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正叶剑英和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年长习仲勋16岁,他们早年在延安相识。当时叶剑英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习仲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校长、中共绥德地委书记等职。当时,由于处在战争环境,两人交往并不多。建国后不久,习仲勋和叶剑英分别于1952年、1954年进京工作,由于两人主管工作  相似文献   

2.
叶剑英和习仲勋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两人尽管最早在延安相识,但接触并不多。改革开放初期,是广东把两个人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正是由于叶剑英的慧眼识英雄,力主让习仲勋到广东主政并给予大力支持,给习仲勋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3.
正在"文革"末期,经毛泽东提议,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叶剑英跟华国锋不熟,不知道他在政治态度上是不是倾向于"四人帮",自己又不便出面了解,于是通过叶选基(叶剑英胞弟叶道英的儿子,多年在叶剑英身边生活,两人情同父子)联系情报专家熊向晖,让熊向晖摸清华国锋的态度。1976年5月底,叶选基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4月5日,习仲勋受命南下,第二天下午,在中共广东省委四届一次会议上,习仲勋当选为第二书记。习仲勋抵达广州6天后,4月11日至5月8日,叶剑英就到广东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视察工作。在叶帅下榻的南湖宾馆,习仲勋多次和他促膝长谈,并向他汇报了到广东工作的初步设想。叶剑英以6句话相赠:深入调查研究;稳妥制定计划;及时报告中央;按步执行实施;分清轻重缓急;注意保密安全。此后,习  相似文献   

5.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他力排众难,助邓小平东山再起;他乘专机搭救胡耀邦,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伟业,他三邀张爱萍出山……"中国可以没有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1969年12月,因"战备疏散"到了湖南的叶剑英,向前来探望的王震了解因同样原因到江西的邓小平的生活状况,并说:"中国可以没有我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林彪叛逃之后,叶剑英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工作。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叶剑英在邓小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造就了一代"风流人物"。习仲勋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早年投身革命,是刘志丹的亲密战友。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中,百炼成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习仲勋任西北党政军主要负责人。随后,他到中央工作,是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国务院工作的得力助手。从1962年9月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习仲勋被审查、关押、监护、下放。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随时  相似文献   

7.
詹鹏 《党史文苑》2016,(6):38-40
习仲勋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重视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习仲勋的宗教工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启示作用,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汉卿 《广东党史》2013,(10):18-19
今天,我们满怀崇敬的心情,参加"习仲勋与广东改革开放"座谈会,纪念这个伟大人物的百年诞辰。刚才,几位老领导和省委常委、深圳市委王荣书记声情并茂地追忆了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的不平凡历程,以及他与广东人民的深厚情谊,和我们一起缅怀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令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但是,他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经济特区建设尤其是为探索  相似文献   

9.
彭月才 《党史文苑》2013,(11):19-22
1962年,习仲勋因为小说《刘志丹》被打成“彭高习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77年底,中共中央为习仲勋平反,并安排他赴广东工作。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根据广东的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广东创办特区的改革构想,得到了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使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体现了他非凡的魄力和远见卓识,真正“杀出一条血路来”。  相似文献   

10.
1978年.耿飙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次年1月,他又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1981年,耿飙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次年任国务委员。1983年起,耿飙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而在此之前,也就是1976年10月中旬,长期出任驻外大使的耿飙将军,曾一度统管中央宣传口工作。这是由于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倾力推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习仲勋和贺龙,一个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少壮派",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习仲勋比贺龙小17岁,当习仲勋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时,贺龙就已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后来,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习仲勋曾较长时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有段时间还和他是共负重任的好搭档,两人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党史》2009,(4):62-62
今年6月,我室两项研究成果荣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项是全面回顾习仲勋主政广东两年多的工作历程和贡献的《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亲任编委会主任,我室陈俊凤主任和陈弘君副主任分别为编委会副主任和委员之一,执笔人为我室的卢荻、陈宪宇、周瑁。该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13.
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书记处平均年龄达到60多岁 1978年12月,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时他已经73岁。在奋力工作的同时,他和叶剑英、邓小平等老同志,都对干部“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顾星 《世纪风采》2007,(11):9-10
1979年的一个秋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办公桌上,放着20多张由全国各地演员扮演毛泽东形象的彩色照片。叶剑英拿着放大镜,凝神注目地一张又一张地审看着。坐在叶剑英身旁的耿飙微笑着,等待叶剑英的定夺。当年1月刚担任军委秘书长的耿飙,红军时代曾演过戏剧,近年又是中央政治局分管宣传口的领导,他对遴选影视特型演员的工作自然也很关心。  相似文献   

15.
<正>1981年7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杨尚昆为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当时其他几位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都年事已高,少壮派杨尚昆就成了唯一的常务副主席。在任上,他积极协助军委主席邓小平推动和平时期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厉行军事改革:第一步"消肿",从1982年始历时两年,完成领导指挥机构精编改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2月,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担任中央副主席。这时,他已经73岁。在奋力工作的同时,他和叶剑英、邓小平等老同志对干部"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另一方面,陈云也感到"四人帮"的帮派残余势力及其影响依然存在。他说:"不要只看他们现在一时表现好。一旦老家伙们去见马克思去了,他  相似文献   

17.
康鹏 《党史纵横》2014,(3):30-31
正2013年10月15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思想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新华社在播发纪念文章时曾提到,习仲勋在建国初期,前后十多次派人争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12代千户项谦,最终使项谦向人民政府投诚。这篇纪念文章的刊出,也使项谦这位少数民族部落首领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那么,项谦是个什么样的人?习仲勋为何会如此看重他,会先后十多次派人去争取他投入政府的怀抱呢?  相似文献   

18.
正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等职的马万祺,是澳门侨联领袖、著名社会活动家,在企业界、文化界等诸多领域担负着重要职务,为祖国和家乡的兴盛,为澳门的发展和繁荣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领导广州起义的革命前辈叶剑英仰佩不已。年龄相差20多岁的两人相识后,有过长时间的、多方面的交往,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一段世上难得的忠义赤胆、云天义薄的忘年交。"广东首长意真诚"  相似文献   

19.
舒云 《党史博览》2023,(11):61-66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的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在“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问题上,他与江青等人针锋相对,多次面对面斗争,甚至拍断过远端掌骨。江青几欲置叶剑英于死地,而叶剑英凭借他的政治智慧,屡屡涉险过关。1976年10月6日,叶剑英出谋划策,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没费一枪一弹,仅用一个小时,就终结了“四人帮”的政治生命。  相似文献   

20.
1950年,习仲勋从西北局调任中宣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当毛泽东把这一变动告诉林默涵和胡乔木时这样说道:"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历经磨难,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1928年,习仲勋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同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习仲勋曾经几次蒙受不白之冤,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却从未动摇.1935年9月,习仲勋和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陕甘边区的"肃反"中被王明路线的执行者关押.后经过中央工作组的调查,事实表明,极"左"分子强加在习仲勋等人头上的"罪名"完全是一种陷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