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199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在此缅怀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以他那崇高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之际,重温他关于法治建...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他在法学,特别是在宪法学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本文即对周恩来的宪法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宪法的概念和作用周恩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通过分析宪法的产生,科学揭示了宪法的内涵。他认为,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社会革命的结晶,是“国家的根本法律”。①这表明,宪法首先是法律,它具有与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其他一般法律相同的特性,即它们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都是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但是,…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别的地方都没改动,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察》2008,(6):60-61
这是1967年2月,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写给周恩来的一封公开信。这份20多人签名的信,请求周恩来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保重身体。周恩来在这封公开信上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周恩来总理对党的政治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逐步形成了言传身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激励引导等独特的工作艺术.本文指出研究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艺术缅怀周恩来精神,也为我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适应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提升人格魅力、放射理论光芒、彰显人文关怀和激发工作热情等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醉酒     
闲人 《政府法制》2011,(24):20-21
周恩来第一次喝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大喜日子里。邓大姐后来曾对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起过这件事,她笑着摇摇头感叹道:“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  相似文献   

7.
纪东 《政府法制》2010,(4):33-33
1973年前后,周恩来三次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而“四人帮”也借着这个机会,对周恩来进行了很密集的围攻。 我只有一次听到周恩来用了“国骂”。事情是关于到底林彪他们是“极左”还是“极右”?因为当时周恩来支持一个看法,就是认为林彪他们是“极左”,所以要清除“极左”势力。但是“四人帮”说林彪不是“极左”,是“极右”,反过来批评周恩来清除“极左”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及其实践杨峥嵘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也是一位世界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国际统一战线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周恩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及其所包含...  相似文献   

9.
孟红 《政府法制》2010,(6):24-25
多少年来,反映周恩来总理的诸多影视、文学作品及回忆录,多是侧重展现周恩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忍辱负重等品格,但有血有肉、真实全面的周恩来绝不缺少严厉的一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不止一个曾说过:“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但这里所言的“怕”周总理,缘于周恩来的严厉,缘于周恩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极端负责。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中旬的一天,我在杭州参加中纪委举办的一个业务培训班,集体组织到绍兴市参观学习,特地观看了周恩来总理的祖居。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赵建文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此,周总理“坚持不懈地用心血浇灌着这五项原则,使之在国际社会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到...  相似文献   

12.
观鹳 《政府法制》2014,(5):16-17
1950年的一天深夜时分,一封来信惊动了周恩来。原来,是一位香港爱国人士写来的告急信,信中向周恩来总理报告说,中国最古老的纸本画作——唐韩滉稀世名作《五牛图》,将在香港被拍卖,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和理论构成了周恩来精神.其民主思想及其活动和民主风格是周恩来精神的突出体现。他的民主思想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4.
权延赤 《政府法制》2012,(29):39-39
对于恋爱与婚姻,周恩来像大多数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认识和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周恩来15岁进天津南开学校,19岁毕业,在一所教育比较进步,并且很有特色的学校里,度过了对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形成有极为重要影响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0,(23):17-17
1949年3月初的一天深夜.西柏坡值班警卫战士小张的驳壳枪突然走火,子弹射进周恩来住房的玻璃窗,从正在看文件的周恩来头上掠过。  相似文献   

16.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是周恩来发表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文献之一,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本文从它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出发,揭示了周恩来对抗战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所做的贡献及其理论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重庆、绍兴的3处祖坟。  相似文献   

18.
福党 《政府法制》2012,(9):31-31
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美国著名的冷战骑士、国务卿杜勒斯曾下令:与会期间,美国代表团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由于这条禁令.所以日内瓦会议一结束.便传出了一些花边新闻,主要是说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弄得周很尴尬”。  相似文献   

19.
丁庆霞 《政府法制》2014,(35):24-24
20世纪60年代末,一个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访华时。向中国政府提出一个庞大的请求援助的项目清单。周恩来非常委婉地拒绝这一难以承受的援助,对方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中国是个大国,这点援助算不了什么。会谈陷入僵局。周恩来建议暂时休会,次日,他陪客人去看看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老舍夫人回忆周恩来与老舍真挚情谊的文章!对于周恩来总理厚德载物之为人,并且把以人为本的工作做到艺术极致的那份潇洒,感慨系之,不能自已。周恩来总理是老舍政治上的向导、艺术上的知音、生活中的知己。在老舍人生的两次重大转折关头,都是由于周恩来的举荐与感召,才使其置身洪流,回归热土,做出了正确选择。老舍写的戏,周恩来总理几乎都看过,不光看,还帮着老舍出主意。没有周恩来的慧眼卓识,像《龙须沟》、《茶馆》这样的上乘之作,都可能是另一番命运。而当老舍在“文革”中不堪屈辱、魂断太平湖之后,又是周恩来的巨手悄悄拨动着乾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