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回放:外地市民施某和苏南某市商品房开发商(以下简称开发商)于2003年12月20日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施某以59.7万元的价格购买开发商公开出售的一幢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现房住宅,同时约定交付房屋90日内办理房产证,施某按约履行了付款手续,开发商一直没有办理该房屋的产权证。施某在合同约定取得房产证期满后半年即2004年9月20日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开发商立即办证并承担违约责任,开发商书面答辩称:因为施某破坏绿化所以不予办证。但开发商在2004年10月16日的仲裁庭审中陈述所涉房屋因被法院查封无法办证。仲裁庭当即休庭,…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7,(2):55-56
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针对去年审理的该区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涉及逾期办理房屋产权证责任认定的案件占到了84.3%的这一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认为导致房产证逾期办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商的4种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房买卖合同通常规定有因履行迟延所致的按日累计违约金,这类违约金适用于履行迟延下的多个场合,包括买受人支付价款迟延,出卖人交付房屋迟延,出卖人办理权属登记迟延等。文章以商品房买卖合同实例为基础,分别分析按日累计违约金的性质、诉讼时效等若干问题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市场经济交易的个体增多,出现了越来愈多的违约问题,例如商品房买卖合同履行迟延、房屋产权证逾期办理、逾期履行合同等。而我国现行法律以及研究对请求支付违约金以及计算违约金时效的计算方式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制。实践中对于违约金赔付所适用的诉讼时效也没有一致的准则,这就很大程度上使很多人钻法律空子,拖延时间以达到超出普通时效而不履行义务、不承担违约责任的目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违约金的诉讼时效以及具体的起算点、计算期间,就能以强制规范达到规范市场主体的成果,从而对于违约金赔付请求的时间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方面敦促义务方积极履行责任,另一方面促使权利方积极追求权利。  相似文献   

5.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突发性增多,关于诉讼时效问题认识不尽统一,有的认为该司法解释既然已明确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相似文献   

6.
在房地产开发实践中,数个开发商按照合作开发合同约定之条件,合作建房的情况并不鲜见,而近年来业主起诉开发商迟延交房或迟延办理房地产证等违约责任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更是层出不穷,银行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亦是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合作建房典型案例的分析,力求厘清各方关系,以期对合作建房纠纷的解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陈特 《中国司法》2003,(8):25-27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第一次明确了一房二卖等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本文拟结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的一则一房二卖的案例,对一房二卖所涉及的合同效力、所有权移转、违约责任及惩罚性赔偿责任等法律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解释》对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商品房销售广告、拆迁补偿安置、房屋面积缩水、商品房的交付使用及风险承担、商品房质量、商品房包销、商品房担保贷款(按揭)等方面如何具体适用法律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中,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买房户利益的恶意违约、欺诈等行为,明确规定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解读1 开发商恶意毁约、欺诈可要求双倍赔偿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房地产开发商又将…  相似文献   

9.
2003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统一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审理尺度,规范了商品房交易行为。但随着商品房销售模式的变化、房价的波动以及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呈现新的特征,司法解释既有的规定面临新的挑战,表现为与物权法、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房地产法律、政策的冲突与协调,新型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关联案件等不断增多,商品房买卖合同审判实践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李正国  钟瑾 《中国律师》2004,(10):63-65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银行参与按揭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呈快速增长趋势。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实施后,人民法院及仲裁机构对此类案件审理有了依据。然而,对于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应居于何种诉讼地位以及其权益保障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以担保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法律关系:一是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关系;二是银行与买受人之间的借款关系;三是银行与买受人之间的抵押担保关系;四是银行与出卖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首次房屋登记权属证书的办理关系到买房者是否享有房屋的所有权,更直接关系到百姓基本生活保障。本文从现实案例引出问题,并从诉讼时效之规定法理及房屋权证的办理及逾期违约金请求权的法律性质上来具体分析,得出房屋权证的办理及逾期违约金请求权不应当受诉讼时效的制约,期望对司法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在确认了预约合同性质的逻辑基础上,规定了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本约义务时应承担违约责任,但该解释并未就其是否适用一般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表明态度。实践中对预约违约责任方式是否包括实际履行这一问题争议最大,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基于对预约区别于本约的特殊性研究,结合民法中实际履行的相关理论,论证实际履行作为预约违约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张法水  贺艳 《中国律师》2008,(10):83-84
近年来.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而买受人被迫解除的纠纷时有发生,因为合同的解除,买受人主张赔偿商品房升值部分的损失已成为该类纠纷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房屋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违反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的,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迟延办理房产证适用诉讼时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交易量递增。而随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措施,以平抑房价,保障房地产稳健、健康发展。例如禁止期房再转让,区分类型分别对房屋的二手交易按不同年限采取不同的税务政策。房产证的办理成为业主是否能够取得法律上的处分权,成为关系到房地产二手市场繁荣的关键。房产证的办理需要业主和发展商的共同配合并经房产部门办理手续.因各自原因导致迟延办理房产证而涉诉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大幅增多.其中对房产证办理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如何适用更是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难度大、处理结果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等特点。妥善解决以上问题,对深化民法理论,正确适用法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明华 《山东审判》2004,20(5):27-31
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最高 人民法院在2003年4月28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商品 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 简称《解释》)。一年多来,《解释》有力地促进了该类案 件的审理,但是在适用该司法解释的过程中,也遇到了 一些新问题,对该《解释》的某些规定产生了不同理解, 为此,我们专门就《解释》的适用情况及其他相关法律 适用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了该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房价的不断走高以及房产中介的居间行为日益活跃,近年来基层法院审理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而审理此类纠纷的依据主要就是《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本文认为在适用《解释》时出现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房屋过户问题及一屋二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灿 《人民调解》2021,(1):32-34
2018年6月,因某房地产公司逾期交房,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0余户业主要求房地产公司按照合同条款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及造成的损失。开发商认为业主要求过高,多次沟通无果后,业主遂将开发商诉至法院。法院根据纠纷情况,将此案移交至济阳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联调委)驻法院调解室调解解决。  相似文献   

19.
购房者对开发商的样板房表示满意,与开发商签订订购协议并向其交付了定金,约定双方于某日订立商品房预售合同。后由于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预售格式合同中有样板房仅供参考等不利于购房者的条款,购房者对该格式条款提出异议要求删除,开发商不能立即给予答复,以致商品房预售合同没有在订购协议约定的日期订立的,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开发商应当将收取的定金返还给购房者。  相似文献   

20.
李晴 《经济与法》2003,(10):30-31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而相关法律规定比较原则,使得实践中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中遇到了许多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针对此,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3月24日通过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解释),该解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