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7月,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第一纵队第二、三旅和第二纵队第十五旅两个团,在王树声率领下,先后越过平汉铁路、襄河封锁线,向鄂西北山区挺进。在南漳、襄阳、谷城地区,国民党调集第十军驻守阻截,敌整编六十六师在突围部队后穷追不舍,形势相当严峻。 7月21日9时许,南路前卫部队第二旅抵达谷城石花街西南的苍峪沟,突然遭到国民党整编第一八五师第五五三团的堵击。敌人占领山头,居高临下,与此同时,驻守石花街的敌整编第六十四师第一四五团计6个连的兵力向行进中的纵队直属部队及后卫部队三旅进攻。虽然天气炎热,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已极度疲劳,但战斗一打响,全体指战员仍是精神百倍,人人争先。先头部队的一纵二旅四团,在团长王定烈和政委杨劲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迅速抢占附近几个山头。随即部队隐蔽于山后草丛之间,休息吃饭,恢复体力。下午3时,一营、三营发起正面攻击,牵制敌人主力,二营于左侧迂回攻击敌人侧后,使敌人措手不及。第十五旅旅长王海山命令第四十四团配合一纵队的行动,反击扑向后卫部队的敌第一四五团,经过激战,黄昏时将敌全团击溃。此次战斗,共歼灭敌人300余人,缴获电台、机枪、迫击炮等大批物资。同时,第三旅第七、九两团阻击尾追之敌,当天敌人渡过北河逃窜,余敌藏在石花街的工事中。这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之友》2006,(7):47-47
邹平县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赴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冀西游击队三支队连指导员,三营教导员,三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十二旅三十一团政治处主任,三十一团政委,解放战争对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九旅二十五团政委,三纵七旅十九团政委。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一军三二一师副政委.  相似文献   

3.
正吴华夺(1917-1997),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鄂东北游击总指挥部特务大队队长,红二十五军交通队班长、手枪团分队长、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三营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三营连长、第五支队八团一营营长、第二师四旅十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第三野  相似文献   

4.
正江燮元、焦玉山:英雄归处是沙场江燮元,生于1914年,江西永新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任红三军团五师通讯队电话班长,红一军团教导营学员,红一军团二师五团副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特务连排长、二营政治指导员,苏鲁豫支队四大队营长,第一一五师教五旅十四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旅旅长、十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21,(3):29-33
正第九面战旗战斗模范连授旗时间:1937年10月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第三营第十连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1937年10月上旬,根据八路军总部的统一部署,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奉命进至山西代县、崞县以东地区,侧击南犯太原的日军。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十四面战旗百战百胜第三营授旗时间:1942年11月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二团第三营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三师获得“百战百胜第三营”和之前提到过的“百战百胜”(见本刊2024年第一期)荣誉战旗的所属部队都隶属于新四军第三师,都是在1942年秋冬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二次反“扫荡”斗争中,  相似文献   

7.
<正>王尚荣(1915-2000),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8.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8,(10)
邓克明邓克明(1906—1983),安化县人。1930年5月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4师3团团部副官、1营3连连长,师侦察队队长,2营营长,2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3营营长,独立团团长,鲁豫西军区黄河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5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吉车军分区司令员,吉林军区独立第六师师长,四野156师师长,参加辽沈、平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89,(5)
袁意奋袁意奋(1917——)慈利县人。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红二方面军第四师十团俱乐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一旅二团副政委,绥蒙军区第七团政委,第十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一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之友》2008,(10):43-43
桓台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副指导员,特务团一营副教导员,二营教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三团指导员,鲁南军区一分区大队长兼政委,一旅三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八师二十二团副团长,华东野战军三纵八师二十二团团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12.
正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转入休整。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我(朱镇中,江西瑞金人)所在的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一团的番号改为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3月,我团奉命调归第七十四师指挥,编入渡江大军的中路集团,从安徽明光地区出发,向无为县陆家店长江北岸开进。3月下旬的一天,我(时任该团副团长)奉命跟随军长成钧前往第九兵团指挥部受领渡江作战的任务。到达九兵团指挥部后,兵团政委郭化  相似文献   

13.
万强 《党史文苑》2012,(11):28-29
刘西元(1917-2003),江西吉安人。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学校政治部、红一方面军直属队、红三军团第六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第三营教导员、团政委,鲁南支队政委、教导第二旅第六团政委、滨海军分区政委、山东军区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通化地委书记兼辽东人民自治军通化支队司令员、政委,通化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辽东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14.
我叫冯景良,1920年9月出生在山西省娄烦县罗家曲村(当时属静乐县).我于1939年夏天参加革命,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任静乐县牺牲救国同盟会青年救国会宣传员、抗日小学教师.1948年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八纵队第二十三旅先后任文书、文化干事和团政治处青年股干事,参加了晋中战役、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我们二十三旅在临汾战役中英勇奋战,首先登城,被华北军区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1949年4月24日打完太原战役后在太谷县整编为第六十军一七九师,我被调到五三六团二营五连任副指导员.  相似文献   

15.
第十五面战旗 战斗模范连 授旗时间:1941年9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第一营第一连 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政治部 1941年3月初,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回师皖东北,继续坚持淮海地区的抗日斗争.部队转战宿迁至泗阳之间的六塘河两岸,打击日伪军和顽匪,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这期间,...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父亲杨秀山(1914—2002),湖北洪湖人,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〇师骑兵营政委,三五八旅第四团、七团、七一六团政委,旅副政委,吕梁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一1937年深秋,父亲赶到五寨。此前,一二〇师来到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五寨,一二〇师师长贺龙、政委  相似文献   

17.
何德全     
《湘潮》1986,(10)
何德全(1897-1983),原名何正杰,一八九七年九月五日出生在长沙县干杉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九一四年入湘军,曾任排长、连长。一九三○年七月参加红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三师特务营连长、营长、第十团团长,特务团团长,教导营连长,管理科科长,第五师第十五团参谋  相似文献   

18.
首战平型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动了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更加高涨,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共/“党联合抗日的主张。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十五军团改编为第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到职时改为旅政治委员)。下辖第687、第688两个团。红十五军团改编后,即开赴抗日前线,迎战华北日军。9月24日夜,第115师进入平型关设伏阵地。第344旅的任务是断敌退路和阻击关外可能来的援敌。根据师部指示,徐海东命令第687团埋伏在平型关左翼,断敌退路;第688团作预备队,防备…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10,(7):43-43
荣成市人。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抗日游击第五支队第六十五团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教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兵工厂政委,胶东军区第五旅十三团营教导员,五旅政治部直工科副科长,旅司令部作战科股长,十三团政治处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正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支持下,发动了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叶剑英同志热烈响应号召,于1月16号奉命从香港回到了广州,当任了粤军二师的参谋长,投入到东征之战。叶剑英所在的第二师下辖的第三旅和第四旅约8600人,在战争中充任了东征右翼军的开路先锋。作为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与师长张民达并肩作战、共同指挥,在此次东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