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十五面战旗 战斗模范连 授旗时间:1941年9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第一营第一连 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政治部 1941年3月初,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回师皖东北,继续坚持淮海地区的抗日斗争.部队转战宿迁至泗阳之间的六塘河两岸,打击日伪军和顽匪,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这期间,...  相似文献   

2.
<正>1941年皖南事变后,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皖南突围部队和部分地方武装整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张鼎丞任师长(未到任),曾希圣任政治委员,李志高任参谋长,何伟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九旅、挺进团。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位于芜湖市无为市红庙乡三水涧村。旧址现存师政委曾希圣的住所及师部办公室、机要室。这是一座民国初年的木结构草顶覆瓦平房,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院落占地2400平方米,院内有曾希圣亲手栽植的两棵梨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3.
钟伟是解放军中一位极富个性的将领。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1945年11月.时任新四军三师第十旅旅长的钟伟挥师。随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挺进东北。1947年2月.新四军三师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刘震任司令员.第十旅被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五师.钟伟任师长。  相似文献   

4.
赵晓泮 《党史博览》2005,(12):42-44
抗战时期,在湖北、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斗着英勇的新四军五师。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曾担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至今许多老同志还习惯地称呼他为“李师长”。对这支部队的起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刘少奇、朱理治、郑位三、陈少敏等,但作为李先念的得力助手,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卓著功勋的是时任该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任质斌。李先念在晚年时几次提出,要写一篇文章,把任质斌对新四军五师和中原军区的历史贡献反映出来,并要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李先念的这个心愿,道出了他们两人之间志同道合…  相似文献   

5.
红九军团司令部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观寿公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 1934年8月底至9月初,红一军团司令部设于观寿公祠内,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红24师等1万多人夜袭温坊,歼灭国民党李延年纵队1个旅和1个团,共4000余人,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第一次大胜利。9月9日,红一军团回师江西后,  相似文献   

6.
第九面战旗战斗模范连 授旗时间:1937年10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第三营第十连 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 1937年10月上旬,根据八路军总部的统一部署,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奉命进至山西代县、崞县以东地区,侧击南犯太原的日军.10月16日,第七六九团进至滹沱河...  相似文献   

7.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新兴集缅怀     
新兴集距亳州涡阳县城北45华里,与河南永城市交界。其东西中心大道南侧,坐落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四师司令部旧址院内除  相似文献   

9.
正李清泉(1919—2014),江西鄱阳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2师4旅11团政治处主任、第2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宣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4师12团政委,第3野战军21军61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政务参赞。1959年,任中国驻瑞士大使。其间,参与了被称为"外交核爆炸"的中法建交谈  相似文献   

10.
正郑刚(1916-2006),原名郑大银,安徽省岳西县河口寺区(今黄尾镇平等村)人,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8年10月初,他来到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驻地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1月,岳西、舒城等县的新兵被编入了"淮南游击纵队"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分为3个中队。郑刚分在第一中队,活动于无为、庐江、肥东等地。由于为人机警,作战英勇,郑刚受到领导的提拔重用,先后任四支队政治部执法科侦察员、谍报员。"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二师成立,第四支队被改编为二师四旅。郑刚先后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谍报员,侦察队便衣班长、副排长、排长,后调任四旅十二团副连长。  相似文献   

11.
1943年冬,中共中央特派原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郑位三以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的身份,抵达鄂豫边区,负责全面领导工作,受到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等鄂豫边区和新四军第五师领导同志的热情迎接。郑位三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是久负盛名的创建和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而且又是李先念的老上级。他的到来,李先念等打心眼里高兴。  相似文献   

12.
海春 《党建》2004,(12):40-42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现保护原陈列的旧址有: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战地服务俱乐部、修械所等10余处。并设有《新四军在皖南》列馆,详尽展出了新四军创建、发展的光辉历程和震中外的“皖南事变”的悲壮历史。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坐落在泾县城郊水西山风景,是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而建。色的纪念碑上铭刻着金色的大字:皖南事变死难烈永垂不朽!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电话:(0563)5900315古田会议纪念馆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8)
正1945年10月,吴信泉率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开赴东北,开辟西满根据地。他足智多谋,敢打敢拼,灵活运用进攻与防御,狠狠打击敌人,在历时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跨越"死亡之旅"1946年9月,新四军第三师奉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刘震任司令员,吴法宪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独立旅改编为第六师。改编后,六师的领导干部没有变动,还是吴信泉、冯志湘和石瑛。  相似文献   

14.
扬帆出海 1943年3月16日11时,一只五桅大木船从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盐河口(即新黄河口)扬帆出海。船上载着新四军第三师一批去延安学习深造的团以上干部和他们的警卫员及7名干部家属共51人。出发前,即3月8日,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召集了学习干部队队长、第三师参谋长彭雄,副队长、第三师第八旅旅长田守尧,党支部书记、第八旅政治部主任张亦民,第八旅供给部部长伍瑞卿等人开会,讲了当时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之友》2010,(7):43-43
荣成市人。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抗日游击第五支队第六十五团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教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兵工厂政委,胶东军区第五旅十三团营教导员,五旅政治部直工科副科长,旅司令部作战科股长,十三团政治处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1941年秋,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陆续进入宿松湖区,巩固和发展了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沉重打击了敌、伪、顽势力,打通了新四军五师与军部及七师的战略联系,在宿松人民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一 1941年8月下旬,七师挺进团政治委员李丰平率团部机关和一营来到湖区  相似文献   

17.
马永义 《党史文苑》2012,(23):30-31
谢有法(1917-1995),江西兴国人。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后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连队文书,军委直属后方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参加了长征。1936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处主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  相似文献   

18.
吴信泉(1912-1992),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参谋、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687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3师8旅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淮海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39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志愿军39军军长,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相似文献   

19.
新四军七师机要人员是随着七师的发展壮大而逐步增加的,一九四一年五月一日七师成立时,除原在挺进团工作的李群、陈文淡二同志和在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部工作的郭金标同志外,就是皖南突围出来的王是桥、熊湖帆、卓树文、黄辅芳、杨刚五同志。随着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年秋天调来陈文、吴浩、江柱、夏昭、桂林、  相似文献   

20.
吴嘉民将军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在战争年代,他曾担任过湘鄂赣军区平浏游击大队政委,江西省地方工委宣传部长,新四军一师二旅四团、五团政委,苏南一分区政治部主任.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苏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他是政协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转战南北,出生人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贡献了毕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