费、诉讼保全、反诉、上诉、鉴定、执行等均需要预交费用,当事人还要支付一定的交通费、调查取证费、文…  相似文献   

14.
“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的广告语曾经传遍大江南北。猴年伊始,著名演员六小龄童与金猴集团的官司热闹起来。这是六小龄童首次与商家打官司,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2004年1月18日,六小龄童和他的法律顾问殷秋艳律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详细讲述了这起官司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5.
旷日持久的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娈童案官司,终于随着无罪判决的结果尘埃落定。享誉全球的一代巨星杰克逊尽管在这场身心疲累的官司中艰难获胜,却将为这场官司支付天价的律师费。46岁的杰克逊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乐坛的头号巨星,他的流行歌曲专辑《颤栗者》至今仍保持着流行音乐史上销量最高的纪录。少年成名的杰克逊成年后仍向往童年生活,经常邀请少年儿童到自己的卧室过夜。1993年,杰克逊曾受到一起类似的性侵害指控,后在支付了巨额赔偿后以庭外和解告终。2003年,引出这场官司的原告——13岁的男孩盖文·阿维佐罹患癌症时,曾经…  相似文献   

16.
看了《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20期的《儿子车祸后的四场官司》一文,被农民张声连打四场官司维权的执著精神感动,他抱持着“有理走天下”的朴素思维,大胆地用法律武器“讨说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这起拖了11年的“避风塘”商标官司曾引起郑成思等知识产权界泰斗的高度关注,并引发对我国《商标法》的两处重大修改。值得欣慰的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提审,“避风塘”商标最终得到正名。有专家说,“避风塘”商标官司的历史是我国《商标法》立法的一部活教材。  相似文献   

18.
文摘精华     
美国囚犯动辄诉讼 美国人好争讼,就是监狱里的因犯也不例外,他们往往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控告政府。最近就有一名女因犯,因为狱内的小卖部没有她惯用的化妆品出售而诉讼,她还要求政府付钱雇美容师替她染发!这类官司每年有十多万宗,单是纽约州去年便有29122宗,虽然这些官司大部被法庭驳回,但已花掉纽约州政府1500万美元,已经大大阻碍了正常的司法程序。 以下是另外一些无谓官司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9.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4,(3):52-52
“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 ——习近平在中央豉工玉上作会议上强调,决不允许一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20.
一场咪表导致的公益性官司在郑州上演,一市民将规划局和城建档案馆告上法庭索要知情权。“郑州市的咪表工程,不但占用了人行道和慢车道,连盲道都占用了。咪表停车位和盲道、人行道等交通建设工程,都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这些规划怎么能互相矛盾、重复规划呢?”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普通铁路职工任国胜,和规划局打起了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