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岑巩县客楼镇按照岑巩县林下经济"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的工作要求,落实林下思州鸡1个千亩基地和2个百亩基地建设,1个300亩以上林下黄金基地建设和5个林下蜂100亩基地建设。在客楼镇土黄村,五十岁的村民钟占香在家照看孙子,不能外出打工,她说在黄金栽种基地务工,一天80块可以贴补家用。脱贫户陈军说,今年村里发展新产业,我们多了一份务工收入,还可以分红。土黄村以种植传统烤烟产业为主,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今年该村流转林地320亩,建立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为村民创收。  相似文献   

2.
包旭东  梅英 《实践》2021,(2):46-47
2020年,通辽市库伦旗积极探索实施产业融合、项目带动、村企“联姻”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增收。在8个苏木乡镇全部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187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了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公司)+农牧户”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农牧民致富。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党支部领办的丰饶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飞地抱团”争取九家子村中央扶持资金125万元、镇级联合社资金200万元、集体和村民入股资金42.5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购进基础母牛130头,实现净收益6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全体村民通过股金分红实现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带动,实现全村黄牛存栏200头,村民增收13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马边县光荣村党支部发动5名党员领办建成"核桃示范园",每人结对帮扶6至7户贫困党员和贫困群众,落实收益责任,为发展核桃产业提供全程保障;大竹县平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120名贫困党员和贫困群众以土地、帮扶资金、现金入股合作社,既在合作社务工,又持股分红……  相似文献   

4.
享有"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先进镇"美誉的中江县玉兴镇,有一个被村民称为"菇王"的人,他就是现年43岁的玉屏村党员、村主任、农技师、镇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县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市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李昌武.  相似文献   

5.
正这几天,在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时常能听到鹌鹑清脆的叫声,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专程从遵义引进的"致富鸟",总共1万多只。邓迎香打算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鹌鹑项目,让大家脱贫增收。带领麻怀村致富,是邓迎香长久的梦想。提起过去的麻怀村,邓迎香说,它是被"围困"在大山里的村子,村民想要出山,必须手脚并用从山脚爬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随风摇曳的甜橙林喷薄着爽眼的绿,醉满了骑龙镇龙须村群众的心.在甜橙基地领到工资的十组村民聂洪寿手握着2万元钱,看着满山遍野翠绿的甜橙树,心情格外舒畅."这是陈林在村上大力推动的增收项目,感谢我们的第一书记."聂洪寿感慨道. 昔日,龙须村是富顺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销售渠道不畅,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工.面对穷村现状,从富顺县工商局下派的第一书记陈林意识到,壮大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的村级经济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必由之路.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她和村"两委"成员共同谋划,决定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办法,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培育支柱产业,竭力闯出一条村级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6)
<正>五月的兴和大地,群山披绿,万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兴和县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里,来自周边的数百名群众正在连片大棚中紧张有序地忙活着。从曾经"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到如今"流转土地有收益,公司又把农民聘,务工工资有保障,下班照顾老和小",以前鼓捣惯了锄头把的大多数村民,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的大公司打工,走上增收致富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0,(5):25-25
<正>达茂旗乌克镇党委在水土条件好、村民积极性较高的东河行政村前村成立了众惠盛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全旗首个产业链上的党支部,以"支部+合作社"的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致富。立足实际,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与。2009年,乌克忽洞镇有1.2万人常年外出,  相似文献   

9.
<正>岑巩县羊桥乡祝坝村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按照"以党建带扶贫、以产业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找准帮扶突破口,增强贫困群众致富动力,带领村民们走上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致富之路。2018年8月,羊桥乡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机遇,引进了浙江建德市中药材产业协会,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由岑  相似文献   

10.
旌阳区孟家镇以科技示范引路,全镇80%以上的村都有1-3个科技致富项目,80%以上的村干部和60%以上的党员成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全镇采取党员与科技致富能手结"对子",领导干部帮扶联系和共建"双培"科技致富园、党员"双带"示范园等形式,从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重点帮扶"双培"对象156名,帮助和引导他们科技致富.绵河村党支部书记董兆富是个花卉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在80亩以上,每年销售收入100余万元,纯收入50余万元.去年10月,由他帮带的肖洪章等4名村民共同投资18万余元,新建立了一个占地30余亩的党员名贵花木"双带"示范园,长期吸收5-10名党员、村民在园内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过去5年,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以"锦绣计划"为抓手,培训绣娘5万余名;创建"黔灵女"家政服务平台,累计带动3.5万名妇女就业;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90多亿元,培育300余个"巾帼示范基地",帮助20余万妇女实现创业梦。1月20日清早,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村民刘天珍就在自家的苗木基地忙开了,70多亩苗木基地,不仅一年能挣四五十万元,还带动30多名妇女就业。刘育村妇代会主任徐静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村里2012年成立的"妇女之家"。如今,通过"妇女之家"和致富女能手引领和带动,刘育村建设了300亩吊瓜基地等各类就业平台,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黔西县建立起"公司+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探索出"1+10+N"产业裂变发展模式和"N+1+9"技术服务体系,构建起了以香菇和木耳种植为主,红托竹荪、冬荪、羊肚菌等特色食用菌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7月16日,在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村民高廷钰正忙着给香菇菌棒脱袋。  相似文献   

13.
正点赞丰收:修文县谷堡镇副镇长顾庆军今年是个好年头,我们谷堡镇的猕猴桃产量预计达3.5万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让镇里2000余户贫困农户,57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7年全镇猕猴桃总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3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0%,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目前猕猴桃产业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负责销售、贮藏加工和技术培训,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指导和管护及物资购买等。  相似文献   

14.
党建在线     
《江淮》2010,(12)
<正>石台县:实施"四大工程"激发农村党员创业热情实施党员"站出来"工程。采用党委铺路、支部搭桥、党员结对等办法,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或"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鼓励能人党员开展结对帮扶、兴办公益事业、带头创业,发挥党员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7月7日,火辣辣的阳光下,雅安市雨城区沙坪镇中坝村五组村民桑作友汗流浃背.他小心翼翼地把蜂箱打开,里面蜜蜂"嗡嗡嗡"地叫. 桑作友面前的几十个蜂箱,是当地贫困群众甜蜜的事业.2014年中坝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时,产业为零、既无资金又无项目.2016年,当地结合雅安"党建扶贫·双百示范"计划,以党费入股蜜蜂养殖项目,以项目带动集体收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近一年来,有效实现了党员群众致富和集体经济壮大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以精准扶贫统筹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等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抓手,以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远期目标的切实有效的路径。精准扶贫的基本思想对产业扶贫的靶向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从实践效果看,打造以"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为主体的发展体系,通过"政府引领,村委协调,公司主导,村民参与"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当地贫困户通过"收一点,赚一点,分一点",即出租土地、水面、住房等收租,参与种养、经营管理等领取工资性收入,同时,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的形式获得公平长效的利益,从而基本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同时,坚持"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全力扶持培育相关产业精准扶贫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7.
鹤庆县草海镇罗伟邑村党总支依托传统手工铜器制作技艺,探索出"壮大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先锋、打造一个产品展销平台、开拓一条文化富民渠道"的发展路子,积极与网络时代接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党员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带头促传承。罗伟邑村手工铜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全村有300多户、1000多人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在铜器加工能手、带头致富能人中有党员20多名。为了更好地传承加工技艺、增强村民致富能力,村党总支把师徒结对作为党员"1+X"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培养"  相似文献   

18.
"年增收3万元,带动5户以上村民致富……"8月18日,在长宁县竹海镇高坝村村委办公地,我们看到20多名党员的承诺写在公示栏上.今年以来,长宁县在竹海镇等42个基层党组织和997名党员中推行了党员公开承诺制试点.党员公开承诺制,犹如徐徐新风吹到基层群众心中.  相似文献   

19.
正石阡县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村社合一"的组织方式,紧扣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以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0月24日,记者走进石阡县本庄镇乐桥村1300多亩的乐桥坝区关平坝,村民正在新犁的土地上进行补栽补种;走进丑儿坝、沙木岗2000多亩山地玉米改种的白茶基地,挖掘机在翻新土地,70多位村民挖沟起垄干得热火朝天,20多名镇村干部来回丈量流转的土地,贵州极白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施军不停穿梭查看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20.
谷文 《支部生活》2009,(2):18-18
景谷县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针对农村党员“双带”作用难发挥这一突出问题,以帮助党员带头致富为突破口,从2006年起开展了“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试点工作,取得较明显成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景谷县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投入资金50万元,在全县15个村级党组织开展扶持党员示范户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