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辞》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永久审美价值的杰作。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和谐统一 ,主观情致与自然形象有机相连又各具风貌。《楚辞》的艺术特质在作品中表现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它的自然美描写方面作出探索 ,简略说明《楚辞》的一个艺术现象、美学特色。一  《楚辞》作为南国“蛮夷”的地方文学 ,带有浓重的南方自然色彩 ,众多具有美的属性之自然物作为艺术描写的对象在诗篇中大量显现。自然界对人类的精神意识及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楚辞》的表现内容和描写对象自觉或非自觉地带有南方的自然色彩是构成它艺术特质的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庄子在《天下篇》里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把“判美”与“析理”作为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意大利15世纪的伟大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画的那幅世界名作《蒙娜丽莎》,不仅调动了天才的艺术技巧,而且运用了解剖学原理、光学原理。大约从16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科学与艺术  相似文献   

3.
孙宏图 《福建乡土》2013,(2):F0002-F0002
艺术简介:男,1972年出生。水粉《高原秋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漆画《游戏·中国》、《西厅》入选第二届中国漆画提名展;漆画《桑莲法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悲欣交集》入选“福建省美术精品晋京展”等大型美展。  相似文献   

4.
艺术典型是文艺界谈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但是,又是我们了解得最少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与美学界经常争论的美的本质问题相似。笔者一九七九年曾写过一篇《试论典型的美学实质》的文章。这些年常思考这个问题,略有心得,陈述如下,就教于方家。 一、一个不可忽略的基点:美 这些年,关于艺术典型内部结构的研究,有某些进展,但我觉得,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缺点,就是忽视艺术典型的特质,将艺术典型混同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况立秋 《新东方》2002,(1):69-72
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文学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形成了“重情尚采、质文统一”的美学思想核心。他认为:有形、有声之“文“来自客观的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美:物是客观存在,情是物的主观反映,辞是情的表现手段,情依赖于物,辞有赖于情。刘勰肯定自然之美,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人文之美。他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出发,认为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对文艺起着决定的作用,而艺术美又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骏爽刚健的风骨则是品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6.
汪莎 《求索》2013,(8):101-10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美学体系。他对审美与艺术的剖析在西方关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审美判断和艺术中关的密切联系分析出美的本质问题。辨别判断之美与艺术之关运用审美判断进行区分并详细说明了四个切入点,因为它是分析艺术之美的基础。艺术之美的根本点是判断之美,也就是取决于审美判断并高于判断之关。它与通过审美判断而得出的判断之美都是以无功利、无概念的形式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通过审美判断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审美过程的提炼.是以美为根本点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7.
黄玲青  习斌 《求索》2010,(6):193-195
鲁迅、柔石编辑的《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出版史上一份值得研究的文学期刊。刊物只办了不到一年,并没有发起和承担过文学论争,也没有形成过"轰动效应",但《朝花》贡献给社会的启蒙思考和艺术诉求,却是一笔我们不应忽视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我国六朝文学注意到文学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对文学的艺术特征有进一步认识的表现。虽然到齐梁时期,声律的研究被直接引进诗歌写作中,人为地制定了种种清规戒律,使诗歌创作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但是,对于我国文字声律的研究,以及声律对文学艺术表现的作用,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声律》篇,他不仅  相似文献   

9.
赵辉辉 《理论月刊》2006,(9):131-133
本文试图从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文学层面对《呼啸山庄》加以剖析,通过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述对象——异化,来探讨这部巨著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同时立足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其浪漫主义创作源泉,从而使《呼啸山庄》这部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展现出它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它的起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诞生。古人运用音乐化的嗓音音响来传达内心感悟到的情感情绪,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逐步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并赋予其不同的节拍和长度,加之以不同的感情音调,这就是人类最初的音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的追求,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辞》中的《九歌》,还是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都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朴素的美的意识和对生活美的追求。孔子就十分重视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移风易俗。今天,音乐更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战争为题材的叙事作品,往往成为经典的民族文学,历久弥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先秦中国的《左传》,分别是古代战争文学的杰出代表,两部文学巨著对古代战争叙事的成功之处,在于剪裁得当。文章对比《荷马史诗》和《左传》中叙事者在处理战争因果、战争过程、将士描写、战争特点等四个方面的谋篇布局以及题材取舍,揭示了中西古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所展现出的颇为一致的叙事详略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25日上午,中央美院造型学院毕业典礼如期举行。送走这届毕业生,我心潮难平,趁为《中国周刊》撰文契机,把早年间关于绘画与抽象艺术的一些思考重新整理成文,作为个人艺术私语,也算作对2019央美造型学院毕业生的艺术寄语。他们技能圆熟,步入社会,自然会有生活与艺术的福音。而未来的央美学生,如也能从中获得启迪,则是额外的确幸。艺术难以定义,发展无边,可谓艺  相似文献   

13.
王克俊 《前沿》2012,(12):169-170
文学是古老的艺术,电影是当代的艺术,二者产生的时代相差甚远。电影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百余年来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比较影片《美丽的心灵》和小说《私人的生活》在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和修辞上的差异,从而得出电影和文学之间的叙事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李渔《闲情偶寄》的《容声部》是系统地讨论女性仪态美和容貌美及女性自我美化艺术的著作,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有独特价值。他大胆地肯定了人体美的正当合理性,但同时也透露出中西方关于人体审美观念的差别。于灵与肉的统一中,东方更重精神,西方则更重肉体。但该著作中的审美观毕竟是封建男性文人对女性的审美观念,其中不免流露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陋习恶趣,如对女子“三寸金莲”的欣赏。  相似文献   

15.
叶瑜荪与竹刻艺术金陵浙江桐乡人氏叶瑜荪是当今少有的竹刻艺术家,他的竹刻被视为难得的艺术精品。这位出身在江南水乡的竹刻新秀,其作品在80年代初刚一问世,即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扬。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的明川女士在《香港文学》杂志上介绍了叶瑜荪刻制的丰子...  相似文献   

16.
李书安 《求索》2010,(5):216-218
从记言之《尚书》到纪传体《史记》,史传文学历经几百年变化,化蛹为蝶。在此流变过程中,《国语·晋语》记言、叙事,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法,有意识地刻画人物,在写人艺术上取得较高的成就。文中出现集中若干篇章专写某一人言行现象,已呈现出向人物传记过渡的趋势,几成人物传记的雏形,为后世纪传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并没有把艺术审美追求仅限于一般艺术美.因为艺术美并不都是艺术典型美,要达到典型美,还需要创作主体进一步进行艺术攀登。典型美是艺术美的理想境界。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最佳、最高境界是典型美。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作家艺术家应进一步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高级的文艺”,使其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达到使欣赏者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是对艺术美的最高标准的美学要求和历史要求。这种艺术要求的实质,是提倡作家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美创造时,不要仅仅停留在一般艺术美的水平上,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通过艺术典型化创造更理想、更强烈、更集中的典  相似文献   

18.
李钢 《求索》2010,(9):206-207,187
作为儒家著作之经典《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论语》的"仁爱"学说并不是经文式的说教,它散发着自然清爽的诗性美,这些诗性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仁爱"的社会生态。孔子不仅提倡社会人文关怀,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孔子学说中,天是万物之本源,万物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孔子的这一思想通过"比德"的文学手法,在《论语》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是《论语》的文学之美,更是《论语》反映出的自然生态之美。如果说,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生态之美是《论语》内容的反观与写照,于文学形式,《论语》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文质中和"的修辞文学为《论语》美学思想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这才使《论语》之语言文字能既简约含蓄又富有意蕴,进而成就诸多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工作室里,有一个《欧米哀尔》石膏像,塑造的是一个比木乃伊还要皱缩的老妓女,弯着腰,垂着头,绝望的目光,扫视着两乳干瘪的胸膛、满是可怕的皱纹的肚子和桔树枝一般的手臂,悲叹着自己衰老的身体。这无疑是一个丑的形象。可是艺术评论家葛赛尔却赞之曰:“丑得如此精美。”丑得精美,这正是艺术辩证法的生动反映。艺术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写照,而客观现实生活是瑕瑜互见,美丑并存的。艺术绝不排斥丑的事物,艺术美也不局限于生活美。生  相似文献   

20.
汉乐府民歌,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以叙事诗为基本体裁,而且直开五言诗和杂言诗的先河。《陌上桑》就是这先河源头的一颗明珠。后世六朝叙事民歌及诗坛大家曹植、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叙事作品无不受其影响。《陌上桑》是首叙事诗。诗的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却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在不违反生活本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艺术概括,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篇痛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