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总书记的讲话,彰显了反腐倡廉的意义和价值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路径选择和基本走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指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高强度、高频率的反腐措施,赢得了社会民众普遍的认可,但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反腐就有可能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就必须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是新时代腐败治理的重要遵循,大数据驱动“三不腐”一体推进是推进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实现“三不腐”全周期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实践要求。当前,运用大数据进行腐败治理仍面临着数据安全风险、“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大数据人才缺乏、反腐机制体制不成熟等问题。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需要通过完善大数据反腐体制机制、加强大数据反腐人才引育与多元参与、推进大数据反腐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建立融通共享的廉政大数据平台,以此实现制度、人才、技术和平台方面的保障,从而有利于提升国家廉政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常态化、高效化运用。  相似文献   

3.
程美东 《前线》2013,(6):29-31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反腐理论,做好反腐工作,推进当前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面从严治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既要靠各级党组织及职能部门高压反腐态势,也要靠健全的法纪制度、顺畅的体制机制及其严格执行,更要靠各级干部的行动自觉。领导干部是反腐斗争的关键少数,他们能否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不仅直接关系着这场伟大斗争的最终胜利,更是这场斗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三不腐"机制是中国特色制度反腐模式的具体体现,问责机制作为制度反腐的重要工具,对推进"三不腐"机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以充分发挥问责机制的惩戒与威慑功能来形成"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以健全问责体系及其配套制度来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以问责文化的价值引导来构筑"不想腐"的精神堤坝。目前以问责机制推动"三不腐"建设的实践存在着"问责超载"给"不敢腐"带来负外部性、重问责文化轻物质激励影响"不想腐"的效果和"重执行轻决策"的问责导向制约政策腐败治理的及时性等现实梗阻。鉴于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以问责机制推动"三不腐"建设向纵深发展时,可以把以问责与容错的均衡发展将"不敢腐"与"敢作为"统一起来、以问责文化与物质激励双管齐下来全方位构建"不想腐"机制、以健全问责机制来提升政策腐败治理的及时性作为三条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人民军队发展实际,不断强力推进军队反腐,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反腐力度,有效遏制了腐败问题的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以其高超的战略眼光构建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反腐机制,始终坚持反腐工作零容忍、全覆盖、高强度的基本要求,初步形成了不敢腐的高压治标的惩治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管理、监督和问责机制,初步实现了不能腐的制度治本的防范机制;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不想腐的固本清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亚军 《求实》2013,(7):54-57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贪腐"官员因网络曝光而落马,网络反腐问题开始备受人们关注。网络反腐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其所伴随的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中所涉及的侵权也不容忽视。从法律的视角对在网络反腐中涉及的侵权及法律责任之承担、追责程序之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其在法治反腐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并与其它反腐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规范化长效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在一体推进"三不"的反腐实践中,不敢腐的震慑越来越强,不能腐的制度日趋完善,不想腐的氛围正在形成。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相似文献   

9.
小官大贪是由公权监督失控导致的基层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钱权交易等政治腐败现象,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小官大贪的生成逻辑涉及人性逻辑、权力逻辑、制度逻辑和权利逻辑。小官大贪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小官因人性弱点、民主缺失、制度漏洞而导致的权力滥用。治理小官大贪的实践进路主要有:加强对小官主体的思想改造,健全完善"不想腐"的廉能文化教育机制,把小官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完善"不能腐"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基层的党内法治和行政法治,健全完善"不敢腐"的党纪国法反腐治理机制,认真对待民主权利,健全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民主参与反腐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已不再将腐败产生的原因简单归结为思想作风问题,而是基于权力的视角来认识腐败,认为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权力异化,并将遏制腐败的办法诉诸权力制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围绕权力的制约、监督及问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旨在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最终建构"不想腐"的标本兼治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直面"微腐败"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6,(1)
正既"打虎"又"拍蝇",双拳出击,利剑高悬,党中央持续两年多的高压反腐正在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央反腐"不定指标、上不封顶"绝不只是一阵风而已,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态度坚定,绝不手软。高压反腐成为中国的政治新生态是民意使然,大势所趋。中央对反腐形势曾作出如下判断:"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随着一个个重量级人物落马,高层持之以恒的"反腐零容忍"和"逢腐必反",让公务员群体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此时人们才悄然意识到,关权力的笼子正在编织,"无前提"反腐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首先,反腐不预设任何目的。社会各界都曾揣测"这一次的反腐败是为了什么",从今天来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问题。反腐败确实能够产生诸如"实现党的团结、增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八项规定入手,在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同时,反腐力度不断增强。但是,目前反腐工作总体来说还处在治标阶段,实现治本的目标仍需要长期努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反腐败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这里所说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只有依靠法  相似文献   

16.
<正>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不光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还要做反腐败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杨伟民 《学习论坛》2003,2(10):67-68
制度反腐已成为我国最根本的反腐手段。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处的体制转换期、当前腐败呈现出的新特点 ,以及反腐败斗争的正反经验表明 ,体制创新是制度反腐的突破口。当前要进行的体制创新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机制、用人制度和审批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  相似文献   

19.
<正>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全速推进,迎来反腐新常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出了一记又一记反腐重拳,反腐败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十八大以来,60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先后被调查。特别是2014年,"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官员落马"已成常态。在中央反腐成绩单上,除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外,另有30多名中管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铁腕反腐,围绕构建不敢腐惩戒机制,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围绕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围绕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