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平富 《求索》2006,(8):158-159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拉康学派的杰出代表和“后马克思主义”的主将,意识形态批判是其学术关切的主题和思想精华。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一“真实的缺失”: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真实的缺失”(也称“主体的空无”或“他者中的短缺”)是拉康关于人的本质形成的重要慨念,指的是人在“现实界”中主体身份的获取是以丧失“实在界”的原初真实状态为代价的,人作为主体是文化符号秩序建构的产物,但主体被建构的过程同时…  相似文献   

2.
韩振江 《理论月刊》2007,(12):49-52
齐泽克是当代西方思想界多产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他致力于把拉康艰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精髓延展至意识形态、主体性、通俗文化、电影网络等方面,把拉康理论予以哲学化、社会化和通俗化。齐泽克以"实在界"为核心概念全面继承了拉康的晚期哲学思想,并融合马克思主义知识传统,在与阿尔都塞对话的基础上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他还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读解,提出拉康式分裂主体思想,试图在后现代哲学语境下再续西方主体性批判传统。  相似文献   

3.
雅克·拉康从性身份定位理论出发阐述了"女性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提出孤立的人自身是不可能存在的,人只有在同世界的他物和社会上他者的接触中,才能发现自己.对于拉康性身份定位理论的理解,学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存在主义女权主义认为,拉康的性身份定位理论在他们看来是不完善的,女性相对于男性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二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不是先天解剖学差异造成的,而是根源于私有制;拉康的性身份定位图是对稳定的身份认同发起了激烈的攻击,但是却没有完全的抛弃它.  相似文献   

4.
雅克·拉康从性身份定位理论出发阐述了“女性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提出孤立的人自身是不可能存在的,人只有在同世界的他物和社会上他者的接触中,才能发现自己。对于拉康性身份定位理论的理解,学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存在主义女权主义认为,拉康的性身份定位理论在他们看来是不完善的,女性相对于男性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二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不是先天解剖学差异造成的,而是根源于私有制;拉康的性身份定位图是对稳定的身份认同发起了激烈的攻击,但是却没有完全的抛弃它。  相似文献   

5.
滕志朋 《前沿》2010,(9):177-180
在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中,会展属于一种社会景观。它制造传播表象、影像取代现实世界和真实生活,鼓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是社会分化和断裂的推手之一。会展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在会展文化建设上以消除景观化为主题,控制会展举办频率,讲求朴实倡导绿色低碳,限制展会规模规格,推行网络会展等;另外,会展人要提高认识,展会要具备人文关怀,在消解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弥合社会断层方面有所思考并戮力而为。  相似文献   

6.
哲学共产主义从真正的人和真正的社会出发,单向度地批判私有财产,构成了马克思早期理论发展的背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与哲学共产主义具有相似性。然而在"笔记本Ⅲ",马克思论证了私有财产所具有的普遍本质,它既是个体在特定阶段自我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人与人进行交往的重要中介,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现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由此以对私有财产的辩证批判超越了哲学共产主义单向度的道德批判,实现了对共产主义由哲学思辨向现实论证的转变,为他后来对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拉康的镜像理论在媒体时代其涵义应得到拓展。青少年对动画的喜爱,促使其从动画镜像中模仿动画人物的语言、行为,从而与动画人物建立某种心理联系。青少年对镜像中动画形象的"凝视",不仅能使其感到愉悦,还能形成某种价值认同,从而使动画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理论不仅是现代性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性发展的矫正仪.批判的社会理论,将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向了历史的深处.它所强调的是,真正的社会理论应该以批判性和实践性为其本质特征,以个体解放和社会解放为其价值旨趣,以对现代性以及理论自身知识建构双重意义上的批判、规范与重建作为核心内容,通过重建理论与公众的联系,实现社会的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9.
宋音希 《岭南学刊》2021,(1):123-128
当代西方思想界对消费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的自觉性反思与批判,历经了从大众文化批判、到社会经济形态批判、再到哲学反思批判的过程;这一过程随着对文化现象的思考与阐发,逐步深入。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文化政治学思考,也随着文化批判的步伐,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法兰克福学派、德波、鲍德里亚、德塞托等思想家从不同的视角继续深化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思考,承接前代思想家理论的同时,结合社会学语境与后现代视域,将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文化政治意蕴加以发掘、阐释。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创建社会批判理论的过程 ,就是他探索批判理论“规范性”的过程。在确定以“交往行动理论和话语伦理学”为理论核心的过程中 ,哈贝马斯对于启蒙的思考经历了断裂、残缺和重建三个阶段 ,其中关于“启蒙与现代性”之间关系的思想 ,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奠定了基础 ,并最终使他偏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11.
刘兰芝 《传承》2010,(30):50-51
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而他的哲学思想形成与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分不开的。在道德哲学方面,马克思则以他独特的视角,批判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的、内在性的、脱离现实经验的道德哲学,从社会实践出发来建立他的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12.
肖飚 《求索》2013,(12):165-166,24
本文以美国当代犹太女作家辛西娅·欧芝克的中篇小说《披肩》为范本,运用创伤理论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分析主人公罗莎在二战犹太大屠杀中所经历的创伤、战后的创伤表征以及创伤复原。论文指出,罗莎的创伤以歇斯底里、延迟性、隔绝、混乱为主要表征。而其复原以有效他者的人道主义关怀为外因,以罗莎重新审视犹太身份,摈弃偏见、终止“偶像崇拜”的犹太救赎为内因得以最终实现。论文旨在揭示欧芝克创伤书写中的民族关注以及对于真实犹太性的坚持。为解读欧芝克作品、了解其小说艺术特色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刘玲 《求索》2006,(1):141-143
拉康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缺失与匮乏的否定性基础之上,它以否定始,并以否定终,中间经历的异化过程和黑格尔有渊源,但又有质的区别。本文拟从其渊源黑格尔的辩证法说开去,力求在辩证、否定、批判之间寻划出一条拉康式的否定性思维样式。  相似文献   

14.
刘文 《求索》2005,(12)
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象性思维方式的起点。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镜像阶段的想象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梅 《传承》2009,(20):90-91
精神问题已引起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尤其是他对人的精神本质的探究,为我们理解精神问题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方法。通过对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探究,我们发现,忽略了对人类精神本质的追寻,忽略了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我们的分析达不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在实践中找寻有效的方法。借助于拉康无意识中的"真实",我们才能在正常的人与有精神问题的人之间做出正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张梅 《传承》2009,(10)
精神问题已引起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尤其是他对人的精神本质的探究,为我们理解精神问题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方法.通过对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探究,我们发现,忽略了对人类精神本质的追寻,忽略了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我们的分析达不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在实践中找寻有效的方法.借助于拉康无意识中的"真实",我们才能在正常的人与有精神问题的人之间做出正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实践的伦理追问是指导社会治理的前提。社会治理他者所指为社会和社会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的他者伦理问题据此有两个面向:一是需要考虑他者的需求,从伦理角度考虑治理行为的正当性,省思复杂社会治理关系背后的伦理意蕴;二是确证社会治理中多元社会主体的他者地位,承认他者的存在,与他者合作共治,并能够在社会治理过程为他者负责。社会治理他者伦理的基础在于社会诚信,实现目标是社会公正,具体涉及社会治理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商谈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与发展伦理。社会治理的他者伦理问题在理论层面提供一种学科交叉的视角,实践层面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8.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是鲍德里亚早期学术理论建构中分量最重的论著之一,也是其“死亡三部曲”的第一步.这部书的第一章“符号—物的社会功能”是承上启下之作,即上承《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相关概念和思想,下启的不仅包括这部著作——《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自身,还包括《生产之镜》和《象征交换与死亡》.在“符号—物社会功能”中,他一方面通过揭示“物”在消费过程中蕴涵的双重逻辑——物物交换的实然逻辑及其中隐含的“一种象征性交换体系”的应然逻辑,试图超越“物”的实然逻辑——一种满足需求的功能——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他通过揭示物的炫耀性消费和仿象功能,试图超越物的生产之实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他对物的形式符码及其社会实践的阐述,开启了他构建符号批判理论的“工程”.这样,他就“以符号生产和抽象的差异性社会关系彻底取代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前提性的社会物质生产结构”,进而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背离.鲍德里亚没有从实体性的孤立个人主体出发,而是承袭了海德格尔式的关系本体论,触及欧洲当下现实社会生活中鲜活发生着的大量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由此,鲍德里亚“符号—物社会功能”理论逻辑的深刻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他以人与人之间虚假的象征符码关联替代了物性功用存在之链,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展望则必然是悲观的.  相似文献   

19.
田明 《岭南学刊》2014,(6):112-117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围绕着人的自由问题而构建出来。在其中,个体目的是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衔接的基础。若没有人的现实目的就不可能存在着一个具体的、被体验到的社会。马克思历来主张"人应立足于社会现实"。强调个体目的是马克思思想的本体,并不是提倡个人主义,而是要在个体目的中呈现出社会维度,从而为解决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具有自主性,没有自主性的人谈不上自由而全面发展。但自主的个体必须在社会中被合理地规范,以使其成为纯粹的,与人的类本质相统一的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只能在目的论范围内求和解,而不是在形式因的角度找到一个外在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眼界,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异化劳动理论展开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价值批判.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结论。但马克思在此阐释的是他从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视角所阐发的社会发展理论,囿于研究视角的旧哲学形而上学思想局限,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形成他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晕的贫困》、《其产竞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