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春,正当北伐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长江下游,直抵沪宁的大好形势下,隐藏在革命阵营中的资产阶级右翼代表蒋介石,公然叛变了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胜利走向了失败。对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往史学界是从“四·一二”政变与帝国主义、“四·一二”政变与江浙财阀、“四·一二”政变与上海青洪帮流氓势力、“四·一二”政变与新桂系等不同角度来探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种种因素的。固然,帝国主义对蒋介石叛变革命予以支持,怂恿;江浙财阀予以资助;上海青洪帮流氓势力充当打手;以及新桂系与蒋介石的合谋等等,都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与力量。然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因此蒋介石的叛变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他利用总司令职权,在北伐战争中,竭力保全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费尽心机抢占地盘,进而藉其武力而发动了的。  相似文献   

2.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宋燕辉 《党史文苑》2008,(11):21-2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2,(9):31-32
历史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大肆屠杀。与此同时,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北京逮捕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国内局势迅速逆转。全国由此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全国性的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每当论及这一历史事件,人们总以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随之在东南各省举行“清党”大屠杀,最后在南京建立反动政权。但历史的真相,却是蒋介石最早在福州发动“四·三”政变。当时的国民党报刊也公开认为,“此次清党运动以闽省为最早发动”,是所谓“中  相似文献   

6.
夏秋 《党史文苑》2005,(3):41-42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江浙金融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党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恐惧,慷慨解囊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蒋介石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依然对他们大肆搜刮.其中,旧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就曾经两次遭到蒋介石的逼榨.  相似文献   

7.
1927.4.27--5.9武汉代表人数82人全国党员57967名生死关头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搏斗的紧急时刻召开的。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北洋军阀势力分崩离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继续维持其自身在华利益,纷纷拉拢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的蒋介石。许多地方军阀和官僚政客也改换门庭,投靠了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势力不断扩大,走上了军事独裁的道路。1926年末至1927年初,在广州国民政府的迁都之争中,由于中国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一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并被淹没在血泊里,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是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右派,随着北伐军进军江浙,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也越来越暴露了。为了进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军事上、组织上、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9.
1927年4月,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与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制造反革命政变相呼应,在广州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革命工农群众和青年学生被抓捕杀害。共产党人、广州青年运动领袖毕磊也在被杀害之列。当时,鲁迅正在广州,执教于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0.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强制手段和恐怖政策,对革命文化的进攻非常猖獗。从1929年到1935年,被查禁的  相似文献   

11.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从此,他就在反共的基础上开始了“统一”全国政权的活动。蒋介石“统一”全国政权的过程,既充满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腥镇压,又伴随着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激烈角逐。本文仅就这一过程作一考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江浙金融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党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恐惧,慷慨解囊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蒋介石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依然对他们大肆搜刮。其中,旧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就曾经两次遭到蒋介石的逼榨。“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为了进攻武汉国民政府和对付退守长江北岸的军阀孙传芳,急需大量军费。因此,于4月底发行了国库券三千万元,以江海关所收的二五附加税作为抵押,要求上海各银行先行垫借。这样,便有了蒋介石第一次逼勒中国银行的轶闻。作为旧中国的四大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以资金雄…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1)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成立后,保卫和情报机构也在斗争中产生、演变。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31万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中共中央机关在白色恐怖下危机重重,中共军事秘密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由对蒋介石失望而一度准备"弃蒋",转为重新"扶蒋"。这中间的变化过程,直接影响了蒋介石的命运,也影响到新中国解放台湾的进程,给后来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一些变数,留下了可供研究的空间。美国"等待尘埃落定",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对蒋介石集团的腐败产生不满。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美国政府对蒋介石集团更加不满,一些美国政要提出抛弃蒋介石。1948年9月8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在乔治·凯南的主持下制定了一份题为《重审并制定美国对华政策》的文件。文件要求改变过去全力扶蒋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福建的国民党右派,秉承蒋介石的反革命意旨,在省会福州首先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继而推至全省,开始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镇压工农革命的“清党”运动。福州“四·三”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发生于蒋介石在南昌、  相似文献   

16.
正周恩来向来以温文尔雅示人,一生谦恭和善,在他身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得以集中体现。但是,一向不喜欢发脾气的周恩来也有例外,为了革命成功,为了我党的前途未来,周恩来对事不对人,曾几次怒拍桌子,大发雷霆之怒。在周恩来的严厉督正下,所涉事情才得以妥善处理。对张国焘"拍桌子"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策划和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革  相似文献   

17.
在从四一二政变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这四年时间里,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代表人物纷纷叛变革命而依附蒋介石,它的为数甚多的中间派也表现了更大的妥协动摇性,不少人对国共两党的斗争采取暂时中立的立场,有的甚至站到了拥蒋的立场,它的左翼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19.
潘琦 《党史博览》2014,(5):10-13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至香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全省。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秘书长赖玉润(赖先声)召集在广州的区委成员穆青、杨殷、冯  相似文献   

20.
1989年《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补白”栏登了《一位营救周恩来“四·一二”脱险的国民党元老》一文,谈到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周恩来在上海是怎样脱险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许多党史著作与文章众说不一。现就所接触到的材料,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一介绍。 1927年4月12日凌晨,蒋介石以共进会流氓打头阵,周凤岐的二十六军武装相配合,突然发动政变。周凤岐调斯烈的第二师秘密包围了上海总工会机关和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湖州会馆和商务印书馆,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