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外伤、发育的畸形、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退变、绝经期后妇女骨质疏松等原因,病人腰部X线片检查都呈楔形变,临床医生一般根据病人的介绍、X线片表现常常诊断为"腰椎骨折",会对法医的鉴定起误导作用,可能会因错误的诊断作出错误的鉴定。本文作者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在临床法医学鉴  相似文献   

2.
高频超声与 X线对照诊断肋骨骨折 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胸部暴力所致机械性损伤中 , 诊断肋骨是否骨折 , 以往在影像学诊断中通过传统 X线摄片 . 肋骨骨折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 , 大多数肋骨骨折可通过常规肋骨正位片作出诊断 , 但在少数情况下 , 却不易显示骨折征象 , 以致错漏诊断 , 应用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中可将 X线所不易查出的肋骨骨折检查出来并对临床法医学鉴定具有可靠确定诊断意义 . 现将 28例肋骨骨折的 B超与 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 探讨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3.
肋骨骨折常见于胸部外伤,但在首次X线诊断时又极易出现漏诊[1]。如何及时准确诊断和确定移位情况对法医鉴定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82例临床经首次X线摄片怀疑肋骨骨折的伤者进行螺旋CT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肋骨骨折,为法医及时、准确鉴定提供证据。1临床资料82例伤者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照片(常规正位、侧位或透视下点轴位片)和CT扫描二、三维重建照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的伤害案卷宗。伤者均因胸部外伤,经首次X线摄片疑肋骨骨折。男性伤者52例,女性30例;年龄8~72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物为拳击、脚踢、棍棒及摔跌;主要临床…  相似文献   

4.
刘学锋 《证据科学》2000,7(1):31-32
鼻骨骨折在头面部损伤中多见,以往鼻骨骨折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确诊.但由于鼻骨两侧对称,在侧位X线片上因影像重叠,往往容易漏诊,给法医学鉴定带来一定困难.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于临床及X线检查疑有鼻骨骨折或骨折移位不明显的伤者,进行CT检查,其结果影像清晰,诊断明确,更容易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现将我们检查鉴定的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建瓴 《证据科学》2001,8(2):98-99
大多数骨折通过常规的X线检查就可作出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却不易显示X线骨折征象,以致延误诊断,从而造成对被鉴定人伤情的错误评定。自1993年6月至1998年6月在法医技术室对常规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而伤者局部症状明显的45例伤者给予CT扫描检查发现 6例伤者存在隐匿性骨折,从而对伤者的伤情给予了正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正> 在法医学活体的检验鉴定中,颅底骨折比较常见。颅底因其特殊的位置及解剖学结构,骨折的X线片影像阳性率较低,且常因骨折伴随发生颅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本文作者报告的55例颅底骨折资料均选自刑事、治安及交通事故检验鉴定的案例,其中19例主要依据X线影像和临床症状诊断,36例依据临床症状诊断。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胸部暴力所致机械性损伤中,诊断肋骨是否骨折,现在影像学诊断仍首选传统 X线摄片。肋骨骨折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大多数肋骨骨折可通过常规肋骨正位片作出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却不易显示骨折征象,以致错漏诊断,给临床法医学鉴定带来一定困难。现将 26例胸部损伤可疑肋骨骨折分别应用常规正位 X线摄片和 X线透视点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并综合分析,探讨透视点片在肋骨骨折临床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文收集 26例外伤所致肋骨骨折,其中左侧肋骨骨折 15例,右侧肋骨骨折 11例。男性 21例,女性 5例。…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骨纸板骨折并不多见,极易漏诊。随着CT检查的普遍应用,筛骨骨折越来越多见。本文统计25例案例后发现,作为眶部骨折常用检查手段的X线片和CT扫描相比较,X线片对筛板骨折漏诊率相当高,易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因此,笔者建议对眼部受伤后高度肿胀消退较慢且影响视力的病人应行眶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作者统计了在法医门诊鉴定中遇到涉及筛骨纸板骨折的25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伤者特征:男性18例,女性7例致伤物:22例为拳头击伤,3例为砖头拍伤。确诊时间:最短者伤后1小时,最长者伤后6天。2典型案例案例1齐某,男,57岁…  相似文献   

9.
3例肋骨骨折的X线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肋骨骨折是临床法医活体鉴定常见的损伤之一,主要靠临床 X 线片确诊是否有骨折、骨折数目、形态、部位及并发症,为了更好地应用 X 线诊断,现举3例说明如下:例1、1987年2月17日晨,陈某和龙氏及其子吵骂,扭打。事后陈某向区法院起诉,称龙氏之子踢伤其胸部,造成肋骨骨折,要  相似文献   

10.
头面部外伤后鼻骨骨折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比较常见,在侧位X线片上因影像重叠容易漏诊,因而传统X线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对临床检查怀疑鼻骨骨折但X线检查不明确的检案都进行鼻骨螺旋CT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显示骨折处影像清晰,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1.
ECT(Emissoncomputedtomography)中文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目前通用的ECT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简称SPECT。过去或现在X线检查一直是诊断骨折的主要手段,但在一些特殊部位(如胸骨、腕骨、跗骨、肩胛骨以及老年或骨质疏松的椎体及其附属结构、近端股骨等)的创伤和骨折在最初的X线片上很难被发现,且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陈旧性或是新鲜性的鉴别也相当困难。而ECT则在这方面较X线具有显著的优越性。1案例例1颜某,女,50岁。2000年2月10日在家中被他人推倒,胸椎损伤。X线片示T12前缘压缩>1/2。3个月后被告人提出1998年受害人…  相似文献   

12.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严重的损伤。对脊柱损伤的正确判断,不仅是临床及时准确治疗的关键,亦是法医学损伤鉴定的重要依据。X线摄片和CT检查脊柱损伤各有所长,两者结合可提高法医学鉴定的准确性。本文收集了1994年至2006年我中心鉴定、复核的46例外伤性脊柱损伤者的影像资料。损伤累及胸2—腰3节段34例、累及颈椎6例、下腰段6例。53个椎体骨折,单个椎体骨折41例、多个5例。根据外伤形成机制以及X线平片和CT表现,结合文献资料[1]将其分为5型:(1)单纯屈曲压缩型14例,主要为屈曲压缩外力,前柱承受压力、后柱承受张力。X线平片表现椎…  相似文献   

13.
肋骨骨折的B超检查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36例肋骨骨折的 B超检查与 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对临床症状体征明显而早期 X线检查漏诊或诊断不明确的肋骨骨折伤者 ,应用 B超检查可以弥补 X线检查的不足 ,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为法医临床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鼻骨骨折螺旋CT3D成像与X线片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与X线摄片对比对鼻骨骨折法医学鉴定的价值。方法 使用SOMATOM BALANCE 1s螺旋CT机,对32例复杂鼻部外伤者2mm/2mm扫描,常规进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覆盖法(SSD)、容积成像(VR)方式。全貌显示受伤鼻骨骨折影像,并与常规鼻骨摄片比较。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纠正3例X线照片的假阳性和6例诊断骨折类型不准确。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诊断复杂鼻骨骨折块数目、移位,以及骨折类型优于X线摄片。  相似文献   

15.
X线检查在法医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常常遇到骨损伤的情况,除了用临床检查的方法对被鉴定人进行检验外,还需借助于X线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能肯定或否定骨的损伤情况,给鉴定与治疗提供依据.在法医实际工作中,除了审查医院的X线检查报告单,有时还要直接观察X线片.据此,就法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X线诊断学知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活体损伤程度鉴定中 ,医疗单位的临床诊断与法医鉴定结论的误差呈上升趋势。为寻求其中原因 ,探索相应对策 ,作者就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某鉴定机构 1995年 5月~ 2 0 0 1年 2月鉴定案件中活体损伤伤员的诊断证明 10 6 3份 ,所有病例都是伤后即到各级医院就诊 ,有最初的诊断证明。法医在鉴定时 ,经过认真审查病历 ,调查伤员病史 ,调阅X线片、CT片、磁共振成像片 ,复查伤痕 ,详细询问伤员的受伤过程等手段 ,查出有15 8例颅脑损伤的诊断证明与法医鉴定结论不符 ,其误差率为 14 .9% ,且医院对部分伤员的临床诊断的…  相似文献   

17.
鼻骨螺旋CT扫描及图像重建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面部外伤后鼻骨骨折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比较常见,在侧位X线片上因影像重叠容易漏诊,因而传统X线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对临床检查怀疑鼻骨骨折但X线检查不明确的检案都进行鼻骨螺旋CT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 PV 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显示骨折处影像清晰,准确无误。资料、方法与结果本组27例有明确的鼻部外伤,均为男性;其中拳击伤16例,钝器伤11例。病人仰卧于扫描床上,头尽量后仰,置于头托内,扫描定位线与鼻骨长轴平行,层厚3m m,120kv130M a螺距1.5,FO V24cm。扫描范围从鼻尖部至上颌窦后壁。扫描完毕采…  相似文献   

18.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因车祸、高坠及伤害等导致的肢体骨折日渐增多,都涉及到对骨折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本研究选择不同年龄人体长骨线性骨折的X线片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到不同年龄人体长骨愈合的影像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根据长骨线性骨折X片表现推断骨折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支持,初步探讨根据骨折X片表现推断骨折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密度测定在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外伤后骨折者的骨密度,探讨骨折鉴定中骨质疏松和外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外伤参与度评定的一般原理,对15例外伤后骨折者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结果15例伤者:男6例,女9例,年龄在43~85岁之间;骨密度值在0.354~1.067 g/cm2之间;7例诊断骨质疏松症,外伤参与度为50%,其中5例评定为轻微伤,2例评定为轻伤;其余8例均为骨量减少,评定为轻伤。结论骨密度测量可预测骨折危险性,有助于骨折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伤病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徐某,女,70岁。1992年2月10日在穿越马路道口时,被过往自行车前轮碰伤右膝关节,当即仰卧倒地,双手支撑即臀部没有着地,自己站起来并去医院诊治。当医院为其摄腰椎X线片后,发现该患者第十、十二胸椎有压缩性骨折。徐某即向法院起诉,向对方索取损伤赔偿。法院委托做法医鉴定。在审阅病人的病史材料及X线片时,发现X线片所显示的除第十、十二胸椎椎体有明显的楔形改变外,其他胸椎、腰椎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及椎体楔形改变,但无椎体后移、椎体脱位,并在体检时也没有发现胸、背部的异常情况。为进一步查清椎体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