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凌寒 《求索》2013,(10):185-187
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呼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的完善。但我国现行网络立法存在着过于笼统、层次单一、操作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权利人的权利救济。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虚拟财产立法的两条路径。根据现行法律体系的协调、对权利人保护周密等理由,提出选择单行制定法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虚拟财产立法保护的指导思想,论证了立法层次的选择。尤其是对在立法中具体规则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构想。并对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制度完善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的增加,网络游戏市场欣欣向荣的同时,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在刑法该如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这一问题上,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倾向于将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但这一刑法保护路径存在诸多问题.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是债权,债权这一财产性利益不是盗窃罪的行为对象;即便窃取财产性利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因虚拟财产发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对于虚拟财产所引发的社会关系争议急需相关法律加以规制。目前我国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各种保护手段中,刑法的保护手段应该作为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阐述了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构建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立法建议,从而使广大的网络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进而使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颜剑 《小康》2004,(12):58-59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扩张,关于虚拟财产立法 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不仅是网民们希望有法律保护自身 权利的过程,也是我国立法部门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逐 渐完善法律体系的过程。 2004年10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 任寿步对外公布了《虚拟物财产权保护纲要》。让人注意 的是,这项研究是司法部立项的部级研究项目,这表明我 国对虚拟财产的立法工作已经进入到立法规划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法典》第127条将“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但该规定仅为引致性条款,并未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权利归属、救济方式等进行规定,无法为案件纠纷的解决提供裁判指引,因而要通过加深理论研究以助益于纠纷解决。基于《网络游戏服务协议》的约定,游戏运营商负有为游戏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的义务,而游戏虚拟物、游戏账号等网络虚拟财产,即为游戏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内容,因此网络游戏中的网络虚拟财产仅为游戏用户享有的债权凭证,对网络虚拟财产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应依《网络游戏服务协议》中的约定进行处理,协议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归属、限制转让等约定具有效力,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受合同约束,若游戏用户违反协议约定,将限制或禁止转让的债权进行转让的,其转让行为仍具有效力,但游戏运营商可对债权受让人享有抗辩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交易日渐风行。但我国法律尚未承认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虚拟财产交易市场在我国仍处于灰色地带。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也使虚拟财产纠纷难以得到法律判定。法律对虚拟财产绝不可再采取回避的态度,必须对其性质作出界定并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和平 《人民论坛》2011,(11):88-89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交易日渐风行。但我国法律尚未承认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虚拟财产交易市场在我国仍处于灰色地带。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也使虚拟财产纠纷难以得到法律判定。法律对虚拟财产绝不可再采取回避的态度,必须对其性质作出界定并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荇 《湖湘论坛》2007,20(6):59-61
由于围绕网络虚拟财产引发出的纠纷越来越多,而我国法律在保护虚拟财产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抓住这一热点问题,通过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发展及存在形态、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为我国立法和司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民法总则》第127条将网络虚拟财产规定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权利归属以及具体的保护路径却并未涉及。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法理、司法实践还是从比较法视野来分析,网络虚拟财产在本质上都具备了物权属性。从权利归属来看,网络用户对网络虚拟财产享有定限物权。网络虚拟财产侵权赔偿分为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需肯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及构建价值评估机制;精神损害赔偿要细化精神损害赔偿的考量标准并构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网络游戏在中国登陆以来,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与此相伴的是大量关于虚拟财产的纠纷,由于立法的滞后,这些纠纷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网络游戏领域的财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讨论的法律问题。文章以一个法学专业学生的视角对虚拟财产的性质、特征和民法保护、立法展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网络产业的迅猛发展,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不断涌现,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同时也侵犯了刑法法益,而我国法律在网络虚拟财产定性和行为规制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保护非常必要。对于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路径,需要国家从立法成本、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作出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网络虚拟财产仍然是法律中的一个空白。本文探讨虚拟财产的定义和应该被纳入法律保障的范围,针对其性质的探究,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应把网络游戏中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带有经验值的ID账号以及在网络商店中用于买卖的各种虚拟货币应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同时提出,网络虚拟财产具有债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总结目前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建议在网络民事法律中以意思自治原则、平等原则等为基本原则,修改、补充现有民事法律规范,明确过错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为例外)为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侵权归责原则;对于一些复杂的虚拟财产问题,考虑单独立法,规定虚拟财产的性质、权利等。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网络游戏的发展而出现的。从广义上讲,网络虚拟财产包括网络游戏中的账号、货号、装备、级别、段位等网上物资,以及网络游戏中的分数值、网络  相似文献   

15.
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经济价值攀升,市场交易活跃,但由于管理缺失和法律滞后,侵犯虚拟财产案件频发.我国法律(尤其是刑法)对于保护虚拟财产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侵犯虚拟财产行为无法得到有效规制.文章认为,可以用刑法规制严重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通过采取立法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等措施将虚拟财产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经济价值攀升,市场交易活跃,但由于管理缺失和法律滞后,侵犯虚拟财产案件频发。我国法律(尤其是刑法)对于保护虚拟财产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侵犯虚拟财产行为无法得到有效规制。文章认为,可以用刑法规制严重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通过采取立法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等措施将虚拟财产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7.
虚拟财产,拿什么保护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笑看风云’被盗,小心接触!”这是一名游戏玩家在网络游戏《完美世界》里的留言。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在网络世界里,你纵然是所向无敌的顶级英雄,也无力保护身上的装备和账号等虚拟财产不受侵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把虚拟财产纳入保护的范围,因此很难对盗取虚拟财产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杨淑英 《传承》2014,(5):130-131
网络游戏在当今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的人数已达到6.18亿,网络游戏的用户也已经超过3.38亿,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的市场销售额进一步刷新纪录。"虚拟财产"一词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随之而来。分析虚拟财产的含义和特征,对虚拟财产的交易及建立相应的虚拟财产保护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信息化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表现出虚拟性、可交易性和期限性等特征。由于人们对网络虚拟财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虚拟财产引发的纠纷难以裁断。对此,应从立法、司法以及网络规范化管理三方面构建制度机制保护网络虚拟财产。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促使网络游戏产业的蓬勃兴起。网络游戏中诸如账号密码装备等虚拟财产受侵害而滋生的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完善网络虚拟财产法律法规,不仅是保障网络虚拟财产权利人利益的要求,也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