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8,(6):F0004-F0004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冶金、机电为特色,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分别是1951年建校的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1951年建校的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重庆大学城。学校始建于1951年,2004年5月升格为本科院校,被教育部誉为发展最快、最好的新建本科院校之一。2011年9月成为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同年10月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  相似文献   

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F0004-F0004
西南石油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封面简介     
<正>重庆交通大学创办于1951年,是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部市共建,交通特色与优势明显,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120亩,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59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各类各层次在校生逾4万  相似文献   

5.
封面简介     
<正>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5年,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学校占地1560亩,现有教职工155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50人,博士学位教师239人。学校有二级学院20个,55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近三年来,学校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取得显著成绩。第一,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专业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确定以培养技术技能型适应社会的人才为办学目标,学校团委进行大学生情商培养试点,以团支部为主阵地,提升团组织解决青年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团支部书记为组织者,提高青年学生干部服务团员的本领;组建由团委书记牵头的讲师团,建设情商训练工作室,对团支书进行科学系统辅导,指导团支书开展情商班团训练活动。《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也对学校的情商培养做了相关报道。2015年,学校团委的研究项目"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两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学校以"爱国、勤学、务实、奋进"为校训,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强化内涵建设,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部),全日制学生15361人,其中本科生13911人,研究生1009人。设有49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相似文献   

9.
青海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青海省唯一的一所综合大学,也是国家“一省一校”的实施地。近几年来,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下,经过青大人的不懈努力,几经院校合并调整,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格局:具备了注重应用、适应国家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优势;形成了以理、工、农、医、经、管6大学科为主,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拥有了大部分学科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少数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办学水平;建设了设施比较齐全的硬软件条件和整洁优美的校园;培育了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孕育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  相似文献   

10.
武汉科技学院前身为武汉纺织工学院,学院经过2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为龙头,以工科为主体,文、理、工、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万人大学。 作为武汉科技学院二级学院的纺织服装学院,是学校办学特色突  相似文献   

11.
华中理工大学在办学中坚持“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通过一系列办学实践,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办学风格。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起 华中理工大学传统上是一个以工科为主的学校。现在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三大石油公司与四川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拥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西南石油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校训: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精辟概括,是大学精神、治校风格的历史凝炼,是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行为准则,是学校特色与个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北京文汇中学自1997年建校至今只有十年,十年时间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时间不算长。正是这样一所年轻的学校,只用了五年左右,就基本实现了办学的良性循环,并逐渐发展成北京南城的一所优质初中学校,形成了自己的三大办学特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特色;分类推进、分层次指导的教学特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特色。在形成这些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于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历史,铸就自身的特长,使学校成为“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人才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15.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多年来,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教学成果,良好的校风、学风,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和赞誉。学校先后获得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四川省、重庆市“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武汉工业学院是中央与湖北省共建,湖北省管理为主,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等学科协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的一所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学院。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学设施学校现有办学用地总面积74.7万平方米,分设两个校区。校舍建筑…  相似文献   

17.
<正>沈阳化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2年7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化学工业技术学校。新中国化学工业和兵器工业的重要领导者、曾任石油化工部副部长和第五机械部部长、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局长的张珍先生兼任学校第一任校长。学校于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为"沈阳化工学院",是全国六所专门培养化工类高级人才的高校之一。1960年至1962年曾被命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3,(1):58-F0004
湖北工程学院是一所工程特色初显,理工农结合,文、经、法、教、管、艺、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迄今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相似文献   

19.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种教育思想能否有效地指导学校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生成特色,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品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湖北省天门中学一直以与时俱进的办学思想,不断超越的教育成就享誉全国。2004年,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本着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科学态度,着眼于学校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工程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邯郸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农、医、文、法、经、管等多学科交叉渗透,以建筑、水电等高等工程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大学。学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