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外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本加快政治大国发展步伐,为实施国家外交战略,开始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外交工作中的作用,并逐步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 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异军突起 日本近年开展国际交流的非政府组织增长速度惊人。据日本媒体报道,目前在  相似文献   

2.
《当代世界》2014,(1):33-33
问: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大力开展国际公益项目,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已经举办了很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人文交流和公益活动,成为我国民间外交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请介绍一下2013年基金会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总体外交在地方的延伸,是民间外交的重要形式,是地方政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自1980年福州市与日本长崎市缔结为我省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以来,我省的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已走过了24年历程.目前,全省与日本长崎、冲绳等县、市缔结了8对友城,其中,省级友城2对,福州2对,厦门、泉州、漳州、南安市各1对,双方在经贸、农林、水产、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旅游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徐大超 《当代世界》2009,(12):69-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事国际事务的政治行为主体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非官方的跨国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在外交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特别是民间外交呈现出强劲发展的状态。所谓“民间外交”是指“在复杂多元的国际社会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的外交实践中长期使用"人民外交"的提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官方外交关系,政府间外交成为发展和推动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形式,"民间外交"开始得到越来越普遍和广泛的使用,而"人民外交"及其意识形态色彩则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的理论探索和政策调整过程中逐渐淡化。本文基于新中国的外交实践,对"国民外交""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民间外交"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民间外交注重通过民间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超越现实政治经济利益的人民友谊。这种基于人类文明共同理念的交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社会基础,为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合作奠定了稳固基础。民间外交主体具有人民性和有限性的特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民间外交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形式、新特点。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界也在国家对外交往活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多元化与网络化日益成为中国民间外交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俞新天 《国际展望》2023,(5):1-20+160-161
中国民间外交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后,民间外交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愈益提高,理论创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支柱”和“一个中心”。“三个支柱”中的经济支柱是指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同把经济蛋糕做大,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西方基于零和思维的地缘经济理论不同,中国全面开放合作的经济理论不仅有益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升级,增进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文化支柱强调中国与世界各民族加强文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人类的共同进步。目前,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信,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沟通,培育人类共同价值观。情感支柱强调民心、民意对各类国家都有巨大影响,而心理情感对于人民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民间外交理论对于克服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诬蔑,而且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强国去争取天下人心的必经之路。“一个中心”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意味着中国民间外交将以各国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增进集体认同,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8.
我院梁云祥博士与首都师范大学应霄燕女士合作撰写的《后冷战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一书,2000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要论述了整个90年代日本国内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的变化。政治上,主要以1993年7月自民党下台,所谓“55年体制”崩溃为转折点,叙述前后的变化以及分析正在进行的政治改革与其未来的政治走向;在经济上,以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为一个转折点,对在此前后的日本经济进行了比较,并对日本经济的改革与未来发  相似文献   

9.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在地方的延伸,是民间外交的重要形式,是地方政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自1980年福州市与日本长崎市缔结为我省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以来,我省的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已走过了24年历程.目前,全省已与19个国家的41个省(州、县、大区)、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初步形成了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友好城市交往格局,在经贸、农林、水产、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旅游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社区矫正迅速发展,“中途之家”成为司法界关注的热点,在日本,这类机构被统称为“社区更生保护设施”,已有12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过创立、兴起、停滞、平稳增长等不同发展阶段,从民间兴办到政府积极投资,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民间行为。今天日本的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已是一个组织机构运作有序、政府投资与民间融资共存、规模固定、分类接受、教育训练有方、就业方式灵活的制度系统,尽管国进民退、运营经费紧张、职员老龄化、融入地域社会困难等仍被学界所指责,但是无论是经验和教训对年轻的中国社区矫正制度而言仍具有借鉴价值,它启示我们应当合理确定“中途之家”的规模、明确矫正对象的法地位、注重机构的福利帮教功能、积极培育民间矫正力量等。  相似文献   

11.
<正>凝聚民间力量汇集民间智慧形成民间共识——专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尤建华▲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致力于广泛联系国际国内有关民间组织和人士,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问: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作为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民间组织联合体,积极带领中国民间组织参与联合国系统等重要国际活动,发出中国民间响亮的声音。请问中促会在2013年民间交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事,也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外交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也可以看到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中国需要认真研究它所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在与世界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外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但要克服偏见,要靠交往,而非隔离;要积极地说“我是什么”,而不是消极地说“不”;要靠政府外交和经济外交,也要靠民间外交、文化外交、柔性外交;要加大公关力度推销国家形象,也要按照国际惯例不断完善自身。 近期中国在美国举行的一连串旨在推销国家形象的活动,不仅仅是“用人性化面貌改变妖魔化形象”的权宜之计,而代表着立足长远的外交思维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全民外交”策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台湾研究》2001,(2):45-50
自从1990年6月台湾当局提出“务实外交”和“全方位外交”的主张以来,在“外交”手法上花样不断翻新,“金钱外交”、”经贸外交”、“元首外交”、“度假外交”等都曾是其推动的重点。2000年5月陈水肩上台以后,在继续推行“务实外交”的基础上,对“外交”策略和手法又作了一些改变,提出要“以全民外交作为全面参与国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07年3月16日,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在国关学院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题目是“伦理与价值:当代中国外交的困惑”。①召开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学术界对中国外交中这类问题的关注。国际政治中的伦理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是颇受重视的,在国内也有过一些讨论。不过讨论当代中国外交中的伦理、道德与价值等等,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还是第一次。会议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外交的伦理与价值。其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广义一些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不过指当下的中国外交也可以。至于伦理与价值,如同与会的一位专家所说,在国际关…  相似文献   

16.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外交都面临着转折,对一些重要国家来说尤其如 此。日本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其外交同样面临一个转折期。冷战后的日本外交如何发展,令人注目,因为它对整个国际形势、特别是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形势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对同为东亚大国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冷战后,日本继承了80年代初中曾根曾  相似文献   

17.
中美外交决策的国内环境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谈到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决策时,往往把美国当成主要参照物,采用了像“大战略”、“思想库”这样一些缘于美国的概念。但是,中美两国外交决策的国内环境差异很大。举其荦荦大端,做几点分析,对研究中国外交也许是有益的。中美两国的外交都服从、服务于国内政治,但两国政治的基本区别,决定了内政同外交关系的互动性质不同。美国外交主要受的是党派政治、利益集团(包括犹太人、古巴移民等基于族群的集团)的干扰。在没有出现重大国家安全危机时,在一些外交局部问题上,往往前后摇摆,政出多门;但是在突袭珍珠港、朝鲜战争爆发、“9·11”等紧…  相似文献   

18.
郝昆 《当代世界》2014,(2):77-77
<正>2013年10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周边外交工作专门召开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指出,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中国和周边国家人民往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广泛做商界、学界、媒体、智库等阶层工作,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打造一支活跃在周边的民间外交队伍,润物无声地增强中国的影响力。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的外交实践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步形成了包括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在内的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被称作中国的"新外交"。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的"新外交"在安全合作、经贸发展、国际秩序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具体体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涉及大国博弈、地区合作、经济发展与文明对话等议程。在多边框架下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国家间的务实合作,坚持与世界其他力量的对话而非对抗,以中国的发展带动地区的繁荣,这些既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新外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4,(4):21-21
在安倍首相赴俄罗斯索契开展“奥运外交”的同一天,外相岸田文雄前往华盛顿开展“修复外交”。岸田文雄此行被外界解读为“修复”因安倍参拜靖陶神社而受损的日美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岸田本次出访美国是在其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美国国务卿克里随后将访问中国和韩同,行程中没有日本。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有声音认为此举造成“美国把日本抛在一边”的印象,所以日本有必要在克里出访前主动布局。某种程度上说,岸田此行拉开了2014年东北亚新一轮外交博弈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