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践中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是毛泽东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特色。邓小平为恢复和发扬毛泽东提倡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胡扬  夏泉 《传承》2022,(1):25-30
正确的党史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导向标,树立正确党史观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党史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培育、引领整个社会氛围具有积极指导作用。中共百年党史,毛泽东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毛泽东研究亦是党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以毛泽东研究为例,探讨如何树立正确党史观,培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厘清历史主线、辨析主流本质的研究态度,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指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内涵,他是党的作风建设发展最宝贵的思想财富,是指引我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根本标志。正是在这一思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全面地加强了党的建设,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和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金荣  蒋佃勤 《传承》2014,(10):20-22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期间,曾与好友自发组织四次"游学",沿途所见所闻多有感悟。他对青年的人生大道、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传统家庭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等问题大加探讨,几次"游学"经历对青年毛泽东关心民间疾苦,了解社会痼疾,培养实事求是思想和"社会调研"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始终不渝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目标。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于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成为我党和谐社会探索的先驱者。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有了和谐社会理想,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并实践了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又形成了新的独创性理论成果。虽然在晚年社会建设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仍然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元冬 《传承》2013,(3):134-135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被后人称作“文化史之父”。伏尔泰在文化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称为近代文化史的奠基人,伏尔泰的文化史观可归纳为批判的文化史观、进步的文化史观、通俗的全球史观,作为文化史家的伏尔泰用其严谨的求真态度、理性的进步思维、深刻独特的见解,为学术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张海伟 《前进》2013,(4):49-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也是自身不断发展创新的历程。毫无疑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下简称“群众史观”)。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强调了坚持群众史观的重要性,并将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就说明,群众史观不仅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指导新时期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因此,研究群众史观的当代价值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杨建伟 《岭南学刊》2002,33(3):71-74
毛泽东在艰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逐步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基本上照搬、照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特定条件下的经典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 ,以及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 ,而忽视了发展生产力 ;同时把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方式。这种错误的社会主义观是导致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干部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主体。苏联国家干部政策的制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存在不少弊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对"苏联干部"的研究和评价存在分歧,有的则根本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甚至通过对历史的解读来影射当代俄罗斯政治现实,对此要认真甄别。但同时,俄罗斯史学界的观点也多为维护政治稳定的独特视角。中国要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仅要借鉴当今全世界文明的成果,还要借鉴历史领域的成败经验。  相似文献   

10.
徐岚 《人民论坛》2013,(10):200-201
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序幕,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通过五四运动得以发展,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改变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使他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最终走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征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中,也曾经探讨过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问题,形成了重视民众力量的"民本"思想.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又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农民革命的进步作用,形成了科学的群众观点,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时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湘南起义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拟定《湘南暴动大纲,》为湘南起义作理论、组织、军事上的准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力主转兵湘南,希望再度实现湘南割据计划;湘南起义危难之际,率军挺进湘南,帮助湘南起义军完成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要求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的呼声十分强烈。中央认为,必须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党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拨乱就是要拨“文化大革命”之乱,就是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只有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正确对待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我们党才能真正掌握拨乱反正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依据苏维埃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毛泽东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多方面的探索,通过发展工农业和对外贸易,解决了群众的"民养"问题;发动群众广泛参加选举和监督,扩大了群众的"民主";开展群众的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发展苏区文化事业,启迪了群众的"民智";要求苏维埃的工作人员养成良好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了党群关系,从而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牛兰芳 《传承》2009,(10):6-7
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套科学认识党史和指导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认识、研究党史的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一党史观的贯彻落实对改革初期党内民主的恢复,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套科学认识党史和指导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认识、研究党史的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一党史观的贯彻落实对改革初期党内民主的恢复,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一直把毛泽东与莫斯科的关系简单看成是莫斯科对毛泽东的压制和毛泽东与莫斯科斗争的历史.但是我们通过对历史事实深入研究后发现,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所受的打击排斥并不能等同于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压制,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取得的成就也越来越关注,并对毛泽东卓越的才能给予了肯定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陈和香 《新东方》2014,(2):19-23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就对中国的国际战略进行一次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他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从坚决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及促进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力量对比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由此对我国的国际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和实践财富。  相似文献   

19.
于芳 《传承》2010,(3):12-13
过去,我们一直把毛泽东与莫斯科的关系简单看成是莫斯科对毛泽东的压制和毛泽东与莫斯科斗争的历史。但是我们通过对历史事实深入研究后发现,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所受的打击排斥并不能等同于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压制,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取得的成就也越来越关注,并对毛泽东卓越的才能给予了肯定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魏长龙 《前沿》2010,(6):184-187
杨昌济作为近代湖湘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他的民族伦理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观、强烈的民族文化观、舍身为国的民族大义观。他同时对民族伦理观赋予了湖湘文化"致知力行"的价值内容,深深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等一代人,奠定了毛泽东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