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网络社会及检察机关的角色很多人想当然地在"网络社会"中加入"虚拟"二字,殊不知网络之所谓"虚拟",只是就其"空间"这个物理度量而言。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则从来都是现实的。虚拟的仅仅是网络空间,现实的则是网络社会。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网络从一开始就有其自身的秩序,并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形成层级分明的网络社会管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吕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1,(15):228-22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四端"思想对化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建设大学生现代网络道德新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强化"四端"思想从大学生主体、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建设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模式中,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同时分享多个设备的计算资源及其他相关资源。云计算模式中的虚拟实施和虚拟复制问题、高度智能化的云计算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行为的侵权与归责问题,以及数据库、商业秘密侵权等一系列新问题,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结社革命"的浪潮,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作为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身影屡屡进入公众的视野并不断被人们所认知。近年来,非政府组织作为我国治理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主体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凸显。国内学界也相应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本文所指的网络公益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网络虚拟社会为主要活动支持空间,凝聚网民志愿者力量,开展公益活动的网络社会组织。网络公益组织大部分都属于本文分类的"草根"非政府组织。本文将以网络公益组织为研究出发点,探讨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也给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当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违法活动有增无减、网络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薄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要按照加快社会建设与强化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负责主导与社会协同参与相结合、网络技术管控与社会综合管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自律机制,加大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高科技化管理力度,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网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其在理论、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实践中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本文从涉及网络虚拟财产的典型案例出发,探讨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剖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各种理论,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债权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虚拟财产制度安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汪铁桥 《法制与社会》2010,(22):200-20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巨大的产业。一个法律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和合法性问题,本文就此阐述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日益增加,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已成为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必然。文章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保护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完善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的立法、司法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网络媒体,已受到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的青睐。社交网络以用户为中心,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融合,虚拟与真实融合的特性,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人格素养、人际交往等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理念予以创新,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应对措施予以革新,对树立大学生正确应用社交网络观念有关键性的作用,文章试通过加强大学生正确使用社交网络的监督管理,使其在实践中能够对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法人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尤其是"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的对立。前者主张法人是观念上的整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后者认为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但这两种学说实际上都没有涉及法人的本质。本文对"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进行再解读,试探究法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术界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如何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理论、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价值的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进行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研究及相关立法、司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11,(1):9-9
搜索一:周立波 2010年11月16日,周立波在微博中盛赞上海大火事件有关部门“反应及时”遭到网民痛斥,他在微博上开始频频对网友观点进行发难,认为网络上“无界别、无贵贱、无高低”地发表观点,会“导致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并说“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在是一种‘白宫’行为了”!  相似文献   

13.
小非 《法庭内外》2010,(12):29-31
上好的地段、豪华的会议厅、漂亮的前台小姐,并且有专人转接电话、收发信件……这些硬件和软件让公司"派头"十足,呈现出光环和实力。近来,一种名为提供商务服务的"虚拟办公室"在国内多个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新型的行业模式受到了商家的热捧。那么,这种"虚拟办公室"究竟是以何种形式呈现于市场,又是什么样的公司呢,它的存在及服务行为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4.
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南京市浦口区涌现出的大量大学生"村官"典型事例,为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浦口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推进工作中却面临着思想扎根难、工作深入难、能力提高难、推动发展难等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静 《法制与社会》2015,(9):103-104
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如日中天和网络产生的繁荣昌盛,它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也变的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网路虚拟财产的侵权案件也日益繁多.本文第一部分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概速,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显示手段开始,从法律保护层面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体现网络虚拟财产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表现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虚拟财产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保护游戏用户的利益及平衡各个主体利益的需求,和法律本身价值和效用得以体现的必要;结尾,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不完善、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举证困难和虚拟财产的价值难以确定等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应当通过完善虚拟财产的立法、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解决纠纷举证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实现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保护方面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6.
于柏华 《北方法学》2011,5(2):96-103
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建立在"强行法说"基础之上,该理论通过区分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把私法的范围限于任意性规范。强行法说预设了一种缺少规范性的"社会实在":一方面忽略了法律对社会实在的构造功能,没能看到强制性规范与私人领域的构成性关系;另一方面忽略了通过强制性规范所表达的私人自治的规范性要素,没能看到强制性规范与私人领域之间在合法性意义上的共生性。尽管公私法的划分问题具有可争议性,但强行法说因其对社会实在的理解存在偏差而无法成为一种妥当的公私法界限理论,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自然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7.
李彦妮 《法制与社会》2011,(11):230-231
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文化带来的宽领域、多层次的冲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极大挑战,加上目前高校网络文明建设过程中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以及现阶段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素质的缺失也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增加了新的难度。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驾驭、使用网络环境这把"双刃剑"?如何创新在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探索一条行之有效地高校德育模式,既是当务之急,也成为高校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网络在带给人们日益便利的同时,网络失信与违法犯罪行为也在不断孳生蔓延,并且愈演愈烈。网络诚信与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网络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高科技犯罪,本文通过对"崔真实"事件的探讨,分析当前网络犯罪的特点,结合《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和第九条的相关内容,针对妨害名誉、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虚拟财产犯罪两类违法犯罪行为,反思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也日益增多。网络虚拟财产是数字化的新型财产,我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保护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将主要从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为主来讨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长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包班包宿舍"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实现大学生党员"包班包宿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