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正我是1986年元月任省经委常务副主任的,过了一段时间,卢荣景书记和我谈话,让我负责小三线的交接调整。1987年初,选任副省长,继续分管上海和安徽小三线交接调整改造工作。说起小三线,它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和印度的关系,都非常紧张;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越南又在与美国打仗。毛主席把局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地处皖南腹地,西倚黄山,历史悠久,物产丰富,20世纪30至80年代隶属于徽州地区,有"徽州粮仓"之美誉。在隶属徽州的50年间,旌德曾经有过一段22年辉煌而又沉重的上海小三线历史。20世纪60年代,遵照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的指示,上海市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要求,决定在皖南徽州地区兴建一批军工企业(简称上海小三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的小三线,实际是华东的小三线,上海小三线是在安徽的后方基地。1964年中央华东局决定要在江西搞小三线,要生产常规武器。要建一个特殊钢厂,作为供应军工钢材配套厂。规模为钢5万吨、轧材3.5万吨,有型材、锻材,钢锭、冷轧带钢、冷拔钢管等。1964年由华东局组织选址,以华东局科委主任许言为首,会同上海、江西的有关领导,在江西跑了好多地方,后来选在新余市良山  相似文献   

4.
正时间:2011年9月26日地点:王郁昭北京寓所上海小三线的这些厂就是按照毛泽东有关三线建设的指示陆续来到皖南的。这些厂大都设立在交通闭塞的山区,生活条件很差,困难重重,干部职工思想也很不稳定,企业出现亏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许多厂处境困难,企业干部职工纷纷要求搬回上海,上海也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彭德怀何载也许真理在你那边1965年9月23日,毛主席约彭德怀谈话,要彭德怀同志去西南担任建设第三线副总指挥时,彭德怀当时提出:“我在庐山会议时曾做过三条保证,最后一条是今后工作不好做了,要劳动生产,自食其力。”毛主席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对...  相似文献   

6.
蒋娟 《学习导报》2009,(8):43-43
去年7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我已是他们的第四任班主任。这个班级出勤率低,经律散漫,抵触情绪强烈。面对这些孩子,我摸索了一些与学生谈话的技巧,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蒋娟 《新湘评论》2009,(8):43-43
去年7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我已是他们的第四任班主任。这个班级出勤率低,经律散漫,抵触情绪强烈。面对这些孩子,我摸索了一些与学生谈话的技巧,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第二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上,70多位专家、学者和三线建设亲历者展开热切讨论。与会学者从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核心、三线人群的身份认同、三线企业的发展等角度丰富和扩展了三线建设研究,并以上海和江西小三线建设、东至小三线建设等案例入手,着重探讨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指出三线建设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上海和安徽两地的经济交往、对中国电子工业的调整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郭化若是参加上海战役的第9兵团政治委员,也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第一任政治委员。上海解放两个月后,旋出任重新组建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2年5月,他又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前后连续在上海工作长达6年之久。他领导和组织部队在解放上海作战中和保卫上海人民安全、支援上海建设的斗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5月9日,第9兵团接到解放上海的作战命令后,为了坚决贯彻毛主席提出的要保全上海的指示和实施三野制定的钳去吴漱口、聚歼敌主力、进而解放全上海的战役意图,郭化若政…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汇》2010,(8):14-14
王传馥(1920—1942),江苏吴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在上海求学,后赴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到汉口做党的工作。不久赴皖南新四军三支队五团任宣传股长,  相似文献   

11.
护送高福源     
直罗镇战役后,毛主席已到陕北苏区后方去了,陕甘支队司令部还驻在甘泉县的麻子街。彭总、叶剑英参谋长、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中央保卫局长罗瑞卿等中央领导,仍在前方领导工作。那时我在总司令部任特派员,我的直接领导是罗瑞卿。我每天都跟随在彭总等领导周围工作。我一方面要负责中央领导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4周年纪念日,笔者专访了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李银桥,1947年8月至1962年4月任毛主席的卫士、副卫士长、卫士长。在北京万寿路的一栋住宅楼的单元房里,李银桥和他的夫人韩桂馨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向我讲述了毛主席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经过皖南事变腥风血雨的洗礼,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从此,新四军重整雄风,奋战在大江南北。 陈毅在戎马倥偬中不仅团结了大批从上海等地来到根据地的文化人,而且同新安旅行团的小同志们结成了革命的“忘年交”,在苏北、在华东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4.
正1955年11月16日,中央办公厅电话通知我,毛主席在杭州开会,要我立即去汇报防治血吸虫病的问题(当时我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第二天早晨我即赶赴西郊机场,乘中央办公厅给毛主席送文件的飞机去杭州。  相似文献   

15.
长征结束时,我是随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之后,我到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的十五军团担任政治部副主任,主管军纪,并随队参加东征。这时团中央机关已在陕北的瓦窑堡恢复了工作(红军长征时团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分散到了各军团里)。东征途中,毛主席决定把我调回来,接替凯丰同志(他后来调到党中央宣传部工作)担任团中央书记。当时,延安青年特别多,党中央和毛主席,对青年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关怀。总是及时地指出青年前进的方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情激荡。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三年二月,毛主席巡视长江中下游各省。二月二十日来到了安庆。晚上九点多钟,毛主席乘坐的军舰洛阳号,在安庆江面中心停泊。当时我是安庆地委书记。毛主席派随行人员要我到舰上去。当我在舰上见到毛主席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毛主席叫我坐下,给了我一支香烟并给点着了火,亲切的问我是哪里人,年纪多大,什么时候参加工作,什么时候担任现在职务等。毛主席平易近人和亲切的谈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3,(9)
毛主席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很关心,很爱护,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帮助成长;生活上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也热情地帮助解决。但是,平时对大家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不允许身边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或者作出任何违纪的事。一旦发生这方面的问题,就进行整风,批评教育,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我谈谈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一次小整风的情况。1958年3月,毛主席要我下到江西工作。走时订了一个“君子协定”,下去工作3年,然后回主席身边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说起我和小平同志的相识,要追溯到1949年解放前,当时我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担任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地下党报《上海人民报》总编辑。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时任华东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鼎丞同志率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任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福建解放后需要大量干部,因我是福建人,张鼎丞决定调我回福建工作,而我对上海又熟悉,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办主任。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7,(1)
正1953至1959年,我在许昌专区许昌公安分局任副局长和局长期间,曾两次给毛主席做警卫,亲见毛主席的风采。第一次是在1953年。那是12月初的一个大雪天,许昌专署公安处打来电话,中央领导要路过许昌火车站,准备停留半小时,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史天地》2006,(3):55-55
赴上海路上翻车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庐山会议批判陈伯达一年之后,毛主席到南方巡视,把部分省市的领导找去谈话。谈话内容对外绝对保密,当时我们也不知道。9月3日,毛主席的专列到达杭州,汪东兴,张耀祠把我和南平、熊应堂叫到毛主席专列上,毛主席批评了我。直到9月10日下午,毛主席才离开杭州。 9月19日晚我回到家里,跟爱人和9岁的小女儿住了一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