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文森特是20世纪英国学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其国际关系思想的立论基点是现代国际社会的"统一性",并明显体现在他有关主权与人权的相互关系及有关人道主义干涉问题的认识之中。他承认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但又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能违反其公民作为个人而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他认为国际社会甚至某个特定国家具有在一定条件下对他国进行人道主义干涉的权利。文森特的思想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探讨的主题(即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国际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干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在于他能够在赫德利·布尔倡导的"多元主义"国际社会观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社会连带主义"的国际社会观。文森特的国际关系思想对于当今国际社会其适用性虽具有一定限制,但却不失为一种有关当今及未来国际社会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是英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丁·怀特用来区分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经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是这三大思想传统对话的产物。从怀特到文森特,英国学派的主要代表都不同程度地对这三大传统兼收并蓄,理性主义是他们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框架,以至他们从维持秩序与和平的角度出发解释现实主义所关注的大国、均势、战争,以国家间个性与共性并存的现实来怀疑革命主义,另一方面,对现实主义因素的肯定使他们看到了政治和军事,对革命主义的考虑则减少了其理论的保守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本源来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的研究相辅相成。这种紧密关系维系将近三百年,直至冷战时期现实主义主导美国国际关系学领域时才戛然而止。当时,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甚至掀起一场试图疏远法学、历史学、哲学等传统研究方法的“行为主义革命”。不过,美国之外的捍卫传统研究方法的“英国学派”却仍然维系着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的紧密联系。英国学派的学者不仅在相关国际关系命题方面给予了国际法发展的更大空间,而且他们对国际法所做的直接研究,促进了国际法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作为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传统学派 ,伦理思想最能体现英国学派理论的精神实质与当代意义。英国学派游移于伦理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之间并逐步向后者偏移 ,经历了对格老秀斯理性主义国际伦理传统的继承、修正与复归历程。在实践伦理上 ,它试图以维持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保障生存与安全等基本人权为伦理底线 ,以非完美主义的形势伦理观来处理各种伦理困境 ,避免绝对主义 ,曲折反映了英国等中等强国既有别于超级大国也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处境和国际政治诉求。尽管存在历史观与政治哲学的保守性、价值尺度的西方主导性和中间立场的伸缩与模糊性等缺陷 ,英国学派仍表现出一种相对客观、稳健并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伦理取向。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急转直下."9·11"事件使得世人的目光集中到全球反恐怖主义上来,美国也大肆利用此次事件,乘机强化了其军事恫吓力量,积极推行各项单边主义政策."9·11"事件后,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显得更加突出,美国谋求建立由它主宰的单极世界的步子将加快,单边主义政策更加一意孤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郭观桥 《欧洲研究》2005,23(4):19-33
赫德利·布尔是英国学派最具代表性和学术影响的理论家,对学派思想传统的进一步形成和巩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布尔系统阐述了国际社会的性质及其机理,分析了国际秩序与国际正义的辩证关系,并在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和战略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布尔的国际关系思想博大精深,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内在紧张,体现了理性主义传统的一贯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了“9·1 1”事件后德国在全球反恐运动中的立场、角色和主要表现 ,分析了德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的特点、缘由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国际影响。文章认为 ,德国的特殊历史和它在国际体系中尤其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其在后“ 9·1 1”时代的反恐怖主义运动中分外引人注目 ,它的各项反恐怖主义措施和行动必将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反恐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强调 ,德国在反恐运动中折射出的外交与安全战略为我们认识大国关系和国际体系的变迁提供了参照 ,值得进一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阐释了罗伯特·吉尔平的“国家中心”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了他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基本看法,即全球经济呈现高度一体化和明显脆弱化的双重特征、民族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依然居于主导地位、全球经济管理需要强大的领导和经济大国的合作以及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必须立足于强有力的政治基础等,并对吉尔平的上述观点做了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被誉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和“西方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很广 ,其中也包括国际政治学。他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广泛运用于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对于国际政治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民族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危害性、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挑战、改革联合国与修订国际法、建构全球公共领域、创立世界公民社会等 ,他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国际政治思想及其影响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从米尔斯海默到杰维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对国际政治的宏观历史和一个国际政治大理论的辩论进行社会进化论的诠释。文章指出,用单一大理论来解释国际政治历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试图用系统的、而非进化论的大理论去解释整个国际政治历史。通过揭示从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到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进化背后的根本及辅助机制,文章指出:国际政治系统一直是一个进化的系统。因此,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来自并适用于国际政治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政治时代实际上需要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应该成为真正的进化论科学,或"给达尔文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谭康林 《欧洲研究》2008,26(6):80-94
欧洲的公民社会组织虽然不具备正式的决策权,但在欧盟一些政策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但是学界对公民社会组织如何影响欧盟的政策制定仍然众说纷纭。本文选择若干议程设置理论建立起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通过透视环保组织在欧盟生物技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尝试性地探讨公民社会组织对欧盟政策制定的作用方式以及影响其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16年,英国脱欧成为全球政治的黑天鹅事件,被认为是冲击当前欧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不稳定因素之一,并影响到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8年的欧盟理事会合作和协商数据,通过建立欧盟理事会权力网络,来分析英国脱欧可能导致的各成员国在重要政策领域内决策权力的变化,以及欧盟理事会权力分布的结构性迁移,以阐释英国脱欧这一重大事件的国际政治影响,并且从方法论意义上,为研究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权力的分配和变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近些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遇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lO年2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本刊邀约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李靖堃 《欧洲研究》2012,(1):128-142,4
自由流动是实现欧洲单一市场,进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既有与其他生产要素相同的地方,又有自身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只有保证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其社会保障权利不受到损失,劳动者才能有自由流动的积极性。但如何对成员国千差万别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协调,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欧盟在协调自由流动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利方面已经有50年的历史,主要采取的是法律协调方式。本文分析了欧盟对自由流动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法律协调的历史发展、主要立法和原则、特点及其局限性,指出,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欧盟对自由流动劳动者社会保障法律协调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它具有其他国际机制所不具备的优势,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罗重一  傅龙 《法国研究》2002,(1):164-171
178 9年 8月 2 7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制宪会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它规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 ,提倡“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 ,要求实行法治 ,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人权宣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 ,第一次把十八世纪启蒙学者所阐述的思想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正如列宁所说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 ,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 ,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十九世纪 ,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 ,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①一、鸦片战争后 ,法国大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 840…  相似文献   

16.
付博 《当代韩国》2022,(2):101-116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有一定的保守性与滞后性,带有后殖民主义和冷战思维的双重印记。在这种语境之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成就进行集中再现的《丛林万里》、《超级中国》与《中国常识》在对韩国社会的中国认知进行解构与重建方面便有着特殊意义。2013年出版的《丛林万里》与2015年亮相的《超级中国》体现了一种“经济靶向”的认知模式,迎合了韩国社会“经济第一”的思潮,客观上缩小了中国发展的内涵。相较之下,2020年问世的《中国常识》则凸显了一种“鸟瞰中国”的意图,力图对中国进行客观性全景再现。受西方思想与舆论的影响,《丛林万里》、《超级中国》与《中国常识》均在不同程度上误读了中国,但整体上体现了韩国社会的中国认知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伍斌 《美国研究》2020,34(2):141-160
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近期出版多部著作,对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国际化和国家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徐国琦教授对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徐国琦教授通过中国对国际体育的参与,透视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他提出的“共有的历史”,在推动中美关系史、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处理未来同美国乃至世界的关系富有启发。不过,要更有效地发挥“共有的历史”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概念、内涵、边界等方面需加以界定,其与国际史、跨国史、全球史等学术理念的关联与差别也需详细澄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同世界经验的对比当中,并在探寻世界政治管理民主化最佳路径的背景下,考察俄罗斯国家管理体系改革的进程与初步结果.对比分析俄罗斯和其他实行国家管理改革的一系列国家所进行的行政改革的前提和进程.重点研究成为国家管理改革基础的理论模式.在以现代方法阐释与民主化问题有关的国家功能的背景下,探讨行政改革的内容与功能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