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凯 《传承》2011,(17):66-67
外交是李鸿章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外交思想也是其国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李鸿章近代外交思想反映出他的近代国防思想,特别是其"和戎"外交及"以夷制夷"的思想更是其近代国防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百年美学一般是指1898年发生的维新运动至今的美学思潮,它与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相伴,这种启蒙思想既来自于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的进化论与启蒙学说,也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改造。百年美学在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精华的同时,也吸取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提出了当时中国最完整的法治思想。孙中山先生的法治思想对于中国的法制变革和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其法治思想中也包含了近代较为先进的国际法思想,为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孙中山的国家主权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秦杨 《传承》2011,(8):32-33,88
中国是最早产生人民战争理论和实践的国家,尤其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和实践,绝对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非常光辉的一页,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理论在其中国化之后的伟大贡献。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以及之后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都是在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同时实践也证明不管环境如何改变,我们都需要把这个思想延续下去并不断创新,让它继续服务于中国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江轶 《湖湘论坛》2009,22(5):118-121
中国近代改良派早期维新思想是指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以开明封建士大夫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上层的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他们的思想对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开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荣 《传承》2008,(18):88-89
徐继畲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先驱者之一。他突破当时"华夷大防"的传统观念,突破当时中国人狭小的世界观,大力地弘扬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主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对当时以及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继畲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先驱者之一.他突破当时"华夷大防"的传统观念,突破当时中国人狭小的世界观,大力地弘扬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主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对当时以及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之洞较为系统的警察教育思想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他关于警察教育方面的一些见解与实践,不仅为当时中国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而且对当前我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瑞云 《前沿》2007,(5):230-23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端,它是在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是一个变的时代,变是它的特征。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形象地说当时的中国正“遇上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说法旨在说明近代中国变得厉害。古代中国也有变,从商周、秦皇汉武,直到鸦片战争前都在变,只是变得比较缓慢。近代中国的变,无论是速度、深度,还是广度,都要远远超过古代中国。 近代中国的变,可以发生在不同时期,也可以反映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对近代人物而言,有早年、中年、晚年。这个早、中、晚,不仅是指人的自然年岁,还包括他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的国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的国防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沈谦芳清季,李鸿章出将人相几十年,不仅身系清王朝的兴衰,实际上也身系中华民族的存亡。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他响亮地提出“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竭力筹谋近代国防,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初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行将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是分不开的,它是孙中山探索救国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主权国家意义巨大。在来源上,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革命传统,其思想基础是我国古代的儒家道统学说,同时也吸收了近代的自由平等精神,借鉴了西方流行的"一族一国"的建国主张。在内容上,它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根本任务,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首要目标,反对消除民族压迫,主张民族平等,期望在中国建立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初期民族主义思想具有大汉族主义的局限性,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所以后来转向更为符合现实情况的五族共和论和后期的中华民族思想,促进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重大的历史事件 ,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关系着民族的存亡 ,刺激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对当时整个国民的心理防卫能力和应变的心理机制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郑伟  李玓 《传承》2014,(9):123-125
晚清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救亡与变革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对西方的宪政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的宪政观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进化论、天演世界观、自由与民主三个层面审视严复的渐进主义宪政观,有助于进一步阐述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术槐 《人民论坛》2010,(2):100-101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家雷铁崖的《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之根据》一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倾心革命、倡言共和的思想主张。作者坚信当时中国不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应走民主共和道路。这一主张符合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流,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布庆荣 《前沿》2007,(11):201-205
在西方长达五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的古典文化传统并没有中断或丢弃;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东方国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东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多也没有中断和丢弃。历史表明,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体西用"正是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又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它达到了时代的理论高峰,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7.
薛福成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防思想是薛福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对此却鲜有涉及。本文对薛福成在国防战略、国防重点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思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家雷铁崖的《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之根据》一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倾心革命、倡言共和的思想主张。作者坚信当时中国不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应走民主共和道路。这一主张符合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流,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维峰 《传承》2009,(20):96-97
龙门书院是清代同光年间上海一所著名的书院,它设立之后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担任这所书院的山长长达14年之久,他的通变务实的思想符合了龙门书院的办学宗旨,更顺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刘旭 《黄埔》2020,(2):75-78
陆军大学,曾是民国时期唯一一所最高级别的军事学府,也是当时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与高级幕僚人才的摇篮。其前身是创立于1906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迁址北京后定名为陆军大学,主要负责培养团以上指挥军官和师以上司令部参谋军官,重点培养学员的联合与合同作战能力、运用军事策略能力和战略能力,它的存在对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乃至中国近代军事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