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德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率领八路军总部和三师主力,转战山西并指挥华北战役,和山西解放区军民共同度过了长达两年零七个月的峥嵘岁月。为太行精神的孕育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朱德指挥华北抗战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最初孕育、朱德指挥八路军与华北人民血肉相连的团结精神是太行精神的重要内容、朱德与华北军民顾全抗日大局的奋斗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拓展发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日是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缅怀元帅一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赋诗五首以叙怀念之情。井冈会师南昌惊世第一枪,慧眼挥师上井冈。将士欢呼枪万杆,朱毛举火亮东方。朱德的扁担官兵坚守井冈山,食少衣单天气寒。司令扁担挑信念,同甘共苦渡难关。长征路上拒分裂红军北上路茫茫,突遇妖风欲逆航。气吞山河护团结,红军永远跟中央。太行山吟临危受命挽狂澜,跃马太行写新篇。八路挥刀砍日寇,朱德铁臂舞硝烟。元帅情追求真理渡重洋,宣誓莱茵为理想。统帅三军征战苦,偷闲司令爱兰香。2006年9月忆朱德元帅(诗五首)@廖军武…  相似文献   

3.
①1924年,朱德在德国歌廷根②194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为朱德60岁祝寿。这是毛泽东等在祝寿会上③1961年4月,朱德和儿童在一起④朱德在开国大典上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1940年5月,朱德《出太行》诗手迹(左图)1947年10月23日,未德就有关石家庄战役问题致中央军委的电报稿(中图1950年8月1日,朱德手书:“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反对侵略,保卫和平。”(右图本版图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研究组提供纪念朱德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4.
正朱德种菜现在麻田镇的"菜园村",抗战前并不叫"菜园村"。朱德在麻田期间,鼓励军民开荒种地,度过荒年。当时朱德和部队官兵在该村开荒建菜园,还亲自下地种菜。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朱德,就把本村名改成了"菜园村",一直沿用到现在。左权民歌《朱总司令在太行》中这样唱:"朱总司令在太行,勤劳俭朴好榜样,白天同咱去劳动,晚上炕头拉家常",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在太行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太行春感     
朱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注:这首诗是朱德1939年春在山西省潞城县北村时写的. 浅 析 这首诗的首联,作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国民党统治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气候.寓情于景,对比...  相似文献   

6.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林。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八路军(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从1937年9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到1940年春离开山西返延安,在太行山地区领导华北抗战近3年时间。3年间,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转战五台、盂县、寿阳、昔阳、和顺、榆社、武乡、沁县、沁源、安泽、洪洞、沁水、高平、浮山、屯留、襄垣、潞城、黎城等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首《太行着感》正是他遭战太行,打击日寇的真实写照。敌后撑持不…  相似文献   

7.
盛夏流火,清漳吐翠.为纪念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80周年,7月30日至31日,"砥柱中流——纪念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80周年研讨会"在左权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山西省委党史办、晋中市委宣传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左权县委、左权县政府、晋中市史志院承办.八路军将领朱德、徐向前、左权、滕代远、李达后代,太行根据地党政领导李雪峰、赖若愚、陶鲁笳、池必卿后代,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和老八路代表,共60余人参会.  相似文献   

8.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11,(10):13-16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雄伟壮丽的太行山、惊涛澎湃的黄河水,孕育了无数广为传唱经久不衰的光辉诗篇.这其中就有朱德的七言绝句《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这首诗以伟大而艰难的抗战历史与气吞山河的气概交相辉映,豪情淋漓、感情真挚。而朱德的战友林伯渠、董必武、叶剑英、郭沫若、田汉...  相似文献   

9.
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深造于苏联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驰骋于敌后战场,不幸血洒太行,是我党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周恩来称赞他"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1951 年,毛泽东视察南方回京途中专程来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在他的墓前脱帽志哀。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七年 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8月25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朱德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 9月17日 毛泽东提出八路军要到太行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  相似文献   

11.
静德 《党史文汇》2006,(1):46-48
百团大战,军民鏖战华北 华北反顽斗争在1940年4月告一段落.为总结抗战以来党在华北的工作,根据新的形势和中共中央关于1940年工作的指示,朱德离开八路军总部前,在王家峪北方局召开会议,决定在黎城县北社村召集太行、太岳、冀南三区和129师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会议,史称黎城会议.会议由杨尚昆、邓小平主持.杨尚昆作了<目前政治形势与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邓小平作了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和财政经济政策问题的报告和会议总结,刘伯承作了<关于党军建设问题>的报告,薄一波作了<关于建政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1940年,朱德离开八路军总部由太行山返延安,中途去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会谈团结抗战问题。5月5日,他夜宿河南省济源县刘坪时,创作了这首七绝《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已近63岁,已是花甲老人了.此前的几十年里,他基本上是在战争烽火中度过的.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名副其实的戎马倥偬、席不暇暖,休假疗养的事,想都不曾想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他才第一次休了疗养假. 原来,1951年春节前后,朱德患了比较严重的肺炎,经治疗痊愈后,身体仍较虚弱.据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中央保健组的建议作出决定:朱老总脱离工作,到外地疗养3个月.就这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一再建议、催促下,朱德于1951年8月初抵达青岛,在这里度过了他平生第一个"疗养假".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05,(8):16-16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念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面写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7):36-37
“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左权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6.
怀揣一个共同的梦想追寻太行精神上党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厚重。八年抗日烽火岁月中,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长期驻扎在这里。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徐向前等一大批共和国将帅在这里带领抗日军民浴血奋斗,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珍贵文物,成为一笔难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康克清:石圪节煤矿播火人李志宽,李东光从1980年赴京送审《朱德总司令在太行》书稿,到199年应邀到四川仪陇县出席朱德元帅铜像落成揭幕仪式,笔者曾三次专访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军女杰、党和国家领导人康克清同志。专访中康大姐记忆犹新地说:"我们随八路军总部...  相似文献   

18.
“住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每当我们读着朱德这些豪迈诗句,他那响亮的名字,他那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经历,他那成武、刚毅、正直、谦逊的形象,便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朱德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从他的光辉一生中采撷出一幅幅多彩的历史画面,编成这本(朱德人生画卷)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以此寄托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崇敬和怀念。朱德,作为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自己7o年奋斗不息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的现代历史和党史、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青年时代就怀着从戎救国…  相似文献   

19.
十字岭记忆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左权县(原辽县)麻田附近的十字岭壮烈殉国,时年37岁.朱德痛悼感人诗篇:“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我国新闻史上最悲壮一页 就在这次反“扫荡”中,38岁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等46位同志壮烈牺牲,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