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生都十分节俭。毛泽东的俭朴都有些令人惊讶:没有他的亲口允许,不能为他添置新衣服;刷牙只用廉价的牙粉,而舍不得买牙膏,就是牙刷也要用成“不毛之地”时,才肯换新的;内衣裤和线袜子补丁摞补丁。当他坐下来时,一不注意伸出腿,就会露出袜子上的补丁。接待客人时,工作人员常要为他的衣着提醒他“家丑不可外扬”。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设宴,答谢齐白石赠送印章和国画。齐白石愕然,问道:“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泽东笑着对秘书说:“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  相似文献   

3.
陈永贵逸事     
“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造就了陈永贵这位半文盲的国家副总理。他的发迹史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但他毕竟还是一个传统的农民。 侥幸闯过政审关 本来,政治领导人的历史应该有透明度,但在“对毛主席的指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年代里,只要传出伟大领袖一个声音,就能改变事实真相,平息一场争论,决定人的政治命运。 陈永贵在《党员登记表》中填写参加过日伪特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逸事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我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其祖原为江苏高邮人,因随燕王朱棣“靖难”南下,以功于永乐初授衡州卫指挥佥事,世袭武职,居湖南衡阳。其祖辈以军功显于世,及至其父武夷,始以文学知名。王夫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后人称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智力非凡,聪明过人,且自幼勤奋好学,读书十行俱下,一字不遗。加之其父为有名的大学者,优越的家教对他影响很大。他4岁开始入私塾,7岁读完五经,10岁时,他父亲为之讲解儒家经典。14岁中秀才。24岁时,与其兄介之同时考中举人。其时正逢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5.
<正>对黄埔军校,包括对武汉分校,许多人是知道的。但对武汉分校若干史迹,知道的人也许就比较少了。黄埔军校,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和孙中山创立的。它的名字是"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原来不是它的正式名称,因为它地处黄埔,故人们称"黄埔军校"。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立后,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6.
余曼琪逸事     
1980年,北碚区委让我负责北碚地方志和革命史工作。1981年北碚党史征集办公室成立,我又分管党史工作。当时重庆市革命史由钟修文和胡康民负责。胡康民高中毕业,有文才,年轻、聪明、肯干、能吃苦。我尊重他是领导,他尊重我是老革命,我们合作得很好。他给我出点子,经常叫我了解这个、访问那个,访问后,我把材料给他,他认为很好,有的在《重庆党史通讯》刊登,有的在《四川党史通讯》刊登,还给了奖励。  相似文献   

7.
北平的建筑群,是以帝王宫殿紫禁城为中心的,它象征着封建皇权的无上权威。从清代起,位于紫禁城西面的中南海便成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民国期间,中南海也曾被不少达官贵人选为自己的官府。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南海”三个字也是政治权力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开国总理周恩来,人们见到的他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周恩来着装逸事》透露了他着装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中,曾经改名换字,并使用了一些笔名和化名。那么,他的各字究竟是怎样修改的?在发表文章和从事革命活动时,启用的都是哪些笔名?又使用了什么化名,乃至代号呢?笔者就这一问题搜集了大量素材,并经过多方考证,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印学组织古已有之,在重庆,巴社是最突出的代表。它于1939年前后,由高月秋、谢梅奴等人发起,社员有旅渝著名篆刻家朱景源、徐文镜、陈敬先、黄笑芸、曾绍杰、蒋维裕等。历史沿革印人雅聚,源自民间。元人吾丘衍设馆办学、款待友人,开印人雅聚之先河。明代张灏的"承清馆""学山堂",清代周亮工的"赖古堂",以及汪启淑的"飞鸿堂""开万楼"等,都  相似文献   

11.
曾三逸事     
原国家档案局局长、中顾委委员曾三同志,走完85年光辉历程,于1990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党中央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在他的家乡益阳,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着这  相似文献   

12.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13.
1914年至1935年,贺龙曾多次到过沅陵.在沅陵,至今还流传着贺龙的故事.虎口脱险1914年,18岁的贺龙受孙中山中华革命党的派遣,只身往桃源、沅陵两县“策动”警备队响应国民革命.贺龙不顾连日徒步跋涉的疲惫,英姿飒爽地行进在山林小道上.不料,走到沅凌熊壁岩(今划归大庸市)时,被“向川老鼠”向紫荣为首的土匪截获.他们在贺龙身上只搜出几块银元.本想整治一下贺龙,但见贺龙镇定敏捷,气宇轩昂,对答如流,遂有心让贺龙当其军师,但被贺龙坚辞,土匪只好裹挟贺龙回寨.  相似文献   

14.
<正>陈锡联14岁参加徐海东、詹才芳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5岁成为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战士,在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徐向前领导下迅速成长起来,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红军岁月里,当过红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师长;抗日战争中,当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团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当过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25日,纪念廖承志同志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主持并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廖承志战斗的、光辉的一生。9月26日晚,廖承志的骨灰在他的长子、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中共广东省惠州市市委书记黄业斌等人的护送下,  相似文献   

16.
“二女散花” 1929年,各帝国主义国家怂恿国民党南京政策挑起反苏浪潮。中共满洲省委为了唤起民众觉醒,决定加强各种宣传工作,揭露国民党与帝国主义勾结进行反苏的阴谋。为此,省委派出一个小组,在繁华的奉天(今沈阳)火车站附近贴标语、散传单。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和东北当局对奉天  相似文献   

17.
18.
刘作忠 《世纪桥》2003,(5):28-31
与张作霖父子的过从张作霖是辽宁海城人,出身草莽,而沈鸿烈是湖北天门人、书香世家,18岁中秀才,后留学日本海军学校第二期。其间遥隔数千里的距离,如何联在一起的呢?沈鸿烈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毕业回国,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沈受命在湖北策动长江中下游的海军反清,是有功之臣,但是他并未能因此进入海军部队。当时的海军主流人物,都是留英学派,而且福州籍的占大多数,当然不能容纳湖北籍的留日生沈鸿烈。沈只好到北京政府参谋本部工作,并兼任陆军大学的海军课程的教职。一次,沈随部中人士到东北视察,任务完毕即随众回京,没想到这次偶然的视察,竟成了他日后主持东北海军的因缘。  相似文献   

19.
20.
孟红 《党史博采》2011,(10):33-35
莫斯科郊外的“邓小平街”在距莫斯科50多公里的北郊斯拉维诺村,建有一条“邓小平街”。这是一条南北走向、两辆车可以并行的街道,全长大约有700多米,是连接一片别墅群的大通道。在这条独特的街道上,仅住有十几户人家。然而,它在俄罗斯的名气却很大,总是吸引着一些游客慕名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