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2年,毛泽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号烈士证,这第一号烈士就是段德昌。 段德昌,字裕厚,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九都山九屋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容、南县从事反帝爱国活动。先后任中共湖北公安县委书记,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10余万大军第四次进剿洪湖根据地,结果洪湖苏区不保,根据地丧失殆尽。 洪湖革命根据地及洪湖革命武装是在段德昌等红军将领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并发展壮大的,极盛时期部队达3.5万余人,根据地面积纵横数百里。段德昌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正直的品格深得洪湖人民爱戴,人们称赞他的部队是“常胜之师”,他也被誉为“常胜将军”。 根据地的失陷,不能仅仅归咎于敌强我弱。1931年春,王明“左”倾  相似文献   

2.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同乡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德怀一直庆幸自己在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遇到段德昌,终生视段德昌为良师益友,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3.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素昧平生的两人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人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5.
简讯     
《湘潮》1988,(7)
△3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内,为彭德怀同志塑造一座铜像,初定铜像高7米。 (平江县老干局曾卓贻) △中共南县县委和南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德昌公园内新建了南县英烈亭。该亭系六角两层的仿古结构,底层中央的黑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段德昌、周翔、李服波等全县248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唐天际同志为英烈亭题写了亭名和楹联。(郑守坤)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之一;他与贺龙、周逸群一起创建了湘鄂西苏区;他是彭德怀元帅的入党介绍人和革命引路人。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军长段德昌。在为共和国牺牲的千千万万先烈中,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给段德昌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毛泽东与段徳昌三次相遇后成为知己南县初识。1921年春天,洞庭湖的南县绵绵春雨初停,万物披上了淡淡阳光的新装。毛泽东以省督学身份从省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1,(10)
正张树芝(1915—2 0 01),湖南华容人。历经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由战士成长为开国少将。1963年起,历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机智勇敢立功勋张树芝参加红军不久,就当了红九师师长段德昌的警卫员。一次反"围剿"战斗中,段德昌师长命令张树芝骑马突围先走,自己带队断后。张树芝突出敌围跑了一阵,见段德昌师长没跟上来,  相似文献   

8.
孟建华  肖跃 《学习导报》2011,(17):46-46
1952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亲£为段德昌家属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巨中央人民政府革命牺牲军人亲属光旁纪念证,序号为零零零零壹号。 段德昌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南差九都屋场。1924年春,段德昌考入湖矗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党组织派段德昌到黄埔军校参加第4期学习,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  相似文献   

9.
李世明 《奋斗》2013,(9):57-58
正毛泽东如何从群众"骂声"中反思工作延安时期毛泽东有两次被"群众骂"的经历,一次是1940年10月,清涧县一位农村妇女伍兰花,丈夫在山上用铁犁耕地时,不幸被雷电击死。伍兰花一边悲痛,一边大骂"世道不好"、"共产党黑暗"、"毛泽东领导官僚横行"等。县保安科听说后将其逮捕送来延安。边区政府保安处拟审讯后交法院严惩。毛泽东听到汇报,看到预审材料后,当即指示"不能这么做"。随后召见军委保卫部部长钱益民,  相似文献   

10.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举行遗体告别时,人群中有一位身着戎装的老将军当众失声痛哭,他就是革命战争年代跟随毛泽东征战几十载、立下赫赫战功,并被毛泽东亲自定为"终身海军司令"的肖劲光大将.  相似文献   

11.
正李尔重作为一名两入北大、留学东洋、著述千万、两次负伤、三次入狱而不改初心的中共高级干部,从1945年在延安结识毛泽东,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三十年间见过毛泽东无数次,而且深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甚至被毛泽东称之为"我们的才子和作家"。其中让他一生最为庆幸和难忘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七次伴陪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自述战场上的历险1964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外宾时说:"我打了二十五年仗,由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这里的25年,应该是泛指,其实是应该超出25年的,起码应该以秋收起义的1927年为起点。至于在这一较长的历史过程中,于枪林弹雨之间,毛泽东"没有被敌人打死",甚至也没有受到过较重的肉体损伤,也是基  相似文献   

13.
1927年10月初,经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周磐提名,彭德怀被任命为该师一团团长。此时,他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在段德昌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彭德怀在选择政治方向的问题上,已明显倾向于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并已明确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 彭德怀就任一团团长后,打算在团内办一个学兵连,培养骨干,以  相似文献   

14.
正1958年9月5日,毛泽东在第15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谈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按照毛泽东的定性,这些观点"作为一些看法提供给各位,供观察国际形势时采用"。这篇讲话被收录在1994年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中,体现了毛泽东观察形势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今天仍有重要启示意义。毛泽东在判断形势走向的时候讲了8个观点,其中有5条值得细读。一是"谁怕谁多一点"。当时很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通讯员张婷)3月7日,南县纪委监察委制定的"刹人情歪风"专项整治公开承诺书发放到了全县各个党支部,全县30136名党员在该县开展的"刹人情歪风树文明新风"主题党日活动上将进行公开承诺,坚决抵制人情歪风,带头树立和弘扬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南县自去年全面开展"狠刹人情歪风"专项整治以来,党员被列为主要整治对象,采取严格管理、严实监督、严肃查处的"三严"  相似文献   

16.
人文历史     
《支部生活》2013,(4):46-48
中共八大召开秘闻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两个故事耐人寻味。毛泽东为何让田家英代写开幕词1956年9月15日,中共八大隆重召开。毛泽东的开幕词,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根据当时记录,毛泽东致开幕词时,曾34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不仅如此,开幕词中的许多华彩段落"被人们作为"毛泽东格言"反复引用。谁都以为,这篇充满"毛泽东风格"的开幕词,一定出自毛泽东手笔。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0,(5)
正"毛泽东号"机车诞生于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1946年10月30日,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批准,将哈尔滨铁路局一台经过工人27个昼夜抢修的机车命名为"毛泽东号"。1949年3月,它随解放军南下,落户北京局集团公司丰台机务段至今。2019年,机车组被授予全国"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这是我们几代"毛泽东号"机车组人的无尚荣光。74年来,"毛泽东号"机车组用不懈奋斗努力践行着  相似文献   

18.
南县档案馆的档案中,有一份直行书写的池竹纸文稿。行书带草的毛笔字,潇洒而刚劲有力;文笔流畅,但略有儿处改动。这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同志1953年给中共南县县委来信的手迹。原信全文如下;“南县县委同志: 最近我收到你县赵纯心的来信,现转寄给你们。赵纯心是一九二七年左右我率部队驻在南县时认识的许多革命青年中的一个。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蒋介石到处捕杀共产党员与工农群众,南县的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一九二八年二、三月问也  相似文献   

19.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在向这位伟人遗体告别的人流中,有一位身着戎装的老将军当众失声痛哭,他满怀深情地向人们诉说:"我对毛泽东同志有特殊的感情,从我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把毛泽东同志当作自己敬仰的师长,可以说我是在毛泽东同志几十年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这位老将军,就是跟随毛泽东征战几十载,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被毛泽东亲定为"终身海军司令"的肖劲光大将.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想当一名教师,抱有教育救国的理想。1913年,毛泽东考入师范学校时,就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的意愿。他曾向斯诺说起:"我也在认真地考虑自己的‘前途’,而且差不多已经决定自己最适合于教书。"1921年,毛泽东填写《少年中国学会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填写了"教育事业",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填写了"教育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反感自己被宣扬为"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说:"四个伟大"讨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