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迈入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成长成才已经成为新的常态,高校应顺应时代要求,探索"互联网+"时代促进大学生思想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业态。本文从"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的新局面和提出的新要求入手,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实效性、针对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价值认同、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方面提出了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越彤 《世纪桥》2024,(1):77-7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媒体育人时代。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阐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运用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已悄然走进高校教育工作,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善于及时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有利于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文章对媒介融合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通过调研总结了媒介融合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误区,对产生误区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了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全民直播"时代。直播具有实时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视性等优势,深受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集部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实效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思政课教学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以及教学设计路径创新提供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敏  梁燕 《学习月刊》2022,(10):30-31
<正>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媒体时代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提出了开辟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变革期,党建信息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牢牢抓住党建信息化工作发展契机,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探索机关党建的"互联网+党建"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机关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水平,是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容贤钦 《山西青年》2022,(9):131-13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将中国教育行业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对双创新型教育与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互联网+"双创教育的实施为主要依据,将双创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结合当下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双创教育在专业教学的现状.其次,从双创教育思想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注重实践与双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之上,并与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分析"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路径,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和教师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我们必须通过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教师自我革新能力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注入新活力、打造新生态、提供新动力,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规律,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式方法,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筑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的网络平台,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试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四个维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的问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互联网+"的提出确实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路径。"互联网+"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借助"互联网+"的有效优势,构建网络评价机制、掌控文化话语权、创建良性生态网络环境,这些都是新形式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对新生事物高度敏感的大学生成为“触网”的主要群体。网络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互联网+"时代是知识高度网络化时代,是将互联网作为核心引擎推动社会创新的时代。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互联网+"的概念深入人心,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都各自形成了互联网的新业态,"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逐步兴起,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本着平等、民主、创新的理念通过网络高效率地开展工  相似文献   

17.
赵恩忠 《奋斗》2004,(5):40-40,48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特征,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高等学校受其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思维方式正经历着急速的变化,人类已经进入微观文化交流和信息微循环的新时代。微文化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融合性、人文性、生活性和感染性,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各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满足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时效性和价值,逐渐成为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课题。因此,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以及其重要作用,并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与思考进行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变量"。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耦合优势,通过创新教育内容供给、创新教育语言体系、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创新教育互动机制,真正让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强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积极开展互联网+XX课程的建设。从"互联网+"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互联网+"的"小黑屋"、信息误差、人的地位丧失、知识碎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为"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几点建议:转变教学理念;共享智库资源;避免互联网崇拜;注重教育主体的地位;系统运用碎片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