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历史—社会大格局是中国从循环的历史转向进化的历史、从具体的社会走向抽象的社会,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社会责任是建设现代社会体系,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的核心进程是社会资本重建、培育公民社会和建设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2.
李永杰 《桂海论丛》2011,27(2):22-26
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这需要理论予以自觉的研究与论证,唯其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因为公民社会伴生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公民社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00年以前,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到处都在讲劳动人口红利。1999-2000年间,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2025年之前,中国会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之前,65岁以上的老人会达到20%,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中国从一个年轻的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深度老龄社会、超级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政策:一个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政策对于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的安全,促进社会的整体化发展,提升社会的质量,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在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大量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的社会安全并进而对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中国亟待形成健全而有效的社会政策,相应地,中国对于社会政策的研究也亟待拓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理论依据、社会基础、基本目标及其手段模式,提出特定的人性论假设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理论依据;“差序格局”与“家国同构”并存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社会基础;社会稳定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基础目标;“人治”则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手段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社会建设理论支撑,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理论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厘清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建设理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当代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当今中国社会处在复合时空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属于晚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当中国社会发展的取向呈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时,已完成现代化目标的发达西方社会却构成了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或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近代以来,传统中国自上而下的大传统与自下而上的小传统双轨并行的社会建设格局遭遇到现实的困境,中国社会因此出现了种种问题与弊病。无数的仁人志士奋起探索中国社会建设之路,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社会建设任务而开展的,既对社会做出积极回应又施加有效控制的社会重构,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之路,在社会重构中,探索和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规律,进而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语境下村落社会文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村落社会文化整合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也是社会人类学透视中国社会结构的切入点。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西方人类学和中国本土人类学者对中国社会文化整合的研究成果以达致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整合模式的认识。文章认为,亲属体系与市场共同体理论是中国社会结构维持稳定的两种基本的分析模式,而民间信仰是解释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整合的结合点。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本土学者则主要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宗族功能及其符号象征在村落社会整合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我国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运作、健康发展,2008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姜力,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是民政部主管、由中国社团研究会更名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担任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名誉会长。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章程》(草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员管理办法》(草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费管理办法》(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陈虹当选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的宗旨和使命是: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密切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推进社会组织的自律与诚信,扩大我国社会组织与国际社会组织的交往与合作,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在成立大会上,中国...  相似文献   

11.
尹慧芳  郝亮 《传承》2008,(16):130-131
中国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关,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确立和完善中国检察制度必须考虑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检察制度还需要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使它更加顺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关,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确立和完善中国检察制度必须考虑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检察制度还需要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使它更加顺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社会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亮 《学习与实践》2009,(7):121-12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多。但来自于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风险是基础性、深层次性的风险。本文以社会结构为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层面的各类社会风险,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指出改善民生是化解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人大月刊》2011,(7):46-46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改革开放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感增大,产生不良心态。不久前发布的中国首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提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研究应强化中国特色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研究,要建立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及其资本主义批判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要特别识别扣批判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下的市民社会理论,要突显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社会结构,突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意识,将公民社会建设的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内在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蕴藏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的种种因素,使中国民营企业家具有独特的社会资本生成路径。中国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建构水平。本文试从制度环境角度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生成的本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整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着重揭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全球化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种种特征,对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实质作了比较深刻的剖析,并对 21世纪中国社会整合模式作一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们党基于中国实际,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这个历史主题,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时代特征的政策措施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先后经历了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建设道路孕育出了三条基本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坚持民主化是我国尊重社会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坚持法治化是促进党的领导与社会建设相融合的关键举措,向人类社会贡献了具有中国智慧的社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玲  向德平 《学习与实践》2007,(10):129-135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体系运行平稳,社会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风险。本文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分析了社会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范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天玺 《创造》2014,(11):62-66
正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第一标准是有无和平安宁。还要看它是否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是否保障人的平等权利。社会文明是中国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经公布,中国总人口是13.7亿人,占全世界70亿人的五分之一。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由13.7亿人组成的社会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社会。中国的社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一节社会安宁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第一标准是有无和平安宁。如果中国社会陷入混乱,不仅13亿中国人要受难,整个国际社会也将陷入动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