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4月28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李大钊,被奉系军阀绞杀于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被杀害的一共有20个革命者,第一个走上绞刑台的是李大钊,同难的第20位牺牲者叫张挹兰,是他们中唯一的女性。张挹兰原名张秀兰,1893年出生于湖南醴陵西乡,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由于受到李大钊同志的教育和影响,她参加了民主革命。1926年担任《妇女之友》主编,竭力宣传国家解放和妇女自身解放的真理。据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蒙难那天,她穿得特别整洁干净,头发也梳得很整齐,紧随李大钊走进了看守所的铁门。张挹兰看着自己最  相似文献   

2.
李童 《党建文汇》2009,(3):41-41
1927年4月,追随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走向军阀张作霖安设的绞刑架的,竟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她短发素装,却气字轩昂:她就是北大的湖南女子张挹兰。  相似文献   

3.
<正>李大钊,生于1889年10月29日,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李大钊等60余人在苏联大使馆被奉系军阀逮捕。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建党主要人物之一,李大钊被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界的营救行动。被捕的当天下午,李大钊就被讯问。在狱中,李大钊并不是倔强的硬碰硬,而是采取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何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物,他们一南(上海)一北(北京),在党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就是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陈独秀还草拟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遂成为当时全国筹备建党的活动中心,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起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的作用.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相似文献   

5.
张挹兰,1893年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西乡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她原名兰秀,含有“拦住”、不许再生女孩子的意思,后来自己改名为张挹兰。她在同辈中年龄最大,还有三弟二妹。  相似文献   

6.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先驱勇敢地走向绞刑架,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这20位先烈中,有一位就是湖南青年娥彦。姚彦,1903年生于湖南省保靖县大妥乡一富豪之家。他17岁时,只身前往北京求学,在中国大学附中就读3年后,考入中国大学预科,一年后又升入正科。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在中大任教的李大钊,受其影响,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探求解救苦难中国的真理,姚彦经常向李大钊请教,一起研究马列主义及中国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又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她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就是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中国实践,聚焦"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形成了李大钊建党思想。李大钊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生成逻辑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9.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13,(3):32-34,37
1927年4月28日下午,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里,李大钊第一个昂然地走上绞刑台,被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奉系军阀杀害了。和李大钊同时遇难的19位烈士中,有一个女子,她身躯瘦弱而神态非常镇定,面不改色,被敌人残暴地绞杀了。她就是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妇女部长张挹兰。  相似文献   

10.
《党史博览》2014,(12):29-29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此后,灵柩在北京的浙寺内停放了六年多。李大钊就义后一直未能"入土为安",一方面和他的家庭拮据有关,一方面与社会各界未能对其达成一个认知上的"共识"有关。1933年李大钊的遗孀提出希望北京大学安葬的吁求,为这次公葬提供了一个契机。李大钊终于被安葬于万安公墓。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表率,是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表率,是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表率,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表率,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表率,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表率。在李大钊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献身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人民和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党成立的过程中,被称为"南陈北李"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做了最突出的贡献,但他们却都没有参加这次大会,其原因一直是史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主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未能参加"一大"的原因,史学界也曾作出过很多探讨,但一直未能形成共识,下面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刘晓艳 《党的文献》2016,(4):121-127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在军警严密监视和破坏下,李大钊遗属与北大同仁、同乡好友,为李大钊遗体装殓并暂厝于妙光阁浙寺南院。1933年春,北大同仁蒋梦麟等13人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中共北方党组织参与了公葬活动并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李大钊夫人赵纫兰于公葬活动35天后病逝于北京,与李大钊同葬于万安公墓。1983年10月29日在李大钊诞辰94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李大钊及夫人灵柩移葬于陵园,接受各界人士瞻仰。  相似文献   

15.
1923年的一个冬夜,北平市风雪交加,寒气逼人。座落在西单石虎胡同的一座深宅大院,当时的北平蒙藏学校初中四班大宿舍内,却炉火正旺,温暖如春。30多名同学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他们争取恢复官费、驱赶反动校长王维翰、金永晏的斗争胜利,不时发出朗朗笑声。随着敲门声,一位浓眉大眼、留着小平头、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身穿一件灰色粗布棉袍的先生,在邓中夏陪同下走了进来,"这位就是李大钊同志",邓中夏介绍说。啊,李大钊同志,这就是他们敬仰已久的李大钊同志!李大钊和惊喜不己的同学-一握手,亲切地问道:"同学们都是从内蒙古来的吗…  相似文献   

16.
一位是宣扬君主立宪、曾经为洪宪帝制摇旗呐喊、被世人称之为“帝制余孽”的旧知识分子,一位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是敢于改过自新、勇于吸收革命思想,并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的旧知识分子,一位是善于用博大的胸襟欢迎迷途知返之人的革命家。杨度与李大钊在特殊的时代里相遇相识,演绎出一幕动人的革命历史画卷。1922年8月,在上海的孙中山寓所,杨度和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中共领导人李大钊见了第一次面。杨度开门见山地说:“我读过你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我虽然已过中年,我也要弃旧图新,重新选择救国的道路。”面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张国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李大钊则是北大有名的教授、图书馆主任。他们同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创始人,又同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对于张国焘来说,李大钊无疑堪称恩师与引路人。但张国焘在1924年被反动军阀政府逮捕后,却出卖了李大钊。由于张国焘隐瞒了这段历史,所以直至1927年4月英勇牺牲,李大钊也不知道他所信任的学生曾经出卖过他。 张国焘1916年进入北大学习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3年后刚刚归国。1917年11月,李大钊经章士钊推荐,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翌年1月,又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张国焘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上读到李大钊的文章时,还不认  相似文献   

18.
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20世纪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能不说到李大钊。对李大钊的历史功绩,中共中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的童年是不幸的。他是个遗腹子,用当地的话说是个"墓生儿"。父亲李任荣在他出生前的6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21,(1)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甚巨,当时被誉为"南陈北李",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当时北大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两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李大钊笔名)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黑夜,吾辈仰承。"这两首诗把陈独秀、李大钊联结在一起,并比拟为"悬照古今"、被一代人仰承的"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同志在中国革命的许多条战线上积极探索,努力奋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北京大学等北京高校课堂上,首先开设了《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