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或“礼”不仅是先秦儒家作为立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刑事政策的指导原则。先秦儒家在司法方面也体现了“中”的价值取向,强调司法公正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司法公正是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保障。儒家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人治国方略追求的最高目标即社会和谐。儒家的治国之道追求的是社会和谐,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有效防治犯罪。在犯罪的防治对策上,儒家并不主张单纯诉诸法律手段,而是强调运用经济、政治、道德等多种手段来防治犯罪。  相似文献   

2.
黑恶势力犯罪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一般的恶势力犯罪的总称。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是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温床,且黑恶势力犯罪的产生、发展和蔓延符合刑事犯罪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黑恶势力犯罪严重侵蚀了社会肌体,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严打”斗争中,执法机关必须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战略方针,采取不同手段,利用不同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网络犯罪给传统属地管辖带来严峻挑战,犯罪地的认定与网络遍在性之间存在激烈冲突,如难以确定物理连接点、物理连接点的遍在性和对域外数据的长臂管辖权等等。官方对“犯罪地”的解释在与罪刑法定原则背离之余还缺少规律性和体系化,学界基于各种理由对犯罪地作出了解释方向各异的结论。网络自治论、管辖权相对论、IP地址管辖论、网址管辖论、有限管辖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地原则,都与网络犯罪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普遍管辖说、实害联系说、结果及与行为关联度说,均有可待商榷之处。设定网络犯罪管辖权应以“坚持主权”和“国际协作”为原则,恪守涉外与涉内网络犯罪管辖的一体化构建,同时平衡好“地”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玮 《中国保安》2004,(17):36-37
根据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州市市委常委、郑州市公安局局长李民庆提出的“构建郑州大保安格局,全面建设现代化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指示精神,河南省郑州市保安服务公司投资100余万元,先后两次组织攻坚小组,历时12个月,创建了“三维安防”体系。目前,第一试点工程——郑州市保安服务公司家属院已组合完毕。该体系运用五大优势(科技监控部、治安情报信息站、“100”米安防圈、机动接处警队伍、生活有偿求助服务),三种手段(人防、技防、物防),在三个空间(家庭防范、庭院防范、街道防范)实施布防,构成“蜂窝”式的防控体系,把安防区域内的治安…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定历史时期,刑法规制犯罪的重点应由打击治安方面的犯罪转向惩治经济犯罪,经济刑事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犯罪化”进程:通过《刑法修正案》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完善偷税罪法律规范,拓宽知识产权犯罪的范围;对于经济犯罪的惩处,要确立以财产刑、资格列为主,以自由刑为辅的原则;注重创制独立于刑法典的附属刑事规范。  相似文献   

6.
恐怖性敲诈犯罪具有作案的预谋性、手段的智能性、目标的针对性、方式的恐怖性、危害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在处置过程中要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内紧外松”、以“智”取胜的原则,采取疏散群众、控制现场、现场排险等紧急措施。要充分运用现场勘查、可疑帐户调查、通讯侦控、控制下交易等侦查措施与手段,发现侦查线索,查获案犯。  相似文献   

7.
引渡是国家和国际社会在制裁国内犯罪中进行刑事合作的一种形式,也是现代国际社会制裁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中普遍接受的一种刑事合作形式。引渡的直接后果是使被引渡者得到刑事处罚;引渡必须要遵循各国公认的刑事司法原则。恐怖主义犯罪不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在双重归罪原则应用中存在追诉时效丧失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暴力犯罪目前呈现新特点 ,表现在 :犯罪主体“四位一体”化 ,犯罪手段与局部战争手段相交织 ,犯罪侵害的客体泛化 ,犯罪不受国界、时空局限 ,犯罪手段更加残酷极端。借鉴《孙子兵法》的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的战略观 ,构思 2 1世纪国际暴力恐怖犯罪预防战略 ,应包括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早期预防战略 ,“兵贵胜 ,不贵久”的快速反应战略 ,“威加于敌 ,则其交不得合”、“我专而敌分”的联合作战战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新时期 ,刑事犯罪总量持续上升 ,性质不断升级 ,后果日趋严重 ,并出现了犯罪区域分布、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犯罪方式手段等方面的一系列新特点、新变化。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刺激和诱发犯罪的各种消极因素不断产生。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触及个体和群体利益 ;市场经济的属性刺激和强化人的功利意识 ;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一系列“城市病” ;高新技术诱发作案技术更新 ;经济全球化带来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全球化大流动。但这是暂时的、短期的 ,只要治理措施得当 ,犯罪问题是可以控制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犯罪控制的强大物质基础 ;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犯罪控制的重要途径 ;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犯罪控制的治本之策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是犯罪控制的特殊而有效的手段 ;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犯罪控制的根本出路所在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建设是犯罪控制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带给人们快捷、广泛信息的同时,也潜伏着犯罪的危机。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智能、高技术犯罪。目前,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有“逆流”、“黑客”、“蛀虫”、“黄潮”等。网络犯罪的主体是条件主体,客体是复杂客体,动机多样化,危害后果严重。犯罪现场的不确定性,犯罪痕迹及证据采集的困难性,犯罪暗数很大等已成为侦破网络犯罪案件的制约因素。为有效侦查和预防网络犯罪,必须建立健全网络犯罪侦破机构,培养网络犯罪侦查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有害数据”的控制和查处力度,转变人们的观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