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静  甘宏伟 《求索》2011,(2):189-191
"吴敬梓与魏晋风度"是《儒林外史》现代解读中的重要的命题。关于这一命题,学界的基本看法是:吴敬梓受到了魏晋风度的影响。而实际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名士是以老、庄之学为处身立命之根柢的,吴敬梓对待礼教的态度以及他笔下读书人隐逸的文化背景则是基于儒家的立场,于此,我们认为,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并不认同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男士女性化与魏晋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男士女性化的风俗,这被认为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一种高雅的表现。现代男士不一定懂得什么是魏晋风度,但在美容上却是千古同心。在男士女性化阶层中,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的根本性的东西是自然本色,而这些恰恰在人们追逐仪表化妆时丢失了。因此,评价一个人不是看其外表衣着打扮是否美,而是看其能否拥有较为充实的精神生活。男士们在追求仪容美的新潮中千万别失去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魏晋风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魏晋名士清谈玄理、品评人物、服药饮酒以及日常的言行举止,既展现迷人的风度气派,也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林》东晋时期品评士人的名著,此书记载了东晋之人的言语应对之词及对当时人物的品评。但是由于此书亡佚很早。故而对此书的研究也比较欠缺。本文从此书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及其与魏晋风度的关系,以及此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对此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魏晋清谈     
魏晋清谈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化现象。对清谈起源、清谈分期及流派、清谈内容、清谈形式问题及清谈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魏晋清谈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术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魏晋承汉启唐,是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特若律令体系结构和重组的时代.将魏晋法律文化置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脉络而言,其根远追先秦,近及秦汉,其时政制、律令多有革故,亦不乏鼎新,并以法律儒家化为其标榜发展为隋唐制度之渊.魏晋法律文化有传承、解放、独立三个特质,继汉开唐,正是受当时学术分野所影响,也是魏晋文化的风度与风流所造就.因此,将魏晋法律文化置于其时文化大环境,特若学术环境而言,更能考察魏晋法律文化作为魏晋文化因子之一,是如何与历史发展密切关联并交互影响,又如何丰富魏晋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韩石山 《前进》2014,(1):59-60
<正>张颔先生今年93岁了。过90岁生日,由林鹏先生在迎泽街上一家酒店设宴庆贺,我去了,送他一张裱好的条幅,上面写的是:"学津远溯周秦上,风度平居魏晋间"。降大任先生见了,说词意甚好,切合张先生的学问与性情,接下来说,是你编的吧。我忙说,我哪有这等本事,前几天看杨树达先生的《积微翁回忆录》,有人送给杨先生这么一副对联祝寿,觉得意思甚好,就偷来写下献给张先生。  相似文献   

8.
秦汉魏晋南朝时期,是闽文化的剧烈动荡和融合期,经过闽越国时的发展,到魏晋南朝时由于大量北方汉人南下而带入的中原文化的冲击、融合,闽文化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一、秦朝闽中郡的设置战国末年,福建有闽越王无诸,浙江南部有越东海(瓯)王摇,所领皆属旧闽越地。他们曾经"服朝于楚"。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成就之高、名家名篇之多,与其延续时间之短暂,显然是矛盾的;仅从魏晋时代本身去寻找其中的基础和原因,其答案缺乏深度,也是片面的。因此,必须立足于历史文化视野,从社会文化、文字规范、艺术内涵等多方面审视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走向高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遂  尹文芳 《求索》2013,(12):132-134
晏殊是北宋的第一代词人。富贵通达的人生让他拥有富贵闲人的雍容心态;词人身份让他于物有情,用心体察事象,因而其词写富贵生活能以闲雅之笔出之,绘繁华景象注入深情思致,常有富贵气象且华贵高雅,色彩多变又与词境词心相统一.其复杂的词作及反映的思想面貌在北宋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师的风度     
梁启超与陈寅恪同列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两人的友谊也很特殊。应该说,是梁启超最早把陈寅恪举荐到清华的。关于梁启超举荐陈寅恪的故事,人所共知。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立即决定聘请陈寅陪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相似文献   

12.
王建宏 《传承》2009,(2):98-99
魏晋薄葬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动乱的社会环境,使薄葬成为维护统治的必要;最高者的以身作则、力行薄葬并且使之制度化、法令化,是薄葬能够维持长达两、三百年的有力保障;而汉末佛教传入、民族融合以及玄学等思潮的出现,又是薄葬能够在士大夫阶层直至民间广泛推行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13.
魏晋薄葬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动乱的社会环境,使薄葬成为维护统治的必要;最高者的以身作则、力行薄葬并且使之制度化、法令化,是薄葬能够维持长达两、三百年的有力保障;而汉末佛教传入、民族融合以及玄学等思潮的出现,又是薄葬能够在士大夫阶层直至民间广泛推行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肖琼琼  肖宇强 《求索》2012,(11):256-257
中华女性服饰是一种宽衣文化,讲究包容性;西方女性服饰是一种窄衣文化,讲求独特性,两个民族女性服饰形象的差异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中西女性服饰的造型风格之别、色彩材质之差、图案装饰之奇、气韵风度之异等四个域间与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形成的历史渊源,为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存与文化艺术融摄的世界观提供了有用可用的论琢。  相似文献   

15.
萧让 《小康》2005,(8):68-7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代中秋咏月的佳作不胜枚举,我独爱此句,感其意境之雄浑高远,方知何谓盛唐气象。皓月当空,天青海碧,也不禁想起此诗的作者,被誉为“文中之帅”的开元名相张九龄来。张九龄,以诗文和风度名动一时,为人正直而有责任感,一心“致君尧舜上”的儒家知识分子典型,一度和玄宗也曾君臣相合,共创开元盛世,然终不敌李林甫之巧言令色善事人主,在其口蜜腹剑下败下阵来。颇有艺术家气质的玄宗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在秋天给张九龄送去一把扇子,暗示已经用不着他了。然张九龄虽被罢相,其翩翩神采仍让玄宗念念不…  相似文献   

16.
作为普通球迷的胡总书记在不经意间向我们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平等与和谐的公民社会不是遥远的社会愿景,而是一个伸手可以触摸和拥抱的真实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杨凯 《当代广西》2011,(7):22-22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3月7日答记者问时,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中国人做人有时候也蛮难的。朋友希望我们施以援手,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做了有人说话。不做也有人要说话。”  相似文献   

18.
技术文化、行政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的交融催生出电子政务文化,并对电子政务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类分、解析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电子政务文化的定义并阐述了其五个方面的特征;论述了电子政务文化宏观结构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即主要是技术文化和行政文化交叉产生的新文化;基于树状结构系统分析了电子政务文化的微观结构及相对应的四个方面内容——理念层文化、制度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和物质层文化,并对各部分结构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探索性阐释。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以试验田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做官与不做官的纠结。而在司马昭看来,他们做不做官,做官清不清廉,勤不勤政,都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听不听话,嘴巴老不老实如今,大家都想做官,都觉得做官其乐无穷。而在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20.
清谈是魏晋时期盛行的社会风尚,清谈之风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清谈在魏晋时期经历了正如清谈、元康清谈和东晋清谈三个发展阶段。魏晋清谈对当时的文教政策、教育思想、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内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