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8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代表团在约旦河西岸拉马拉举行了最终地位阶段第一次会谈。这是巴以双方在开启最终地位谈判后的首次复会,标志着经过5年的巴勒斯坦过渡自治后双方终于进入了解决核心争端的艰难阶段。巴解组织和以色列政府9月5日签署的《沙姆沙伊拉备忘录》规定,双方将经过5个月的谈判于明年2月签署有关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框架协议,然后在此框架内进一步解决最终地位涉及的所有问题,争取在明年9月签署永久性的巴以和平条约,一劳永逸地解决巴以争端。巴以在9月13日如约举行最终地位谈判揭幕仪式后即开始了谈判的组织工作。-11…  相似文献   

2.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而巴以冲突的焦点则是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既是影响巴以最终地位谈判的关键,更是影响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关键。解决耶路撒冷问题必须尊重历史,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的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五月上、中旬是巴勒斯坦和以 色列签署最终地位框架协议 的最后期限。然而,人们不但没有如企盼来这一奠定巴以永久和平基础阶段性成果,反而目击了巴以近年来少有的大规模暴力冲突.长达10余天的巴以对抗和冲突造成数人死亡,上千人受伤,难得平静的巴以治安形势高度紧张,几乎接近失控的临界点。 这一事态的出现再次印证了一个普遍规律,和平与暴力总是相反相成,此消彼长。当和平的希望渺茫时,暴力的苗头就会滋生蔓延。导致巴以对抗骤然升级的导火线是巴勒斯坦安全犯人问题,而根本原因在于和平进程屡屡受挫。透过冲突的硝烟和血色,…  相似文献   

4.
五月七日晚,巴勒斯坦民族权 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 列总理巴拉克在拉马拉举行了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会谈。尽管双方称这一令人瞩目的会谈意义重大、气氛友好而务实,但是会谈并没有解决巴以围绕新一轮最终地位谈判所出现的危机。巴以显然已经无法如愿在本月达成有关耶路撒冷、边界、难民、定居点和水资源等最终地位问题的框架协议,也难以在6月完成最后阶段撤军的预期目标。 5月5日,巴以代表在埃拉特结束了6天的封闭式谈判。这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自去年10月开张以来的首次最具实质意义的谈判,它表明巴以在这一关键阶段谈判空转…  相似文献   

5.
处在十字路口的巴以谈判本刊特约记者刘顺开罗专电自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加沙一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围绕如何实施这一协议展开了多轮谈判。从开罗、塔巴到奥斯陆、巴黎,最后又回到塔巴,几经周析,会谈虽有进展,但在关键问题上分歧犹存...  相似文献   

6.
杨光 《瞭望》2000,(51)
2000年是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的一年。尽管以色列在2000年1月7日完成了1998年10月巴以美3方签署的《怀伊备忘录》所规定的、1999年9月巴以签署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所重申的从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撤军,5月又完成了从黎巴嫩南方全部撤军,中东和平进程在年初似乎小有进展,但1999年11月正式启动的巴以之间关于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毫无结果,原定在2000年1月20日完成的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第三阶段撤军已经变得遥遥无期。3月份,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亲赴日内瓦与克林顿总统就叙以和平问题举行会谈,也是…  相似文献   

7.
戴维营再次因举行中东和谈名满天下。 22年前,戴维营曾目击埃及和以色列拉开中东和平进程的沉重帷幕,22年后,戴维营又见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导演中东和平进程的压轴戏─—最终地位谈判。 围绕半个世纪的中东争端,从埃以和解到巴以和谈,这次的戴维营峰会没能画一个美丽的圆。 戴维营峰会出现了类似当年的种种场景:巴以双方在立场严重分歧的条件下被强行撮合在一起;巴以首脑像囚徒一样被东道主禁锢在深宅身不由己;双方多次谈崩准备走人但最终留下…… 然而,持续 15天的戴维营峰会却有着更多异乎当年的差别,这差别让人们理解,…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南部地 区以后,阿拉伯国家欢迎以 撤军,并表示希望以色列能够进一步从阿拉伯其他被占领土撤军,从而导致中东全面、公正的和平。目前,中东和平进程聚焦在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 巴以和谈正处在谈判缔结最终和平协议的冲刺关头。按照已达成的协议,最终谈判要解决耶路撒冷地位、边界、犹太人定居点以及巴难民回归权等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结束最终谈判的限期是今年9月,而在这之前要达成一个最终条约的框架协议。由于这许多问题关系到双方的根本利益,谈判几次陷入僵局。以色列领导人曾多次对这些问题划…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46)
美以巴领导人举行会晤全球要闻11月1日至2日,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美国总统克林顿措纪念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4周年之机聚首奥斯陆,三方分别举行了双边会晤,而后又举行了近11个月来的第一次以巴美三方非正式首脑会晤。三方讨论了进一步推动巴以和平进程问题,虽然会晤未取得具体成果,但是,它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积极愿望是显而易见的。舆论认为,这将为巴以即将开始的最终地位谈判营造良好气氛。英上院开始告别世袭制全球要闻英国议会上院11月5日开始落实一项逐步取消议员世袭制的改革计划,从而使60…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后摒弃“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推行新“三不”政策(不谈判耶路撒冷问题、不同意建立巴勒斯坦国、不放弃戈兰高地),使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困境——巴以和谈步履维艰、叙以和黎以和谈难以启动、以阿关系全面紧张。1993年巴以奥斯陆和平协议开创的阿以和解新局面面临严峻考验。 巴勒斯坦问题是阿以冲突的核心。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为首的工党政府同巴解组织达成奥斯陆协议,具有历史意义,在阿以关系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奥斯陆协议确定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五年过渡期谈判的框架。 内塔尼亚胡虽然一再宣称继续和平进程和执行奥斯陆协议,实际上改弦更张。执政四个月来,不但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步骤,相反不断提出新条件、增设新障  相似文献   

11.
10月25日,连接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南部通道正式开通投入使用,当天就有数百名加沙居民乘坐巴勒斯坦车辆穿越安全通道抵达约旦河西岸的希伯伦市,并从那里前往西岸各地。巴勒斯坦民政部长塔里菲在安全通道揭幕仪式上称,安全通道的开通是巴自治阶段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是巴以和平进程的又一个成果。的确,安全通道的开通对爱好和平的巴以人民来说是件大喜事,对于关注巴以和平进程的国际社会来说也是个好消息,因为安全通道不仅仅是条沟通加沙和西岸的普通交通渠道,而且是条担负着巴勒斯坦重建与复兴、巴以人民信任与共存、地…  相似文献   

12.
年初以来,从中东地区传出来 的消息似乎都不能令人乐 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去年9月达成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条款未能得到落实,双方进行的最终地位谈判未能在2月13日如期达成框架协议;叙利亚和以色列去年岁末重开的谈判,因双方分歧严重而中断,迄今难以恢复;黎巴嫩和以色列不仅未能重开谈判,双方还在南部边境地区发生了交火和空袭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有人惊呼,中东和平进程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 其实,人们大可不必为此忧虑不安,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暂时的停滞、或者倒退反复都属正常现象。这首先…  相似文献   

13.
9月5日凌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埃及红海城市沙姆沙伊赫正式签署了继续执行怀伊协议的备忘录。根据这项备记录,以巴双方将在明年2月15日前完成怀伊协议规定的各项条款,并于9月13日开始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谈判,争取在一年之内达成一项永久性的和平条约。这项备忘录的诞生标志着巴以和平进程在重新局动近两个月后终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为双方开始最约地位谈判扫清了障碍,成为巴以和平进程中的具有转令性意义的一座里程碑,并将对冻结4年的以色列一叙于亚一黎巴嫩和平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巴以双…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0,(43)
10月18日晨本刊截稿时止,巴以流血冲突已20天。这场空前规模的流血冲突是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参观”阿克萨清真寺挑起的,随之出现的巴勒斯坦人的游行示威和扔石块,又不仅仅是回敬沙龙的挑战,更是对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僵持不前的失望与愤怒情绪的大爆发。他们愤怒不是对着“和平”,而是对着“和平的破坏者”,他们对和平的失望源于对和平的企盼。可是以色列不仅出动飞机坦克对扔石块的巴勒斯坦人施以镇压,甚至以导弹袭击巴方机构和阿拉法特主席在加沙的住所周围进行报复。 阿拉伯国家面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5.
几天来,以色列举4万重兵对巴勒斯坦自治区大事讨伐,攻占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官邸,对这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形成“逼宫”之势。这一严重事态不但直接威胁到阿拉法特的人身安全,也把巴以和平进程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推向狂澜即倒的危险关头。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7个月马拉松式的谈判,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5月4日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简称自治最后协议)。 埃及与以色列1978年达成《戴维营协议》并于翌年签署和平条约,是在阿以关系史上开创了新篇章。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继去年9月签署了《关于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临时自治的原则宣言》(简称巴以协议)和今年2月草签开罗协议之后,现在又签署了实施自治的最后协议,从而使阿以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解决正在变成现实。它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已经不可逆转。而巴以自治谈判的成功又留给人们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44)
对关注中东和平进程的人来说,5年前的9月13日是令人难忘的。这一天,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奥斯陆协议(也称华盛顿原则宣言)。奥斯陆协议为巴以解决争端制定了基本原则,它要求双方在5年的过渡期内,以渐进的方式首...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首脑会谈,就以色列进一步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达成临时和平协议,标志巴以和谈朝着最终解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又一重要成果。巴以首脑会谈是在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新总理巴扭党组阁后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巴拉克登上政坛后的外交之旅,丹始打破积淀厚重的政治冰层,使人们霍到了和平进程的好兆头。巴以反复商谈执行休伊协议之举可视为和平进程已经后动,谈判不断出现的僵局,只能说明原来的“冰层”之厚,但是执行怀伊协议不仅是巴以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愿望。不刊驻加沙记者就中东和平进程的方方面面、恩恩怨怨做了下面的报道,要有助于读者了解中东和平进程。中东和平进程程:结束中东百年战乱的多国行动中东和平进程指的是中东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为结…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克林顿25日宣布,在戴维营举行了15天的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结束。 如果说7年前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华盛顿的历史性握手,终于打通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之路的话,那么在巴自治期即将结束的时刻,双方迄今未能就已历时50余载的巴勒斯坦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最终解决方案,这不仅使巴以关系,而且使中东地区再次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巴以领导人再次面临着重要的抉择:究竟是走向和平共处,还是倒退回暴力对抗?巴以冲突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暴力、冲突或战争无法解决巴以争端,通过耐心的谈判寻求双方都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