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临床用于评估手损伤疗效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应用于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时存在手功能权值差异、计算方法阐述不全面、计算结果粗略等问题困扰着法医临床学鉴定人。本文在严格遵循临床手功能评定的基本原则和数学逻辑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和改进临床标准中的指关节权值、拇指对掌测量方法、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等内容使之完全契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并解决应用困难。  相似文献   

2.
在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手功能评定是目前法医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现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规定的手功能分配比例是由国外手外科专家的理念与我国手外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产生的.在进行手功能评定时,需考虑缺失、运动、感觉等三方面的功能丧失程度,测算相应的功能丧失比例,然后在标准中寻找对应的适用条款.然而,目前我国的手功能评定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手指(拇指除外)远侧关节比例大于近侧关节比例,缺乏对于拇指内收、外展、对掌、对指等功能的评价等.手功能评定方法在司法鉴定的实践中尚需不断完善,在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不应一味追求简便而断章取义,忽视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晗 《刑事技术》2007,(6):47-48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对手印变形产生机理、变形手印的特征及检验进行探讨。1变形手印产生机理[1]1.1手指、掌自身的生理结构特点是变形手印产生的基础手指、掌是人体中的重要“功能体”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由骨骼、肌肉、脂肪组织、皮肤共同构成;而形成手印的皮肤是一种具有特殊纹线的皮肤软组织,其皮下有较为发达的脂肪层,当大小不同的力作用时皮肤富有较强的弹性和伸展性,因此极易使手指、掌的纹线产生“自由移位”现象,引起特征的各种变化。加之,由于手指外形呈半球面体,故更加强了手指皮肤移位的能力。1.2手指、掌与客体间的机械作…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拇指掌指关节脱位损伤,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影响功能的情况,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工作中少见报导,笔者曾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个人身份认证的技术。生物特征由人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组成。人的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如掌形、指纹、眼睛(视网膜和虹膜)、脸型、人体气味、皮肤毛孔、手腕/手的血管纹理和DNA等;行为特征则是后天习惯使然,如签名、语音、行走的步态、击打键盘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手籽骨判定青少年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目前,在法医人类学中有关青少年年龄判定的方法不是很多,已有的方法应用较为复杂。本文作者通过对青少年右手的X线片观察,根据手拇指内侧掌指关节处籽骨的出现与形态变化,推导出判定青少年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期望为法医人类学的年龄判定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人体工程全手掌纹捺印盒。方法根据人手骨骼解剖学特点 ,借鉴传统掌纹捺印盒构造原理 ,通过改变捺印盒的捺印面结构 ,使之成为符合人手生理结构的弧面结构 ,从而达到完整捺印的效果。结果捺印出完整清晰符合检验或存档要求的全手掌印。结论适用于手印样本的收集。  相似文献   

8.
单纯性拇指掌指关节脱位损伤,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影响功能的情况,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工作中少见报导,笔者曾遇1例,报道如下。案例某男,63岁,农民。某年7月17日因纠纷被人用扁担等击伤,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右拇指淤血肿胀,当天入某医院住院治疗。查体:T37℃,P80次·m in-1,R20次·m in-1,BP120/80m m H g。外科情况:胸、背、四肢有7处大小不等红紫淤肿斑,右拇指淤血肿胀。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结核、风湿病史,无烟酒嗜好,双手无残疾。7月18日右手X线片示:右拇指掌指关节未见明显脱位和骨折征象。伤者一直在该院住院治疗,右手肿胀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9.
1案例 某男,59岁,2009年8月23日被人打伤,伤后1 h至医院诊治。入院时主诉:面部、右手、腰背部疼痛。查体:右眼睑青紫肿胀,右眼球结膜下片状出血,右眼外眦皮肤挫裂创长3mm,右眼眶压痛,鼻面部多处皮肤青紫、皮下淤血改变,右手第一掌指关节及大鱼际处肿胀、疼痛并局部畸形,拇指活动受限,腰背部广泛压痛。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元月17日,某厂招待所发生盗窃案件,盗走彩电及衣物价值7千余元。勘查现场时发现罪犯戴手套作案,虽经反复勘查亦未发现罪犯手印,后在窗玻璃上发现罪犯遗留的较完整的1枚灰尘加层左手手套印,当即拍照提取。元月20日,侦查部门送来嫌疑人田××所戴皮革手套一双,要求检验鉴定现场手套印是否是田的手套所留。经检验,现场手套印掌内侧拇指根部有一较规则的弧形线状痕,分析为生产手套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拇指侧面印痕判断手别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种新的判断方法,即利用拇指内侧与外侧纹线形态结构的差别以及拇指侧面印痕的外形特征,正确判断拇指侧面印痕的左右手别。  相似文献   

12.
伤者某男,27岁,工人。某日晚因喝酒与他人发生口角、斗殴,被对方用匕首刺伤左上臂,随即到当地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入院检查:左上臂外侧中段有一创口,长2.7cm,伤口边缘整齐,深达肌层,有活动性出血,未行肢体功能检查,结扎活动性出血点并给予扩创缝合。住院9天伤口愈合,但左手腕下垂,手指不能背伸,拇指不能外展,虎口皮肤麻木不能握物。诊断:左上臂刺伤伴桡神经损伤,住院一个月桡神经损伤未能恢复而出院。 法医学检验:左上臂外侧有一7.4cm长的手术疤痕(原刺伤2.7cm),左手腕下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余4指的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虎口区皮肤感觉障碍,屈肘关节时,肱桡肌不能膨起,据此认定桡神经损伤并严重影响左手运动功能。根据法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要有一定的恢复时间,故笔者没有及时做出损伤程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受理1例手功能障碍的损伤鉴定,参阅了近几年这方面的文章,发现关于手功能评定的讲述不够透彻,引自外国文献的量表、术语的理解方面也存在一些误差。而随着新标准的颁布,损伤手功能障碍已作了明确的量化,法医如何进行手功能丧失百分率的计算,尤其是拇指功能障碍的计算。笔者针对案例作一些分析。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被鉴定人在杀鱼时,被他人用脚踢其手中的刀,  相似文献   

14.
杜宇  周哲 《刑事技术》2012,(6):17-20
目的研究与分析第一掌骨基底部Rolando骨折成伤原因,拟为法医学解决相应类型案件提供技术帮助与科学证据。方法对49例形成原因无争议的Rolando骨折临床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21例尸体双手第一掌骨不同部位进行钝性打击实验以观察骨折类型及形态,综合分析Rolando骨折成伤原因。结果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及法医尸体打击实验均证实第一掌骨基底Rolando骨折系拇指屈曲内收时偏桡侧作用于第一掌骨头部并沿掌骨长轴传导的轴向暴力作用所致;Rolando骨折断面呈T形或Y形,骨折线通过第一掌腕关节。结论第一掌骨基底Rolando骨折系拇指屈曲内收时偏桡侧作用于第一掌骨头部并沿掌骨长轴传导的轴向间接暴力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5.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暴露感觉器官,也是人体组织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易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视功能障碍。本文作者就眼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进行总结和分析。眼损伤分为机械性损伤(擦伤、挫伤、穿孔、异物等)、非机械性损伤(烧伤、化学、辐射等)。外伤后导致眼球解剖学结构被破坏,失去正常视觉功能的案  相似文献   

16.
张宪 《证据科学》2006,13(1):F0002-F0002
捩伤(Sprian)即扭伤,是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生理限度,与关节有关的肌腱、肌肉、韧带或关节囊,因承受过大张力引起损伤,可伴发小块骨撕脱。手捩伤大多发生于拇指掌指关节及其他手指的近指关节。翻这类损伤在日常检案中经常遇到,但由其导致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法医学损伤程度评定方面却极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资料某年10月7日,李某(男,45岁)因被人用菜刀砍伤左手收入院。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左手拇指掌指关节平面皮肤裂伤,可见骨质外露。入院第二天行清创探查、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见左手第一掌骨头骨折、指骨基底骨折,骨质外露,予复位骨折,克氏针交叉固定。  相似文献   

18.
<正>手部结构精细、复杂,评定时需兼顾解剖结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手功能评定是法医学鉴定中的疑难问题。国内虽制定了评价手功能的标准,但缺乏具体、准确的指导性说明,实践操作性差,科学性难体现。笔者就《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损伤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伤残标准》)等标准,结合文献《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19.
(1)鉴定关节运动活动度,应从被检关节的整体功能判定,可参照临床常用的正常人体关节活动度值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检查时,须了解该关节过去的功能状态,并与健侧关节运动活动度比对。 (2)对指活动是指拇指的指腹与其余各指的指腹相对合的动作。 (3)面容的范围是指前额发际下,两耳根前与下颌下缘之间的区域,包括额部、眶部、鼻部、口唇部、颏部、颧部、颊部、腮腺咬肌部和耳廓。  相似文献   

20.
双大腿创伤性骨化性肌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李某,男,17岁。2003年6月被人用木棍夹伤双上肢,双下肢被人反复踢伤,伤后次日到当地医院就诊。主诉:“右上肢手无力、双下肢下蹲受限2天。”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四肢可见大片皮下出血,双下肢肿胀明显。X线:未见骨折征象。诊断:“四肢软组织损伤。”伤后5个月,因“双下肢不能屈曲、右手肌肉萎缩”再次就诊。临床查体:右手大鱼际肌萎缩,外展、对掌力弱,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桡侧感觉减退。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Ⅴ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血液检验报告:碱性磷酸酶:266.2U/L,肌酸激酶正常。颈段MRI: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