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大量调研和科学数据整理,对湖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和判别湖北高校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活跃强度,摸清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湖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校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鑫泉 《前沿》2013,(17):113-115
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学校为载体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当前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成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与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开展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统计结果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为此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教育工作的规范化运作水平,为更多的高校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稳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瑛  高燕楠 《求索》2011,(1):177-179
本文通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1995年到2008年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总体趋势是不断提升的,但发展并不稳定;我国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但也有稳中增长之趋势;如果将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部分,那么,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技术进步,因此,我们要通过提升人力素质和改进研发设备等提高技术进步水平的途径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论文在简要分析了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即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注重学生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周兴 《重庆行政》2016,(6):100-101
正2016年9月6日,重庆市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强调要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鼓励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事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为激发高校院所科技创新活力,意见还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等若干措施。全市高校院所在科技创新要素中具备有利条件,但仍然存在科技创新与市场接轨不密切的问题,应进一步提升科技活动、科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有益补充。参与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为学生搭建生动有效的素质拓展平台,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科技创新类社团机制建设,使社团活动适应当今大学生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5,(4)
创新能力不足既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协同创新的提出,为高校工程教育提供新的契机与挑战。目前我国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一些师资水平和制度保障的问题,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阐述协同创新背景下推动高校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的特点,探讨科研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认为实施科研创新战略和知识管理战略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初步构建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模型,并提出了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校将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将发挥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 ,高校通过体制改革、完善管理 ,将成为我国的一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②。同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③重点实验室是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体现高校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4)
正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工作。在我国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体系中,高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有生力量。特别是,由于在组织属性、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方面上存在的天  相似文献   

12.
正面向未来,高校需要继续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勇担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使命担当,加快构建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在新一轮全球化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中,尤其是在以智能化为表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二个百年相互交织的现实背景下,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大量科技创新服务活动从传统生产与科研活动中独立出来,催生了新兴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的兴起。科技创新服务业是通过市场机制为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专业服务的产业,是现代服务业核心内容之一。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或企业性质的服务机构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市场中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技创新服务从科研活动中分化出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及其科研人员)面向市场建立专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前沿》2013,(2):19-20
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研管理工作,能够促进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发挥.但是,因为高校科研统计在我国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因而在统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和高校的科研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对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21 世纪中叶前加快发展山东科技与教育若干战略问题,相应提出了更新观念和转变意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创新条件、增加创新投入、加快高校建设和教育产业化发展以及科技教育、知识产业化的政策调整与行为调整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 《群众》2014,(6):22-2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江苏各地各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成果增多,创新氛围渐浓,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我们从城市、园区、高校、院所、企业等多角度采撷"浪花"朵朵,展示江苏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方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评价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R&D经费投入为研究出发点,对我国及中部六省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经费投入增长迅速,但高校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数,政府拨款在高校创新活动中处在绝对支撑地位,要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拓宽科研经费投资渠道,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新的时代语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供给侧管理,重视科技创新发挥内驱力作用,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进行观照,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高校创业服务供给体系与大学生需求之间却存在较大脱节,大学生创业教育科技创新导向不够明显,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健全。高校创业教育应该调整创业服务供给体系,重视创业教育中的科技创新导向,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嵌机制,建设更加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文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相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通过调研了解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的现状,探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机制落后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致使大学生中难以涌现符合国际高标准的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有鉴于此,我们需着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三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构建起适应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促使中国早日跨入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