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13):F0002-F0002
5月27日,本刊编辑部召开谭力、张敏同志从事编辑工作30年座谈会,副校长郭庆松出席活动,为两位同志颁发纪念证书并合影。谭力、张敏分享了她们从事编辑工作30件的感想体会。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4,(14):F0002-F0002
5月27日,本刊编辑召开谭力、张敏同志从事编辑工作30年座谈会,副校长郭庆松出席活动,为两位同志颁发纪念证书并合影。谭力、张敏分享了她们从事编辑工作30年的感想体会。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5,(1)
在辞旧迎新之际,几位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和理论工作的老同志冒着雪后严寒应邀来到本刊编辑部。 七十八岁高龄的廖沫沙同志第一个光临。在“文革”中,这位老同志受尽折磨,蹲了几年监狱,但现在身体很好。他首先询问了有关《瞭望》的编辑、发行情况。接着,刚从外地考察回京不久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普同志和老新闻工  相似文献   

4.
直心  一木 《学理论》2010,(1):156-158
<正>笔者先后在两个社会科学期刊编辑部当过编辑和副主任,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下面结合15年从事编辑工作的身感实受,就如何办好学术类社会科学期刊谈十点粗浅认识,供正在当编辑和想要当编辑的年轻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情有独钟。20多年来,这本杂志伴随着我的学习、工作、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读者建议     
《瞭望》编辑部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一名年过70岁的老读者,对于《瞭望》,我有比较深的感情。以前,是在单位阅读《瞭望》的文章,退休后,我的收入不多,但是,我仍  相似文献   

7.
胡滨 《团结》2005,(6):20-20
由《团结》杂志编辑部和民革北京市西城区委会第九支部(金融支部)联合主办的“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于10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单位的金融界著名专家、学者,身处银行基层第一线、从事实际业务操作工作的民革同志以及相关媒体共3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民革中央朱培康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叶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有23位同志就金融安全方面的有关问题作了演讲,并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通过这次研讨会,与会人士意识到,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下,涉及金融安全方…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 :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十多年 ,曾在企业当过党支部书记、工委主任 ,也在地方组织部门抓过党建 ,1996开始从事政研会工作。工作性质使我离不开政工类报刊的学习 ,尤其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有了感情 ,每期都看 ,重点文章细读 ,从1988年起我就逐本把它留下来 ,到年底用线绳把它串成合订本珍藏起来 ,工作中需要时便于随时查找。我读了贵刊1999年第9期刊载的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沛同志撰写的《探索新行业、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文 ,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但题目新 ,内容新 ,就连作者任的双职也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9.
日前,本刊编辑部负责同志向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全国政研会常务副会长徐惟诚同志报告了全国政研会将在甘肃白银公司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工作会议,研究1995年的宣传报道和发行工作,徐惟诚同志就此提出了重要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从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张积玉从事学报编辑工作30年,担任副主编、主编的重担已有20年,青春和智慧浇灌理想的花朵,把名不见经传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并首批入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教育部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践出真知,三十年的办刊实践,呕心沥血创办名刊的经历,给张积玉教授的编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编辑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就是他30年编辑实践的理性总结和编辑学思考的结晶。《编辑学论稿》汇集了张积玉教授多年来所…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党政论坛》编辑部: 我作为《党政论坛》的一个读者,也是从事基层党的工作数十年的党员干部,对市委党校能为党的基层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材料深表感谢.《党政论坛》使我深受教益.虽然我没有机会与你们直接接触,但与刊物是心心相印的. 我认为现在《党政论坛》的栏目安排和编排形式还是很好的,从头开始循序而读这本刊物,可以感受到既有理论的论述,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且文风端正.如第十期刊物出版后,我们展开了读者咨询活动,不少同志认为吴邦国同志的文章有指导意义,还对"案例分析"这个栏目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周建老长期从事出版编辑工作,是出版界的老前辈、老领导。1921年,他离开北京大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抗战胜利后又在生活书店、新知识书店从事编辑工作,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先驱和重要参与者。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与叶圣陶同志一起协助胡愈之同志主持出版总署工作,参与制定和决策出版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我们深切缅怀周建老为出版事  相似文献   

13.
值此《理论导刊》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陕西省委党校的同志们和《导刊》编辑部的同行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导刊》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我从事报刊工作将近50年,虽无多少建树,却有一些想法。就如何办好党校报刊来说...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党校系统期刊工作研讨会上,全国党校系统期刊工作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党校论坛》、《理论动态》编辑部主任周锡荣同志作了题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期刊工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丛书名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首发式,于1990年12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中顾委常委王首道、康世恩同志等出席了首发式。会议由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袁宝华同志主持。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向参与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他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创刊30周年了。30年来,一批思想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杂志人”为之不懈奋斗。他们有些人已经离退休,仍一如既往关心杂志,积极建言献策。30周年前夕,今年已经72岁的杂志社原编辑室主任何婉言同志寄来一篇用心血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公公正正手书的长稿,满纸浸透了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杂志的关爱。本期特编发此文,以示对老同志为杂志社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本刊特约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编辑研究工作,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总编剧龙平平撰写此文,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18.
在遍布全国的《党政论坛》的读者中,有许多是我们并不认识的.但在编辑每一期、每一篇的稿子中,编辑部同志的心里总是惦记着读者,我们总是愿意把自己化为一个读者,站在读者的角度,以读者的眼光审视每一期、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9.
华东地区省、市党校理论刊物工作者1990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召开会议,就党校理论刊物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会由安徽省委党校学报编辑部主办,华东地区省、市刊物负责人和编辑人员以及安徽省已办刊物的五所地、市、大企业党校的代表共22人出席了会议.中央党校《党校沦坛》、《理论动态》主编沈宝祥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根据全国党校校长会议精神,与会同志分析了华东地区党校刊物的状况,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刊物的方向、任务和作用.大家认为,党校理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计委干部处夏讯鸽同志来信说: 一个好的杂志,最重要的是要有广大的读者和获得读者的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如果善于将专业性和群众性结合起来,杂志是可以获得更多读者的。如果编辑同志注意经常同读者沟通思想,注意从各个渠道了解读者对刊物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映,并不时以恰当形式反映出编辑同志对某些问题的意见,那么《研究》就会办得更生动一些。我真诚地希望《研究》不仅成为广大专职政工人员的良师益友,而且也成为全国广大职工的知音,要做到这一点,编辑同志们要做出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