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4年6月4日,贺龙率领的红三军进入重庆酉阳南腰界,并以此为大本营,开展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7月21日至22日,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铅厂坝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黔东特区革命政府正式成立。黔东特区根据地,包括重庆酉阳、  相似文献   

2.
渝文 《红岩春秋》2013,(5):25-29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大型机关报,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也是我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共在晋东南还创办了《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敌后区域开辟了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  相似文献   

3.
肩负全省156万共产党员的重托,承载4000万各族人民的期盼,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4月15日至19日在贵阳隆重召开。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提振士气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大会。  相似文献   

4.
《广东党史》2010,(6):F0002-F0002
<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主要担负警卫、守卫、守护、看押、看守、城市武装巡逻等固定执勤任务,执行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完成中央首长来粤、重要外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贵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回顾分析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雄辩地证明,贵州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7.
风范之师     
俞汝勤是国内分析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曾任湖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二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委会成员等。现任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核心刊物《Journal of Chemometrics》顾问、编委以及国际分析化学学报《Analytica Chimica Acta》顾问、编委。俞汝勤院士主持完成的"有机试剂用于电化学、催化动力学及光度分析的研究"和"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二等奖。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占一半以上,出版专著4本。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兵团工运》2013,(5):10
1、二师三十四团五连大棚种植户李松全正在查看西瓜的长势。龙进杨万甫/摄2、二师二十九团工会积极引导职工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图为"大棚种植能手"李少美正采摘大棚油桃。  相似文献   

9.
风范之师     
李璀 《新湘评论》2007,(7):52-54
从小好学 走上科学征途 俞汝勤1935年出生在上海,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俞汝勤的父亲带着全家于战火烽烟之中匆匆离开上海,回到老家长沙避难。谁知安稳日子没过几天,日军的飞机就飞到长沙狂轰滥炸.俞汝勤的父亲只好再度举家南迁,经长途跋涉,最后躲到安化县城。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毛泽东曾经指出:"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国民党正面战场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的战略图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我们应该给予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1997年6月30日晚11时59分55秒,英方最后一名士兵步出港岛中区添马舰威尔斯亲王军营大门。零时零分零秒,中国国歌奏响在军营里,中国国旗在军营前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香港地区防务。 1997年7月1日晨,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后续部队整装出发,去香港承担防务重任。香港市民冒着风雨,敲  相似文献   

12.
1934年下半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党的严重危害及其军事上的战略错误,红军苦战不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准备,并于1 934年7月23日电令红六军团作为先遣部队首先退出湘赣苏区,转战湘黔边,一则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再则进抵湘西,与黔东特区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会合后改为红二军团)会合,创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主要发生在广西。从军史言,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从党史说,它以残酷的事实表明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干部思想基础。突破前三道封锁线减员两万多中央红军在进行湘江战役之前,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基本上比较顺利,尽管没有打大仗、硬仗,但长途急行军、气候渐冷、水土不适等,也使红军减员不少。第一次突围减员3700余人,第二次突围减员9700余人,第三次突围减员8600余人,共减员2.2万余人。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提起6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震惊中外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单就红军战略转移开始后的不足两个月时间,红军所遭受的重大损失而言,足可以看到那次重大行动开始后一个时期内的领导决策、组织指挥,暴露出严重问题,致使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8万多红军与40多万国民党反动军队及地方武装鏖战湘江水畔,大地颤抖,江水咆啸,山陵尸陈遍野。大地殷红,湘水殷红……  相似文献   

15.
侯文强 《党史博采》2007,2(8):17-18
同历史上的岳飞、成吉思汗等许多伟大军事家一样,刘伯承元帅在其辉煌的戎马生涯中,坚决反时一枝独秀,注重在战争中培养优秀将领,因此麾下名将辈出。凡在刘帅麾下作战过的指挥员,无论建国后地位如何显赫,对刘帅无不以"师长"相称。"师长"一语双关,一指刘帅曾在抗战期间担任129师师长,二指老师和长者的合称。在某些场合,一声"师长",更凸显部将们对刘帅发自内心的敬意。和刘帅长期做搭档的邓小平多次谦虚地表示:"我称师长,是老师的意思!"肖克将军曾经这样评价刘帅:"历来的军事评论家认为,一个好军事家,应具有带兵、练兵和用兵的才能,伯承同志就是这种全才。"其实,在带将、练将和用将方面,刘帅也是全才。  相似文献   

16.
武警贵州总队一支队在近十年中,先后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全省的“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红旗单位”。他们的做法是:抓班子强组织领导带头讲文明支队党委成立了以政委任组长、支队长任副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大队、中队也成立了相应的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并结合本支队实际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使部队精神文明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支队党委中心组坚持每周半天理论学习制度,深入扎实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相似文献   

17.
张恒  李勋 《当代贵州》2022,(6):40-43
1月5日,2021年度茅台酱香系列酒全国经销商联谊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亮出茅台酱香系列酒"销量微增、业绩大涨"的亮丽成绩单.这是茅台集团连续3年站稳百亿台阶,主要经营指标达到历年最佳,成为千亿茅台不可或缺的台柱,展示了稳重向好的茅台速度. 对于刚走过辉煌70年的茅台集团来说,新年伊始就释放出阔步迈步高质强业新时期的强劲信...  相似文献   

18.
神圣的使命 1 于无声处听惊雷1984年 12月 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公之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同政府决定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 Igtl7年7月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恢复了本来的时非法掠夺的必然要交还; 白纸黑字写上的4个字——“恢复”和“文还”。回显示了一个真理;“人间正道是沧桑”。 1990年习月习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9章160条,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精神。 这部基本法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先例,在资本主义国家更没有先例。 它是中华人民井和国放眼看世界的杰作I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团结的里程碑! 1996年1月28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发表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辟放军的使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防务的规定,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经过精心准备,现已组建完成。驻香港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这支部队将于 19  相似文献   

19.
20.
显然,影片《红河谷》(编导冯小宁,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属于那种充分体现了电影的“综合性”的作品。面对着一个近100年前藏汉儿女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题材,艺术家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发挥了活跃的想象力,把史诗篇章与传奇故事、雪域奇观与民族风情融合,战争冲突与英雄情怀都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电影语言的充分运用,使影片大气磅礴,撼人心魄。 剥离出种种“和弦”,那么它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便会鲜明地突现出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影片的真正冲突与故事,实际上是由英国远征军的入侵与藏汉儿女的奋起反击而开始的。为了这一刻,艺术家不惜镜头与篇幅,作了充分的铺垫与渲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