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骚乱事件中,实施强行驱散行动是公安机关最严厉的一项强制措施,因此在实施时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战术。其战术主要包括要把握好实施强行驱散行动的时机,并依照强行驱散行动的处置流程指引,灵活运用骚乱事件现场强行驱散的战术方法,快速、有效的平息事态。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中的强行驱散行动是公安机关实施的一项严厉措施。实施强行驱散行动,要在坚持善用警力、依法处置、行动果断三个原则的前提下,灵活采用舆论宣传、震慑恐吓、控制抓捕等策略。同时,在强行驱散行动中,还应做好前期、中期及现场的战术策略准备工作,以保障行动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群控制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群控制战术是公安民警对参加大型活动的群众进行管理、控制的方法。大部分的群众活动是和平进行的,但由于现场环境或一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情绪变化,现场气氛也许会急剧转变,而这些情况是警方改变管制策略的主要因素,甚至会因此考虑把人群管理改为人群控制。文章介绍了人群控制的策略、技巧和搬离示威者的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国外防暴枪公安部科技信息所高鸣臣在反恐怖主义斗争和驱散群体闹事以及追捕罪犯的过程中,防暴枪是重要的警用武器。这里介绍国外的几种新型防暴枪。1.德国HK公司研制生产的512型12/70口径霰弹枪。它是一种半自动型气动武器,靠储气动力发射子弹,每...  相似文献   

5.
平息群体性暴力事件,常视情采用"集群推进、波浪式反击,多路契入、分离式推进,方阵推进、轮番冲击,钳型合围,防守反击,软杀伤性驱散,驱散追击"等战术方式进行处置。掌握并应用好这些战术方法,对正确处置与平息群体性暴力事件,具有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警察技术》2012,(2):78-78
美国军方研制出一种利用热量驱散人群的新型武器。这种武器可架设于“悍马”军车上,能够发射高能微波,人被“射中”后肌肉迅速抖动,进而引发剧烈灼痛感,为了躲避“热浪”袭击,人们只有快速远离,这样就达到了驱散人群、平息骚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应当力求遵循最小暴力原则。快速处置应是防控集体暴力的基本要求。现场处置的首要目标是尽快疏散、驱散违法人群。严密的防暴队形及机动灵活的战术运用是确保防暴控制快速坚决、最大程度减少伤亡、降低处置成本的关键。公安机关防暴力量要装备齐全,强化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中,要科学编制警力,灵活运用各种战术队形和战术行动方法,及时妥善地平息群体性暴力事件。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方法主要有:警戒封控;拦阻堵截;教育疏导;抓捕带离;强行驱散。  相似文献   

9.
《警察技术》2011,(5):80-80
日前,京安刑技警用装备中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远距离定向声波发射装置,在15°~30°角内可发射最高达151分贝的高能量声波,其性能可媲美目前国际上的LARD同类产品。主要用于远距离传声和暴动人群驱散。  相似文献   

10.
防暴队形,是指警察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为实施攻心、威慑、封控、拦阻、驱散和遏制“反弹”等战法,按照处置部署展开成的各种队形的总称。防暴队形可分为:横队队形、纵队队形、箭形队形、环形队形、凹形队形等。应根据遂行的任务、现场地形、警数量及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队形,以提高处置效能。本文就环形、凹形防暴队形进行探讨。一、环形防暴队形环形防暴队形,是指警察部队(分队)按处置需要的关系位置展开成“0”状,对暴(骚、动)乱人群实施围控行动时所采取的一种队形。通常情况下,环形防暴队…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是公安机关加强社会面控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一项重要警务活动。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主要方法有:攻心夺气法、重兵威慑法、层层设障法、剥茧抽丝法、警戒封控法、强行驱散法等。  相似文献   

12.
警察的防暴队形训练教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伟 《公安教育》2002,(1):40-42
维持公共秩序和安全,处置群体性事件是防暴警察的一项重要职能。在进行处置行动时,警察应该掌握一些能有效地制止和打击暴力伤害的处置方法。目前,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特别是处置骚乱的行动中,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暴行动队形,已成为各国警察处置群体事件的一个研究课题。防暴行动队形是警察在各种情况中,有效地控制群体的一种基本战术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群的阻截、包围、分割、驱散及缉捕,以达到震慑、控制、制止及打击的目的。面对错综复杂的人群,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工作,防暴队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要具有严明的纪律…  相似文献   

13.
聚众堵塞交通枢纽事件,是指非法聚众占据公共道路、铁路、拦截汽车、火车、冲击车站、码头、机场、设置障碍、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交通运输的违法犯罪活动。其特点是情况多变,影响重大,互动性强,带有组织化趋向,具有煽动性和反复性。聚众堵塞交通事件的处理是武警部队经常遇到的任务之一。(一)中途拦阻,防止聚集闹事人群向预定现场前进时,应当在其前进路线上的适当位置组织拦阻,力求将其阻于途中。拦阻线,应当选择在道路较窄、附近迂回道路较少的路段,尽量避开重要目标、繁华街区和桥梁、涵洞、建筑地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拦…  相似文献   

14.
防暴队形,是指警察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为实施攻心、威慑、封控、拦阻、驱散和遏“反弹” 等战法,按照处置部署展开形成的各种队形的总称。防暴队形可分为:横队队形、纵队队形、箭形队形、环形队形、凹形队形等。应根据遂行的任务、现场地形、警力数量及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队形,以提高处置效能。本文就横队防暴队形进行探讨。 横队防暴队形,是指警察部队(分队)按处置需要的关系位置展开成两列或多列横队,为拦阻堵截暴(骚、动)乱人群,实施攻心、威慑和驱散等行动时而采取的一种队形。通常情况下,横队防暴队形组成以大队(营)或中队(连)为  相似文献   

15.
各级公安机关在制定应付突发事件的预案中,比较注意研究各种具体的措施,而往往忽视群众性闹事中主体的心理特点以及处置方法。就此,本文发表一点拙见。一、群众性闹事中主体的心理特点群众性闹事的主体,是指参加闹事的人。综观近几年全国发生的有影响的几起群众性闹事,从主体的生理条件看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如高校学生的各种“运动”,球迷们的骚乱以及工人的罢工、游行。不但参加闹事的主体是年轻人,而且围观者的大部分也是年轻人。从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看,近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  相似文献   

16.
2021年5月7日凌晨,黎伟标在处理一起打砸闹事警情时,遭犯罪嫌疑人持刀袭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41岁。当天凌晨5时许,有群众报警.称在某便利店门口一名男子在打砸闹事。接报后.黎伟标带领辅警何耀康驾驶警车迅速出警。在现场,一名男子在便利店滋事.打砸物品,用石头、铁铲打砸停在路边的汽车.还持刀乱挥乱划,威胁群众。到达现场后,何耀康刚下车即被迎面而来的滋事男子刺伤。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3,(3):148-149
1957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登上沿京广铁路南下的列车。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1956年下半年以来某些地区出现的工人、农民、学生“闹事”问题(即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群体性事件”)进行调研。他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闹事,如何才能使他们不闹或少闹,对那些闹事群众采取什么政策。  相似文献   

18.
大型文体活动闹事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为各国警方所重视。大型文体活动发生的闹事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严重后果往往不亚于一场自然灾害事故,它不仅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危害,导致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直接损坏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与政府声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文化、体育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9.
在校大学生对部分学生闹事持什么态度,有什么看法呢?就此问题,今年1月中旬我到广州大学与来自各个年级、四个专业的10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座谈。这10位同学对部分大学生闹事的态度、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他们明确表示,决不会参加闹事。(事实上广州大学也没有一个学生参加闹事。)不参加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闹事对社会发展是弊远大于利。他们提  相似文献   

20.
盘查战术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两种基本的分类标准,可将盘查分为有预期对象的盘查和无预期对象的盘查,当场盘查和继续盘查。无论何种类型的盘查,其在实践中的战术失误之点是共同的:麻痹大意,不作防范;忙于盘问,疏于监视;人物相伴,缺乏控制;重视场内,忽略外围;检查草率,留下隐患。为了确保盘查战术合法、安全、有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战术环节:明确盘查分工,严密监视和控制盘查对象的行为,同步对盘查现场进行外围警戒,分离盘查对象所携带的箱包,拍身搜查应具有强制性,科学地检查盘查对象携带的物品,带离盘查对象的方式要科学、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