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而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则离不开立法活动的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公众参与立法,而公众参与立法在加强民主立法、促进良法之治、提升公民意识、协调利益关系以及监督国家权力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及其《意见》肯定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中国的地位,符合司法民主与公正的时代精神。在如何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任职务件等方面也应当以司法民主和公正为标准,以实现陪审制度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是针对司法实践中制约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突出问题而制定的。这将更加有力地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和权威,使司法审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对此,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及国际立法,使我国的公开审判制度既符合现代诉讼的规律和要求,又符合我国的立法环境。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1)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3)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律的特征和性质决定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要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完善立法制度,改进立法工作;其次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再次就要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最后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社会主义民主,而社会主义民主也高度契合了科学社会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在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稳定以及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明确了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其中法律的保障必不可少。民主离不开法律,没有法治保障和制度安排,民主只能是一句空话。公平正义离不开法律,无论是权利的公平或者机会的公平,程序的公正或者结果的公正都需要法治的保障。诚信离不开法律,没有法律强制力作支撑和后盾.社会信用体系无法确立。安定离不开法律,否则,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生活秩序无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离不开法律,没有完善的环保法规和严格的环保执法,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落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基础。民主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位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的首要位置。应通过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等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治作保障。本文从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角度论述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以犯罪和犯罪人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处罚目的等原则为依据而提出的,这种刑事政策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阐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赋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丰富的内涵,论述了贯彻落实这一刑事政策的立法、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以制度公正来促进和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具根本性的路径选择.制度公正是剖析社会问题的理论利器,和谐的制度必然蕴涵公正的伦理诉求,只有加快公正制度的建设,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牢不可破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指向具有高度一致性,以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六个方面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和谐教育,从而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方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恩第一次将平等观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和谐要求必需公正,公正未必都能和谐。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性,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单纯的公正执法并不能实现和谐。应当以《决定》的精神为准则,在公正执法大前提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用灵活的执法活动弥补法律自身的缺陷,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团校是团校一项长期的工作。团校的历史定位是团干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团校自身学历教育萎缩的现状呼唤团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坚持团干培训主业,融入市场,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升服务竞争意识,解决发展中的矛盾,是最终实现团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当程序承载着正义、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是民主与法治社会应当遵循的一项普遍法则。政策转换为法律作为民主与法治社会的一项制度,也应当遵循这一法则。同时,遵守正当程序可以保障政策转化为良法,可以保证政策转化为法律过程的正当性。遵循正当程序,就应该在政策转换为法律的过程中注重听取意见制度、公开与说明理由制度和避免偏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强国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组织原则。在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对于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进行反腐防腐斗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众参与立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而在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关系的诸多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乃是立法的理想目标,实现和谐立法一方面有赖于立法机关、立法者的民主精神,另一方面更在于公众的立法参与。我们应在公众参与立法实践与国家积极吸纳民意的良性互动中,努力推动我国公众立法参与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经由一条渐进和持续的"中国式发展道路"而得以和谐、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少年司法制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少年司法的正确理念,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出既符合少年司法科学意义、又尊重中国现实的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应当在“保护少年”的理念指导下,制定一部独立的《少年法》,对少年犯罪、少年不良行为作出实体认定和司法程序适用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