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潮州文化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潮州文化是以潮州方言为主要载体,区别于其他民系文化的一种特殊民系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子系,它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阶段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已具有特色鲜明、自成体系、趋于成熟的性质,涵盖了潮人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潮人的民俗、宗教、信仰等精神内涵,形成具有族群特色的价值观、审美观,成为紧密连接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因此,对潮州文化的剖析研究,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关于潮州文化的形成过程,潮汕著名学者黄赞发先生有着深刻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2.
漫话潮汕人     
潮汕是广东东部的一个沿海地区,现分成三个地区级市(汕头、潮州、揭阳),共有一千多万人口,而遍布世界各地的原潮籍人也不在千万之下潮汕就是潮州和汕头的合称然而这一名词却是本世纪20年代初才出现.在此以前,很多时间都是使用“潮州”作为这一地域的名词.潮州始设于隋代,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壬午岁)改为潮州府,一直至清王朝结束.19世纪末叶,英、美、法、德等国家来汕头设立领事馆和开设洋行.因之原来的沙汕头便逐渐繁荣起来.1918年,刘志陆自海南回师潮汕,至翌年冬便设立汕头市政局,为汕头之政权机构.1921年3月,汕头成…  相似文献   

3.
泰国现有华侨华人约500万,其中华侨人数约为25万左右,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人口排名表上,位居第三。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中,祖籍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占一半以上。泰国潮州人大都居住在泰国中部的富裕地带。他们不仅在人数上居多数,而且其经济实力也最强。许多人从事金融业、进出口业、碾米业、纺织业、土产业和珠宝手饰业。潮州社会向有浓郁的血缘家族文化与社会传统。在我国潮汕地区,乡村社会聚族而居,词堂、祭田、族谱成为极普遍的组织联结。早期编外潮人,生长于潮州乡土宗族社会,他们谋生海外,也把这一传统带到了落脚谋生的异国他…  相似文献   

4.
李益杰 《东南亚》2007,(1):53-57
潮汕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潮人人数众多,分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据《潮汕百科全书》记载:“在泰国的潮人有350多万人,新加坡有42万多人,马来西亚有48万多人,越南有30多万人,印尼有50多万人……”。①本文初步探讨十九世纪潮汕海外华侨秘密会党在东南亚活动的概况、性质和作用。一、19世纪潮汕海外华侨秘密会党活动概况(一)秘密会党由国内转向国外天地会,其别名三合会、三点会、洪门等,是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组织,清初创立于闽台一带,嘉庆以后,天地会由福建传入潮州各地。清康熙十三…  相似文献   

5.
关于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演变问题 ,现在中国学者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 ,即 10 0 0多年的历史 ,5次的社会—文化转型。这 5次“转型”是一种钟摆式的、在东西两大文化磁场中有规律地“摆动”。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演变趋势未必如此 ,俄罗斯接受基督教 ,未必是向西方的文化“摆动” ,因为拜占庭文化的实质并不是西方文化 ;蒙古—鞑靼文化的楔入 ,虽然大大加强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血液” ,但鞑靼文化实质上也代表不了真正的“东方文化”。俄罗斯文化的前两次“转型” ,实质上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奠定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类型基础。但这只是俄罗斯一种特有的“东方型”文化。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15~16日,由伊朗驻华使馆和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云南大学首届伊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国内外近40名伊朗学专家、学者围绕伊朗历史文化与中伊关系等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一)伊朗的历史与文化黄民兴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伊朗中心主任)认为,伊朗最早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帝国;在地区交往中具有“桥梁”作用;与欧洲的帝国持续对抗,奠定了上古后期东西方对峙的大格局;伊朗文明兴起早而进化缓慢;具有发达而独特的宗教,并对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宗教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发展具有浓厚的氏族社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一个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历史学、文学中,或是在其他学科研究中,哥萨克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20世纪末,随着哥萨克复兴运动的兴起,"哥萨克学"也成为一种显学。自18世纪至今,俄罗斯学者关于哥萨克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主要研究了哥萨克的历史起源、社会发展与文化等,而且在不同时期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俄国学者比较侧重于研究哥萨克历史起源和社会文化方面,苏联学者较多地研究了哥萨克的社会政治、哥萨克与革命的问题,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学者的研究视野比较宽阔,研究得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8.
老挝华侨华人的人数随老挝历史的变迁而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老挝华侨华人约有16万人。1975年老挝解放,有些华侨华人担心时局不稳,纷纷设法迁往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泰国、美国等国,致使华侨华人人数锐减。以首都万象为例,解放前华侨华人人数不下10万人,而今仅有6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老挝全国的华侨华人人数现已不足2万人,主要分布在湄公河沿岸和各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尤其聚居在万象、琅勃拉邦、沙湾拿吉、巴色、塔曲等大中城市。在这些华侨华人当中,广东潮汕籍人占多数,因此潮州话、潮州菜、潮州功…  相似文献   

9.
6月2日-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建设党校俄罗斯研究室联合主办的“俄罗斯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共70多位研究俄苏问题的专家、学者参加,其中,33位代表作了主题发言,21人在讨论时发了言。这次研讨会虽然时间不长,但讨论的问题集中深入,涉及的领域广泛。与会者各抒己见,针对10年来俄罗斯、前苏东地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运动、社会思潮的变化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28~31日,由中国中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中东学会2006年年会暨“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东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塞外草原新城通辽举行。与会的35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研究所、新华社世界形势研究中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  相似文献   

11.
访泰札记     
潮州会馆与泰国研究学会 1984年8月27日上午九时,我们应邀前往泰国潮州会馆访问,受到该馆副主席陈吴顺、文物馆主任魏登、代总干事丘创山、副总干事高永年的热烈欢迎,亲切接待。 在参观三楼文物馆之后,我们和泰国研究学会、潮州会馆侨史组成员进行了学术讨论,参加座谈的有:江白潮、魏登、萧汉昌、张仲木、林长茂、江文光、杨作为、黄振中、周镇荣、冯冰珊、丘创山、高永年等。  相似文献   

12.
潮汕大地,人杰地灵,自唐元和十四年韩昌黎左迁潮州刺史以来,文风大开,俊彦贤达,累世迭出。祖籍普宁的旅港著名实业家陈伟先生,便是潮人精英中名闻遐迩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日)新千禧举行的中国国际观潮节,中央电视台前来观潮现场拍摄向全世界直接播放“天下奇观海宁潮”之胜迹,欲使全世界人民知道“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共享观潮福、解梦潮谜。潮之谜    据《海宁州志》、《海昌胜迹志》记载,海宁潮自汉代、六朝风盛观潮,并定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为“观潮节”以来,永兴不衰,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临观看,感叹不已,挥毫赋诗题字流传千古,真是一个令人深思之谜。在旧中国科学贫乏,人们把大自然现象归咎为“海龙”作祟。这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明朝万历40年(公元1612年),…  相似文献   

14.
泰国潮人的乡土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至今 ,濒临海洋生活的潮汕人民 ,以其勇于冒险的精神 ,足迹已经遍布五湖四海 ,而“潮州人最早去暹罗 ,有史可查的 ,可以说是在明朝嘉靖年间 ,即公元1522年至1566年这段期间”①。这以后 ,不断有潮汕人移居泰国 ,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及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两段时期 ,出现了移居泰国的高潮。到1983年 ,泰国政府公布的泰国华侨华人有630万 ,占泰国总人口的13 %。目前 ,一般估计泰国的华侨总人数在700万左右 ,约占全国人口的12 % ,而其中 ,祖籍为潮汕地区的人士约占70% ②。正如陈泽泓先生在其《潮汕文化概说》一书的引言中写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笔者在泰国曼谷对潮人群体田野调查时所得的问卷资料和口述材料为基础,试图对泰国潮人群体的认同情况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文化认同对海外潮人的认同起主导作用,受访者对华人文化尤其是潮汕亚族群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总体而言,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上有着重大差异,而把东南亚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与东南亚文化在历史上是否一直是一个整体是不是同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文化多样性非常突出的地区,东南亚历史的整体性也并不等于文化的整体性。约翰·卡迪《东南亚历史发展》的观点不足以为东南亚历史与文化整体性立论。安东尼·瑞德《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对东南亚文化整体性的看法,过分强调东南亚某些方面的所谓"文化特质",从强调东南亚的一些文化特质着眼而把东南亚视为一个文化上的整体,也不无偏颇。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88,(Z1)
根据1987年7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的决定,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990年5月在我国昆明市举行。 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是由泰国学者发起的,其目的是加强世界各国对泰国的了解,增进各国泰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和促进世界范围的泰学研究。泰学研究包括对泰国及泰语系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第二届,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都有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18.
海外潮汕华侨华人集中于泰国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杰 《东南亚》2004,(1):49-53
潮汕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潮人人数众多,分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80 %以上的潮人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据《潮汕百科全书》记载:“在泰国的潮人有350多万人,新加坡有4 2万多人,马来西亚有4 8万多人,越南有30多万人,印尼有50多万人……”。①由此可见,泰国的潮人远比其他国家的潮人多,泰国是海外潮人最多的国家,成为潮汕人的第二故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海外潮人集中于泰国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个:一、泰国潮人的现状是在自古以来通商贸易的基础上形成的潮汕地区地处海滨,出海便利,沿海居民每日与海为伍,富冒险性,对于乘槎泛洋,视为常事…  相似文献   

19.
1983年5月2日到4日,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柏克莱市举行了第二次“美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会议”(简称“美国—东盟会议”)。会议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研究所”和印度尼西亚“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以美国为一方,东盟五国为另一方的两个代表团,包括双方学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2005年5月17日由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的“中欧建交3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学术讨论会题目为:“中欧关系:过去、现在与将来”。来自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欧盟研究会、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欧洲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同济大学欧盟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中欧工商学院中欧文苑等欧洲问题研究机构的学者就中欧关系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英国驻沪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