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苏区史研究呈现不断深入的总体态势。一方面,新方法新思维的运用,使认识工具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另一方面,传统范式与方法仍然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由此促进了苏区史从学科视野、学术定位到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的持续拓展,人们认识苏区史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突破,苏区史研究的多样性、学术性特点得到长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苏区史学术建设和研究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也成为这一学科未来发展的新制约。  相似文献   

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中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初具规模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纵观已有学术成果,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它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二是它与东北抗战的关系,三是对机关报《救国时报》的研究,四是对组成人员的研究。总体上而言,既有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利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继续推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向前发展,必须强化史料的挖掘和利用、拓宽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开阔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在选题趋向、史料拓展、视角转换等方面呈现出新颖面貌。学术界从聚焦于军事战争逐渐转向研究战时金融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的探索,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推进上海抗战研究走向深入,学者在深挖整合旧史料的基础上应注意搜集利用新史料,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摆脱成式窠臼,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4.
作为事关中共苏维埃革命走向与命运的战争,中央苏区反"围剿"一直以来都是革命史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更多是对政治定性的阐释。改革开放后,这一领域学术化趋势日渐凸显,并逐渐实现了由政治阐释向学术研究的转变,进而呈现出多方视野探讨、多元观点争鸣的局面。由此,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并达到了相当的学术高度。当然,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选题陈旧、观点同质化、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深入分析等问题,在理论运用、史料挖掘、研究视角转换、新领域拓展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结闽浙皖赣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史实准确,论点  相似文献   

6.
苏区出版业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赣萍 《求实》2001,(12):47-49
本文通过对苏区出版史的研究 ,分别论述了苏区出版业的文化底蕴、苏区出版业的兴衰、苏区出版物的内容与特点、苏区出版业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关于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基础性史料汇编的陆续出版,大量的法律文献得以陆续公开,研究工作也随之展开。但是,系统性法律文献汇编有待整理,同时还要转换视角,加强对法理文献和司法文献的搜集整理,以补充立法文献的不足。学术界对于该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著作中对于法制建设的介绍或简单评述,二是从宏观层面对于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历程、原则、内容、特点、经验的研究,三是对于刑法、婚姻法、土地法、劳动法等专门法的集中研究。要深化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必须从近代以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变迁和中共领导法制进程的大背景下,加强宏观研究;运用好法理文献和司法文献,把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引向具体化和实证化;拓宽研究领域,转换研究视野,从比较视野的角度,加强其与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比较研究,或者与根据地建立前当地民国政府法制建设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研究意义重大且方兴未艾。批判检视境内外既有研究成果,多数尚持一种"静态"的治疆方略观,体现为重"史料"轻"史识",重"片段"轻"整全",重"其然"轻"所以然",重"回顾"轻"前瞻"。今后理想的研究取向应是"援理入史""拓宽时空""明晰动力""直面未来"。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或可在"国家制度构建"与"国家民族构建"并重的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得到一以贯之的理解、阐释与前瞻。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结闽浙皖赣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史实准确,论点得当,地方特色鲜明,是一部兼具思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资政育人的生动党史教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是党史研究的热点课题。长期以来,可供学者利用的海外史料包括俄、英、法、日、德、荷等不同语种,中文史料则涵盖档案、报刊、书信、日记、文集、回忆录与口述史等多个类别。由于创建史史料存在原始档案稀缺、回忆录数量繁多、文本内容歧异等特点,治史者须加强对史料内涵、形成过程及版本差异的考辨,在“一切史料都是史学”的新理念下拓展搜集史料的视野,立体而细腻地还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文艺具有独特的形态、性质、作用与影响,是苏区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绕不过去的存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随着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的推进,中央苏区文艺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日益开阔、丰富。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现当代文学专业及多学科交叉视野下,中央苏区文艺研究逐步进入学理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沉淀与升华之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地域性档案资料建设的长足进展,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地域史转向方兴未艾,体现了由整体性的宏观叙事向局部性的微观叙事转型的历史建构过程。然而,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基于集体化时期农村技术、卫生和教育的视角分析,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农村社会改造和民生工程的广泛历史实践,为当代史研究的再出发开辟新路径;并以足够的学术自觉避免直接以地域性史料呈现去简单对接总体史视野下的当代史问题研究,进而构建出一个更加贴近"政治与日常"历史演变脉络的本土化叙事架构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苏区革命历史地位重要,需要从学理上高位推进,在区域上协同创新。"苏区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兼及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历史文化研究和苏区精神传承弘扬创新的学科。构建"苏区学"学科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社会价值;构建"苏区学"学科的文献资料、研究机构、政策措施和苏区精神内涵的提炼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苏区学"学科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基本明确;"苏区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历史分析、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发展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洵口战斗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的第一战,被称为"运动战的经典之作"。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苏区的反动气焰,极大鼓舞了红军和苏区人民保卫苏区、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笔者自小生长在洵口,通过阅读史料对洵口战斗情况比较熟悉,同时对洵口的今日巨变有着深切感受。狭路相逢勇者胜洵口,位于抚州市黎川县城东北20公里处,是闽赣两省来往的要道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1933  相似文献   

16.
正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迄今95年跋涉奋进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历史起点。近年来,全国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不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史料挖掘更加深入,考察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我曾长期负责这方面工作,所以有责任将一些成果做一简要介绍,以便各界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起点的基本事实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启示和示范价值.近年来,学界围绕该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学界应在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史料处于基础性地位。中共党史研究者不仅要知晓史料的来源与类型,而且还要掌握搜集、考证和整理史料的一整套方法。此外,如何运用史料,也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从"证据"到"证据链",还有一个"珠联璧合"的过程。就中共党史研究而言,在这个环节上,我们还需把握诸如多用"一手资料"、善用"消极史料"、不要"断章取义"、规范引文和注释等一些细节问题。这也是史料工作中必须关注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江西的苏区,在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具有关系全局与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江西苏区的历史,很多方面的因果关系,已经大大超越了地方党史的范围。因此,对江西苏区史的研究历来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党史界对江西苏区史的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出版了许多研究专著,征集整理了不少资料专辑,发表了一批专题论文。这样的基础,既为我们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整体上,深化对江西苏区史的认识构成了前提和条件,更为我们拓展对江西苏区史程因果关系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再思考。为此,现陈述我们对以下两个问题再探究的看法,期盼专家、同仁的教正。  相似文献   

20.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