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运用薄层胸部CT图像,观察锁骨胸骨端继发骨化中心随年龄增长的时序性变化,推测我国北方地区汉族青少年锁骨内侧骨骺发育程度在年龄增长过程中的分布特点。方法评估1369例11~27周岁的北方汉族青少年锁骨胸骨端二次骨化中心的发育情况,并将其进行分期。结果在所观察的数据中锁骨内侧骨化中心最早出现的年龄是12岁,开始融合的最小年龄是15岁,达到完全融合的最小年龄是19岁。在所有分期中,发展到Ⅱa和Ⅱb期时,两性间锁骨内侧骨化中心发育程度有差异,女性发育要早于男性。结论作为最晚愈合的骨化中心,锁骨内侧骨化中心对于法医学年龄的推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头部受力因传导或屈曲作用,损伤脊髓的部位多见于活动度较大的椎体或脊髓,如环枢椎,颈5、6椎体、腰2、4椎体,伤及胸3至颈7椎段的较为罕见。报告1例如下。张某,男,62岁,农民,1997年10月因喝酒与人发生纠纷,后用头撞人时因对方躲闪及时头部撞在地面上,下肢活动即刻受限,自己不能爬起,立即送医院抢救,检查见双乳头下浅深感觉消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颈4至胸3椎体棘突压痛,脊柱和颅脑CT未见异常,入院8小时后尿潴留,导尿不成功行尿道会师术,入院30小时突然呼吸停止,而后心脏停搏死亡。死后2天进行尸检,死者顶部正中距前额发际3c…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当前青少年手腕骨发育状况,探讨制定专用于法医学推断女性刑事责任年龄14岁的骨龄标准。方法以湖南冷水江地区青少年为对象,按照纳入标准,选取14岁±3个月的健康女性中学生110名,拍摄其左手腕部后前位X线片。选择手腕骨15个部位,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观察、测量,采用最大百分比法确定发育等级标准,建立骨龄评估方法,以单盲法进行验证。结果桡骨,中排第三、第四指骨干骺端发育等级为部分闭合(〉2/3为主),其余掌指骨干骺端发育等级则以完全闭合残留骺线痕迹为主;对于中排第三、四指骨,不足14岁和已满14岁发育等级尚存差异,不足14岁组骨骺发育以部分闭合(〉2/3为主)为主,已满14岁组则以残存骺线痕迹为主。各个观察部位骨骺横径宽于干骺横径。30例的验证结果准确率为83.3%。结论根据发育等级特征及测量学方法建立骨龄标准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 王某,女,38岁,民工。1989年3月23日从约4米高的施工处摔下,致第8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第5腰椎前上缘撕脱骨折(X 线报告结果)。因其要求施工单位赔偿数额较大,自诉到法院。在对其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复查其伤后 X 线片发现其中第5腰椎前上缘三角形骨块外周均可见明显骨化征,椎体及骨块边缘钝圆。笔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四川地区青少年肘关节数字X影像的骨发育特征规律,建立肘关节推断年龄的回归方程。方法拍摄608例8~18岁青少年进行肘关节数字X线片,按性别及年龄分组,选取肘关节6个骨化中心作为观测指标,对发育特征进行分级、赋值。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各观测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建立推算年龄的回归方程。结果得出男女性青少年肘关节继发骨化中心出现、闭合的年龄范围、平均年龄以及95%置信区间等数据。一元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范围:男性0.874~0.914,女性0.883~0.954;年龄估计值标准误(SE)范围:男性0.934~1.101岁,女性0.561~0.883岁;多元回归方程R值及SE值:男性为0.946、0.750岁,女性为0.964、0.500岁。所有方程均经统计学检验与诊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本文选择的肘关节指标发育特征与年龄有相关性,其中肱骨内上髁、桡骨小头及肱骨小头骨骺均呈高度显著相关,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相关人群年龄推断,且多元回归方程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1 案件简介 案例1 某年10月3日某派出所接报案称,卜某(男,81岁)于10月2日下午4时许失踪,第二天早晨被人发现在一小树林内死亡。现场位于某村的拆迁旧址,尸体位于新河北街西300m。尸体头东脚西仰卧位,尸体上身着灰色棉袄及秋衣,下身赤裸赤足。腹部至耻骨联合之间在13.5cm×25cm面积的范围内可见多条平行排列的皮肤挫擦伤,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 某女,47岁。某日因“躯干及双下肢麻木2个半月,伴左下肢无力2个月”人院,诊断为韧带骨化症(T1-7后纵韧带及T10/12加黄韧带骨化),不全瘫。  相似文献   

8.
手腕部桡、尺骨骺线消失作为推测18岁年龄的指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腕部桡、尺骨骺线消失是否可以作为推测青少年18岁年龄的指征。方法研究样本为15~20岁的中国5城市4492名(男1942,女2550)汉族健康青少年。在受试者出生日前后15d内拍摄左手腕正位X线片。根据骺线是否可辨评价桡、尺骨远侧骺的发育,计算年龄组骺线不可辨的例数及其构成比。结果在18岁以下,男、女青少年桡骨骺线不可辨等级出现的构成比分别为0.9%和4.9%,尺骨骺线不可辨等级出现的构成比分别为13.1%和69.2%。结论手腕部桡骨骺线消失可作为推测青少年18岁年龄的指征。  相似文献   

9.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某年10月31日14时在某小区一套三室一厅的两个朝南的主、附卧室内发现3具尸体。曹某,女,24岁,尸体裸体仰卧位于主卧室床上,两条被子覆盖着,腐败血水浸湿床褥。曹某之子,1岁6个月,尸体仰卧位放置于附卧室立柜底层木板上。赵某,女,31岁,尸体下身裸体呈右侧卧位屈曲状在附卧室床下斗内,床斗底板已脱落至水泥地板上,掀开床板见尸体无明显腐败。  相似文献   

10.
1案件简介 案例1:某男19岁,被人用钝物打击头部倒地,急送医院治疗,临床检查双侧椎体束征不明显,浅昏迷,伤后3小时出现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昏迷加深,于伤后5小时死亡。死后低温保存,第3天解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男性青少年骨龄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P  Zhu GY  Wang YH  Fan LH  Zhang GZ  Ying CL  Cheng YB  Lu X 《法医学杂志》2008,24(4):252-255,258
目的研制我国当代男性青少年骨关节X线的法医学骨龄鉴定标准。方法摄取11~20周岁男性青少年X线片,根据继发骨化中心出现、干-骺闭合的影像学特征将骨发育程度分级,用SPSS、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指标与年龄呈中度以上相关;建立了推断年龄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及判定是否已满14、16和18周岁的判别方程。结论选用多部位、多指标综合推断骨龄可提高准确率;该法适用于国人青少年活体年龄的判定。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只对若干犯罪负刑事责任;三是不满十四岁的人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四是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十八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在司法实践中,对行为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时间,是以行为的开始还是以行为的终了时来计算,认识分歧。有的认为,从开始实施到实施终了,时间很短,不涉及跨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但有的行为,从开始实施到实施终了有一段时间和过程,其行为又是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则涉及到跨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如行为开始时,行为人不满十四岁或十六岁,而行为终了时则已满十四岁或十六岁,或犯罪行为开始时不满  相似文献   

13.
在法医检案中,有时遇到在原骨折部位再次发生骨折的案例。在原骨折部位又发生骨折的,我们称之为重复骨折。如何区分发生在同一部位的先后两次骨折,准确地评定损伤程度,关系到当事人的责任和案件性质,虽属少见案例,在伤情鉴定中往往存在分歧和争议,应当引起法医同仁们的重视。 1案例   案例 1:某男, 42岁,维修房屋时从 3.5m高处坠落,致胸 12、腰 1椎体压缩性骨折,胸 12椎体前缘稍窄,腰 1椎体前窄后宽,呈楔状改变,前缘压缩约 1/2。治疗四个月后复查 :胸 12椎体基本正常,腰 1椎体前缘压缩不足 1/4。伤后近 11个月,被人拦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锁骨内侧骨骺的愈合情况,评价其在年龄推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43对已知年龄和性别的尸体锁骨,以1岁为组,观察分析锁骨内侧端骨骺愈合亭台变化,根据软骨细胞失去增值能力,骺软骨骨板被骨组织所代替情况进行分级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按17~30岁和31岁以上年龄分组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和女性的锁骨最早于18岁开始愈合,22岁愈合完全。完全愈合时间在男性最迟为32岁,而女性为31岁。不同性别的骨骺愈合情况在两个年龄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锁骨骨骺愈合情况随年龄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特别是17~32岁年龄段,根据锁骨骨骺愈合情况推断年龄,在法医学实践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议会下院难通过马克龙在接受法国第二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到2031年,获得全额养老金的最低退休年龄将逐步从62岁提高至65岁,让年轻一代工作时间更长。这些变化适用于工作量足够的人,于2023年开始实施。“如果想继续保持我们的社会模式,养老金改革必不可少,这是唯一明智的做法。既然我们的寿命更长了,工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万雷  应充亮  朱广友  王亚辉  刘会 《法医学杂志》2009,25(5):373-375,379
利用计测法推断年龄是指应用X线摄片技术,测量不同年龄人群全身不同部位骨骼相关数据,如四肢长骨、短骨及椎骨的长度、宽度、厚度,骨化中心面积、干骺端横径、骨骺端横径、骺线宽度、干骺比值等,经过统计学分析探讨这些测量数据与真实年龄(即生活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并据此推断活体年龄(即骨龄)。本文对有关掌指骨、腕骨、肱骨、股骨及颈椎骨推断骨龄的计测方法和骨龄推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尸体检验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农垦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疆地带,垦区共有14个农场,跨跃3市、5县,目前人口有20余万人。笔者对从1981年10月至1991年12月全部登记在册的200例法医尸体检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法医尸体检验中年龄最小2岁,最大74岁,其中他杀63人,占31.5%,自杀51人,占25.5%,意外和交通事故死亡69人,占34.5%,猝死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喉软骨和舌骨CT图像重组用于成人年龄推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413例颈部薄层CT图像,样本年龄范围18~<80岁,将样本随机分为测试集和训练集.参照TURK等的分级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全方位综合阅片分级,将甲状软骨骨化过程分为6级,环状软骨骨化过程分为5级,舌骨大角和舌骨体的骨性结合分为3级....  相似文献   

19.
Wang P  Zhu GY  Fan LH  Cheng YB  Lu X  Dong DA  Shen Y  Wang XL 《法医学杂志》2007,23(5):335-337
目的探讨撕脱性骨折与永存性骨骺、籽骨、副骨的影像学鉴别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个要求重新鉴定是否存在骨折的案例,观察撕脱性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并结合其发生机制与永存性骨骺、籽骨及副骨的固有形态、特点等进行对照。结果所选案例中有2例永存性骨骺、3例籽骨、3例副骨均具有骨块边缘钝圆、骨皮质连续、局部软组织未见肿胀以及伤后该骨的连续摄片无明显变化等共同特征。结论正确掌握撕脱性骨折、生理性小骨骺、籽骨及解剖变异的副骨的特点,并综合运用影像学资料是鉴别撕脱性骨折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冯某某,男,1942年出生。2012年4月23日因与他人争吵、被人推倒,坐跌于地。当日因"摔倒1小时余"至医院就诊,查体"腰3、4处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L1椎体呈楔形改变,前缘高度压缩稍大于1/2(图1);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予保守治疗。5月4日MRI片示L1椎体呈楔形变扁,局部骨质水肿,椎体后缘骨片略后突,硬膜囊前缘及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