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65年4月,毛泽东在与外宾会谈讲到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把自己一生用兵打仗的韬略概括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生动概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指灵活机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则是指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其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我军战略战术的精髓,深刻揭示了战争内在规律,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几  相似文献   

2.
正"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的提出1950年9月5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当时朝鲜战场的情况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和弱点,并提出了应对方针,即:"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其中,"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以其简  相似文献   

3.
从1940年8月至1940年12月皖南事变爆发前,中共中央在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上,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把蒋介石的降日与"剿共"联系起来考虑的。围绕"蒋介石是否降日"这条主线,中共中央的策略经历了"和"为主、预防"打"——坚持"和"、准备"打"——争取"和"、考虑"先打"——以"和"应对、以"打"自卫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总体上看,当中共中央认为蒋介石不会降日时,其策略支点主要放在维护国共合作关系上,既"和"的方面;当中共中央认为蒋介石准备降日时,其策略支点主要放在准备国民党破裂合作关系上,即"打"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摘     
《实践》2013,(9):38-39
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五个比喻"第一个是把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第二个是把群众比喻为"眼睛"。1943年7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  相似文献   

5.
正初秋,在四川隆昌至广西百色铁路贵州黄桶至织金段(黄织铁路),铁路运输事业热火朝天。"马上就是国庆黄金周了,这是我们一年中精神集中度最高的时段之一。"9月29日,在位于织金县黑土乡打括村的黄织铁路打括站,站长袁敬告诉记者。素有"煤海"之称的织金,是毕节市的资源大县。随着2011年黄织铁路的建成通车,这里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在黄织铁路上,打括站是一个四等小站,一眼就可将整个车站一览无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市纪委7月20日通报,2014年至今约一年半时间里,共查处"小官大贪"案件57件,其中最贪"苍蝇"鲸吞近4亿元人民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掉了一批大腐巨贪,给全体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也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老虎"必须打且要持续打,但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仅仅打"老虎"是不够的,"苍蝇"的危害也绝不容忽视。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细究起来,为何这些俸禄微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曾一度有过关于"娘打儿子"的是是非非的讨论,起源是有人以"娘打儿子"来教训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打"的"分子"们"正确对待"自己的遭遇,消除委屈情绪.其实,不少"儿子"根本就不认为打他们的是什么"娘"--血统上不用说了,打人者的心态和手段也与真正的娘大相径庭.打人者实际上是用封建礼教来粉饰"左"的一套.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孩子们听到"二月二,咬虫儿"、"打大豆,归大豆"这类词句,恐怕没有几个晓得是咋回事儿了。其实,"打大豆,归大豆"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乡下孩子在农历二月二期间玩得最欢、且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在青海民间,人们习惯上认为"没过二月二,不算过完年",吃过二月二的大豆,年也就结束了,庄稼人开始忙春耕了。记得那岁月,  相似文献   

9.
看了这个标题,或许会让"送礼"之人不满,甚至会拿自古以来"官不打送礼"的古训来反驳。请不要误会,这里指的"送礼"不是普通正常的礼尚往来,是指给"行贿"的行为,涉及法律范畴,你说不打行吗?不但要打,而且要痛打。官为何要打送礼的?因为"送礼"之人,居心叵测,图谋不轨,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国外有句谚语说得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原国民党起义将领邓宝珊陪同傅作义去西柏坡拜会毛泽东。见面时,邓宝珊问毛泽东:"榆林的那两次仗,是不是可以不打?"毛泽东说:"第一次打榆林,我们是知道的,目的是牵制胡宗南的部队,配合陈赓部队过黄河。第二次,是彭德怀同志计划的,围城打援,后来因为粮食困难才撤了下来。"邓宝珊说:"我总感到不该打榆林。"毛泽东说:"两次围攻榆林,有一次还是该打的。"邓宝珊又问:"为什么在毫不通气的情况下攻打榆林?"毛泽东说:"那是去请  相似文献   

11.
1930年6月-10月期间,毛泽东曾率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征战于赣湘等地.对于这段历史内容,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毛泽东传1893-1949》,在书的第十一章中作了专门叙述.本文探讨的是第十一章标题:"不打南昌打吉安"所涉及的两个问题:红一军团征战赣湘期间是否有可能攻打南昌;红一军团攻打吉安是否意味着不打南昌.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征战赣湘期间,不仅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领导机构及主要领导人表达了要打南昌的意愿;而且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也采取了体现这一意愿的相应行动.因此,"不打南昌"的提法似有失准确.关于攻打吉安,本文认为,攻打吉安本属于"有计划、有配合、有步骤夺取南昌"的一个具体行动,应不含有"不打南昌"之意.  相似文献   

12.
严可复 《党史纵横》2014,(12):17-19
正靠山屯之战是指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2纵5师在"三下江南"中的一次歼灭战。为与该师1946年11月底的同名战斗相区别,军史上通常称为"第二次靠山屯战斗"或"二打靠山屯"。文史作品的三次"违令"二打靠山屯的指挥员——2纵5师师长钟伟给人一种勇敢且粗鲁的"好战分子"印象,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著名报告文学作品《血红雪白》中对他的描述:三下江南时,林彪命令5师进至长春  相似文献   

13.
莫晓宇  刘畅 《唯实》2011,(5):66-71
黑社会性质组织自身的性质、特征决定了要坚持"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贯彻"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应当在方法策略上加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打黑除恶"的司法实际。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伪军政策在理论层面是"打"和"拉"相结合,而在实践层面却经历一个从"打"逐步演变到"打"与"拉"灵活结合的过程,实践和理论的互动使伪军政策更加完善。其演变过程和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政治军事问题面前非同一般的应变和危机处理能力,这是中共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7,(11)
正2013年7月15日,一次重要的军事工作会议在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主持下召开。开门见山,习近平讲了这样一番话:"战略就其本来意义而言,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必须紧紧抓住战争指导这个根本。"讲到军人和军队要"随时准备打仗"时,习近平特别强调说:"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筹划和  相似文献   

16.
正邓小平在战场上是叱咤风云的将帅,在牌桌上则是精通牌艺的高手。1981年,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邓小平颁发了桥牌荣誉奖。1989年,世界桥牌联合会又向邓小平颁发该会最高荣誉奖——金奖。这些都是奖励他对世界桥牌事业的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对邓小平来说,打桥牌既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他说:"惟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休息。"他打桥牌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学会的,后来桥牌就  相似文献   

17.
2014年的反腐斗争中,诸多"打虎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其中,谁履新3月"深居简出"?谁曾高调回应"作秀"疑云?又是谁初出茅庐,就率队揭开山西"塌方式"腐败序幕,牵出了令计划?回顾2014年的反腐历程,我们不会忘记一个个"打虎将"的鲜活面孔。以下四组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或许级别不是最高,但在主流叙事中,他们一年来的工作,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8.
舒云 《党史博览》2007,(11):13-16
林彪犹豫再三,打不打锦州 1948年秋,东北的国民党军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大城市里,死也不出来,害得东北野战军无仗可打.虽然攻打大城市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只有这三锤子"买卖"了.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主张打锦州,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认为长春好打一些.经毛泽东同意,东北野战军首攻长春.  相似文献   

19.
<正>阜平是晋察冀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八年抗战中,阜平是晋察冀边区唯一没有被日寇长期占领的完整县,素有模范抗日根据地之称。阜平人民质朴、勤劳、善良,以聪明才智和勇敢的身躯为抗日战争筑起了一座坚强的堡垒,谱写了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宋朝以来的民间俗语。但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阜平出现了参军热潮,边区打出了"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  相似文献   

20.
正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年抗战残酷真相——"幼稚同志"各地游击队刚成立时,不约而同地提出:"不抢不夺。"这样的队伍受到欢迎、拥戴是理所当然的,但难题也随之而来了。除战场缴获军需外,游击队曾经的重要经费来源是打土豪——可直接获取衣食,当然还有钱,钱能买到包括枪支弹药在内的任何物品。而在"1·26"指示信下达后,因为不能打土豪,这条财路也就断了,游击队的一切后勤补给全靠自己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