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国共两党领袖人物与黄帝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水 《党的文献》2005,(5):89-91
1937年的清明节,对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经历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代表共同祭奠祖先.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是毛泽东撰写的.代表是林伯渠,曾为国民党早期党员.  相似文献   

3.
地处赣南北隅的兴国县,以将军多而闻名全国。这个境地偏僻,旧时交通闭塞的山乡,共产党的将军有54位,国民党的将领也有27个,可谓将星灿烂,辉耀神州。有人对此讶然不解:该县何以出了这么多的将军?风水特别灵秀还是别的历史原因广是的、将军是冒着硝烟炮火踏着漫长征程走过来的优秀士兵,枪弹纷飞的战场无疑是它的摇篮。在1929年至1934年这一时期,兴国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极为重视这一区域的地方工作。在毛泽东的鼎力领导下,兴国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成为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尤其是扩大红军这一工…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学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该校为东北地方势力创办,所以国共两党均自其创办不久就开始在该校活动,期望在此发展力量,争取东北人才。因此.一部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历史,既涉及到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势力的兴衰,又始终伴随着国共两党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  相似文献   

6.
1948年2月,解放战争顺利发展,整个战局朝着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转变.这时,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主力从大别山地区转出来,进入了伏牛山东麓地区.随后,邓小平、刘伯承、陈毅(6月中旬到中原局所在地)等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在这一地区整整待了半年时间,领导了中原人民的解放战争,顺利实现了中原战场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一二十世纪的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国共两党20多个春秋的较量。在这场事关中国前途的阶级决战中,陈嘉庚起初只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但是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由旁观者变为中国政治的参与者。1928年国民党政权建立后,陈嘉庚从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正统”观念出发,视  相似文献   

8.
试论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与前景聂中和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①为了更快地实现这一愿望,他还代表我党向台湾国民党当局...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的中国东北是国共斗争的焦点,也是苏美双方全球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地区。苏美中三国中的四方(即苏美国共)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激烈地争夺。本文力图从三国四方交织的矛盾中揭示苏联与国共两党的关系,并由此阐述苏联对华政策以及国共两党对苏政策的目标及实质。  相似文献   

10.
谢军  刘莉 《世纪桥》2004,(1):23-24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现代政治史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问题。“国共两党间的反复的合作与分裂和不间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斗争的主要内容。”纵观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部现代中国政治史,基本上是以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争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政治运作的焦点历来集中在少数政治领袖身上。周与蒋的较量和交往就生动体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分裂、和好与交恶、以及力量互为消长的过程。本文揭开这纵横捭阖的历史帷幕,探索周、蒋的活动轨迹,从故人的脚印中规划出今人的步履——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国共两党的三度合作乃是历史之必然。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后直至当今的一百来年间,其历史变迁的实质,一是回归祖国,二是两岸统一.而这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大政党的"合"与"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及其后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的历史命运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37年8月,国民党当局同意将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和第一二九师。8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前方军委会及各师的军政委员会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制定了保障宗教人士享受一定的政治、文化权利及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并积极进行实践,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既争取了宗教人士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又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外国势力借宗教干涉或分裂中国的图谋。这一时期中共更加重视同时争取宗教上下层人士的政策并付诸实践,注重保障宗教人士的民生问题;而国民党则更注重争取宗教上层来求宗教地区的稳,加之在宗教政策的实践中有一些歧视宗教信仰的行为,这些因素对国民党的宗教政策及实践成效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抗战根本问题上的思想共识,在军事上的密切合作,以及在政治上的团结合作.以历史主义的态度肯定了国民党在特定条件下联共抗日,为国家民族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古柏成林、气势壮观的黄帝陵位于延安和西安之间的中部县(1944年改为黄陵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曾到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孔,陵旁的“汉武仙台”,传说就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后,祭奠黄帝时筑台祈仙的地方。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每年的...  相似文献   

17.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政党时而分裂,刀光箭影,劫波横来;时而合作,携手共进,笑浪恩仇。但不管是分裂,还是合作,谈判却是贯穿于两党关系的始终。近幼年来,国共两党间的各种级别、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谈判超过千次之多,从国内谈到国外,从城市谈到乡村,从后方谈到前线,从旧中国谈到新中国,其谈判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戏剧性,在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政党关系史上是罕见的。因而其历史经验是丰富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的遗产,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规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抗日战争决定了国共两党的兴衰消长,改变了它们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且奠定了未来中国政治走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参加了对日作战,这不仅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而且对国共两党争夺东北产生了很大影响,进而相当程度影响了国共两党命运的发展。重新回顾和审视这一段历史,有助于加深对解放战争国共两党斗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苏联出兵东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消亡,并帮助中国人加快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同时,我们也看到,苏联由于当时自身处的国际环境十分复杂、险恶,苏联出兵东北不仅出于避免采来美国势力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而且是以从中国获取一定利益为前提条件的,因而使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大国主义倾向和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